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霸君張凱磊:分拆多少知識點不是重點,關鍵是構建全體系知識網路

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是一個慢行業, 每一個踏入這個行業的人, 都需要更加用心, 需要更多的耐心。

“我這是掉進了教育的大坑,

這個領域掙錢真的很不容易, 我的好多同學換了金融賽道, 現在都已經IPO了。 ”在昨日中國教育學會攜手學霸君共同舉辦的“2018年會員日暨新技術支持未來教育展示觀摩”活動上, 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在接受億歐等多家媒體的訪談時, 如此感歎。

但感歎同時, 教育領域那種作為老師獲得的尊嚴、驕傲和喜悅, 卻讓張凱磊深深留戀著。

處在好時代, 人工智慧教育趨勢不可阻擋

人工智慧作為一項新技術, 在教育領域的落地中, 一些教師或學校對其認知不足, 會存在排斥現象, 對這樣的情況, 張凱磊談到:“我們發現對學霸君產品用得最好的是在師範大學畢業三年內的老師, 他們使用得非常順手, 使用不順手的是那些已經有30年教齡的老師,

他們的手機裡除了微信, 基本上不裝其他APP。 但這不可怕, 因為很簡單, 時代是高速發展的。 ”

他認為, “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 在大家搞人工智慧+教育的時候, 國家沒有馬上出臺相關法律, 要求所有搞人工智慧教育的人, 必須考過電腦六級, 或得上一個培訓班等。 我們非常感謝這個國家的法律、這個時代的法律。 作為新技術,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前期進入時, 大家基礎素養都是不夠的, 但一定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未來的發展一定是爆炸式的。 ”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當下的推進還比較緩慢, 但張凱磊談到, 他並不擔心, 在他看來, 目前的情況是在變好而不是在變差, 尤其是看到國家在拼命給教師做補貼、做培訓,

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 此外當一批學校成績大幅度提升的情況出現後, 這個行業會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近日,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的通知》, 認定612個專案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 其中, “新工科”專業改革類涵蓋了包括人工智慧類、大資料類、智慧製造類等熱門“新工科”在內的19個項目群。 對此項政策, 張凱磊認為, 教育部把人工智慧定義為交叉學科, 再次明確了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

他再次感歎:“我們感覺自己真的生在了好時代, 站在了國家戰略層面上, 即使面臨再多的困難, 整個時代大趨勢是不可擋的, 這是一件對從業者非常利好的事情。 ”

在張凱磊此前接受億歐採訪時曾明確表示,

大概需要3年時間, 學霸君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家比VIPKID大十倍的公司。

分拆多少知識點沒有意義, 關鍵看能否建立全體系的知識網路

上周, 一位佈局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企業創始人在公開演講中提出, 國內大多數人工智慧自我調整公司沒有智慧演算法匹配, 在知識點的拆分方面也比較粗獷。 同時他指出教科書裡面的一個知識點, 在課堂上老師講課時可能會分為兩到三個知識點, 市場的競爭對手也多會拆到7到8個知識點, 但他們會拆到70—80個知識點。

那究竟一道題, 被分成多少個知識點合適?是否數量越多越好?

對此, 張凱磊認為, “討論分拆出來多少個知識點, 其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 關鍵要看能否構建全體系的知識網路,

構建每個人的知識網路, 包括每個人的缺陷知識網路, 説明他解決問題。 ”

作為一個學霸, 張凱磊談到自己的一個體驗, “從高三下學期到高考之前, 我看數學、物理學所有理科題目, 一眼就知道它考什麼知識, 我知道做哪幾步就把這個問題做出來。 如果學生能達到這種感覺, 說明他對這類題或這類知識形成了自己的網路, 已經考不倒他了。 比如有學生代數滿分, 幾何只考了十幾分, 到抽象一點的, 像積分, 概率統計都做不好, 這因為沒有構建整個知識理論體系。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是對立的

2018年隨著國家新高考政策的陸續落地, 以及對素質教育的提倡, 可以看出素質教育已然成為今年教育領域一大風口,

業界有人分析,像學霸君這類企業,大部分注重的是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更多是在做一些應試教育,其在素質教育方面是一種缺失。

對此,張凱磊則認為:“我不覺得我們是在幹幫助應試教育的事情,我認為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事情,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給到學生更多時間,讓他畫畫、聽音樂等等。”

同時他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是對立的,今天的高考不能稱為應試教育,它其實是一個明顯的選拔性考試。

他談到,在這樣的選拔性考試下,今天國內湧現出很多各行業頂尖的人才,像李彥宏、馬化騰、丁磊等互聯網企業家都是高考中表現非常優秀的人。

“今天教育部一直推學科素養這個東西,我認為學生的素質一定要基於學科能力來談,一個有素質的人不應該表現出來對於物理高度的無知,不應該表現出來數學的不理解,應該徒手可以解微積分方程。”

業界有人分析,像學霸君這類企業,大部分注重的是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更多是在做一些應試教育,其在素質教育方面是一種缺失。

對此,張凱磊則認為:“我不覺得我們是在幹幫助應試教育的事情,我認為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事情,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給到學生更多時間,讓他畫畫、聽音樂等等。”

同時他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是對立的,今天的高考不能稱為應試教育,它其實是一個明顯的選拔性考試。

他談到,在這樣的選拔性考試下,今天國內湧現出很多各行業頂尖的人才,像李彥宏、馬化騰、丁磊等互聯網企業家都是高考中表現非常優秀的人。

“今天教育部一直推學科素養這個東西,我認為學生的素質一定要基於學科能力來談,一個有素質的人不應該表現出來對於物理高度的無知,不應該表現出來數學的不理解,應該徒手可以解微積分方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