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嚴益唯專欄 | 請先別急著向魏震翻白眼

如果中國足協從球迷中隨機抽取一些代表, 組成陪審團, 魏震應該沒有勝訴的可能。 除了上港俱樂部的球迷清一色地站在俱樂部一方, 就連申花俱樂部的球迷, 也傾向於這件事是魏震一方做得不上路, 應該嚴懲。 申花和上港球迷, 似乎從來沒有在一件事上觀點如此統一, 甚至連權健球迷那邊主流的意見也是認為自己俱樂部具體負責轉會的官員沒有操作好。 不僅是球迷, 從接近足協的消息人士中, 我們看到的也都是對魏震敗訴的預見。

公眾對“魏震事件”的這些判斷, 其實是基於一些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事實”:雖然合同中有5000萬元的買斷條款, 但是魏震與上港的合同仍然在三年合同保護期中, 買斷條款並不適用;權健疑似用高額簽字費私下接觸球員一方, 繞開上港引誘球員轉會。

如果這些圍繞轉會的關鍵資訊屬實, 那麼魏震的確很難在這場糾紛仲裁中獲勝。

但是, 相比較這一個案本身, 網路上各方空前一致地朝魏震一方翻白眼, 更值得關注。

那些中立的球迷高度關注“魏震事件”, 甚至連同城對手申花的球迷都聲討魏震一方的所作所為, 雖然罕見, 但卻真實體現了中超球迷這個群體內心的不安。

因為, 誰也不知道, 哪一天自己所支持的俱樂部, 也會像上港這樣遭到惡意的挖角。 買方俱樂部跳開對方俱樂部, 對球員一方以動輒數千萬元的簽字費加以引誘, 達到強買的目的, 甚至提前支付高額簽字費, 嚴重干擾球員在原俱樂部履約, 在中超轉會市場似乎已經不是秘密。 在這種背景下, 當“魏震事件”發生後, 魏震不好好認錯, 竟然還向足協提出仲裁請求, 球迷很容易一邊倒地站在魏震一方的對立面, 集體向他翻了一個白眼, 罵他是“白眼狼”, 甚至恨不得上港把他廢掉, 直到到合同結束。

魏震一方到底會不會敗訴, 我們其實還不確定。 即便, 最後是魏震一方錯了, 我們情緒化地向魏震發洩不滿雖然很“爽”,

其實會失去又一次糾錯的機會。 缺乏職業經紀人制度, 是中國足壇轉會市場亂象的一大根源。 中超轉會市場, 如果缺乏執行規則的有效機制, 無論當時的任航, 還是現在的魏震, 他們再有錯, 本質上也都是受害者, 而且也不是最後的受害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