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專訪301醫院周定標: 神外醫生要先把手術做好 手術難以被替代

神外前沿訊,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神經外科周定標教授是中國神經外科界的著名專家, 曾任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副主席,

兼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教授。 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周定標教授主編出版了國內第一部《顱底腫瘤手術學》, 對推動中國顱底外科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同時還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顱頸交界區畸形分型和治療上做出了諸多開創性的工作。

在近日由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組織的“出神入話”活動上, 周定標教授接受了神外前沿的專訪, 對青年神外醫生學習路徑、手術理念、顱底外科技術要求、神經重症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以下是周定標教授與神外前沿的對話實錄:

1、何為微創手術

神外前沿:曾經聽您講課談到過,

神經外科手術不要為了微創而微創, 請問這是指什麼?

周定標:我從來沒有說過“不要為了微創而微創”, 我說的是怎樣去正確理解微創, 不要把微創單純理解為小切口。

手術中最要緊的是怎樣減輕對重要結構的影響, 腦組織、神經、血管是最重要的結構, 頭皮和顱骨的重要性相比較而言是第二位的。

如果手術需要, 切口和骨瓣可以做得大一點, 一定不要為了刻意追求小切口小骨窗, 而影響了病變的顯露。 如果顯露得不好, 最後的手術效果自然不會好。

當然, 如果能做到既是小切口、小骨窗, 而治療效果又好的話, 那無疑是最好的。

2、顱底手術的要求

神外前沿:顱底手術這些年出現了哪些重大的進步?

周定標:顱底手術比較困難,

因為位置深, 涉及到好幾個科室, 不光是神經外科, 還包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頜面外科、整形科等, 常常需要多學科協作。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 大家都不願意去碰顱底手術, 因為手術難度高而且效果不好。 但最近二、三十年發展很快, 這得益於很多因素, 比如顯微解剖的發展、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術中監測以及影像導航技術等的發展。

顱底外科現在成了熱點, 可能是神經外科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當然, 顱底外科現在也還是難點, 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有些顱底疾病的治療效果還不是很理想, 還要繼續努力。

神外前沿:在顱底疾病治療中, 您談到過放射外科近年來技術進步很快, 未來放射外科和神經外科是什麼樣的關係?

周定標:互補關係。 我相信對於顱底病變特別是顱底腫瘤,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手術還是主要治療方式。

做為神經外科醫生一定要把手術技術修練好, 使手術獲益最大化、手術風險和弊端降到最低, 這是神經外科醫生應該努力的方向。

面對同樣一個病, 不同醫生的手術治療效果是不一樣的, 有經驗和沒有經驗的會有明顯差異。 所以作為外科醫生, 理應把手術做好, 當然也要注意吸納其它有價值的診斷和治療手段, 例如放射外科, 近年來發展很快。

神外前沿:顱底外科在手術入路和一些手術技巧已經基本成熟的情況下, “重建”是不是對醫生來說是個比較大的挑戰?

周定標:重建只是顱底外科的一個方面,

包括顱底骨結構和軟組織重建、顱神經重建及血管重建等。

顱底手術可能造成顱底缺損、腦脊液漏、感染等風險, 所以顱底軟組織和骨結構重建很重要。

顱神經重建, 大家也在做, 但多為個例, 很少有大宗病例報導, 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多。 坦率的講, 我在九十年代也報導過, 只有幾例。 顱神經重建與肢體脊神經重建是兩回事, 還有很多問題要研究。

血管重建做得比較普遍, 不光是為了顱底手術, 缺血性腦血管病也需要血管重建, 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

神外前沿:聽神經瘤手術可能遺有面神經損傷, 面神經-舌下神經吻合, 您覺得有價值嗎?

周定標:是老方法了, 1904年Koerte就報導過, 到20世紀30年代就比較成熟了, 是面神經間接重建的方法之一。 但也有一些弊端,所以最近做的方法上有一些改進。

神外前沿:顱底是神外金字塔的塔尖,很多大牌專家在做,那麼基層和中青年醫生應該學習顱底外科技術嗎?

周定標:我們鼓勵中青年醫生投身顱底外科專業,但無論身處大醫院還是基層醫院,醫生一定要做已經掌握了的手術。如果沒有條件,比如自己的技術水準、醫院的設備條件不具備時,千萬不要硬上,因為那樣的話病人就要付出代價。即使在大醫院,開始也是要和有經驗的醫生一起做,積累到一定程度,掌握了技術,才會放手。

神外前沿:神經內鏡技術發展很快,在顱底外科上可能會替代顯微鏡嗎?

周定標:不要輕言替代,兩者應該是同步發展、互相補充。

3、手術的價值

神外前沿:現在越來越多的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等非手術治療手段發展很快,未來手術的治療範圍會不會萎縮?

周定標: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這種現象,神經外科的疾病都讓神經內科去治療了,我還真沒有看到。真有一天各種疾病都不用手術了,吃藥就好了,那就最好不過了。問題是那一天,我還沒有看到。

神外前沿:但像膠質瘤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已經出現了,比如有些膠質瘤活檢後放化療?

周定標: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最大化的切除腫瘤,是目前膠質瘤治療的共識。把手術全部拋掉,只去做放化療,那是手術實在無法做的情況下的選擇。

神外前沿:有神外醫生擔心,在神經腫瘤的治療上,神外醫生未來可能只能做活檢了?

周定標:在可預見的將來,大概不會。

神外前沿:青年醫生學神經外科,重點要學什麼?

周定標:基礎、手術、科研、教學等都要學,所以說做一個合格的神經外科醫生不容易,要做一個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更不容易,要更多的學習。

4、神經重症管理需重視

神外前沿:最近這幾年為什麼您一直在提神經重症管理?

周定標:第一,因為重要,不光神經外科,任何一個專科的重症病人的處理都是各科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恰恰在重症管理上,我們還不夠重視,外科醫生還是最看重做手術,術後管理投入的精力不夠;第三,國內神經重症管理水準,無論硬體還是軟體都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神外前沿:如何做好神經重症管理,對醫生有什麼要求?

周定標:神經重症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單就醫生而言,最好是由具備神經外科基礎的重症醫學醫生,或有重症醫學基礎的神經外科醫生來管理。現在的問題是,讓神外醫生去做重症管理,很多人不太願意。

受訪者簡介

周定標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ICFNS)副主席。1985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Mayo醫學中心和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MGH)研修。1993年始任解放軍總醫院全軍神經外科中心主任, 2006年起任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解放軍醫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外科教研室主任。文職一級,技術一級(正軍職)。兼北京神經外科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教授。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重點研究顱底和腦深部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在國內或軍內率先開展多項高難度手術,主編出版第一部《顱底腫瘤手術學》,為推動我國的顱底外科事業作出了貢獻。同時致力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和相關基礎研究,率先開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腦卒中防治中取得顯著成績。在顱頸交界區畸形領域發現國人自發性寰樞椎脫位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與西方人有異,提出了分型和治療原則,率先開展了經口腔前路減壓術和後路植骨融合固定術。主編(或副主編)專著11部,發表論文90餘篇。獲國家、光華科技基金和軍隊科技進步(醫療成果)獎31項。培養博士後2名、博士生24名、碩士生4名。先後被評為總後勤部優秀教師、優秀黨員,並獲總醫院建院50周年、60周年突出貢獻獎、首屆國家衛生部腦卒中防控委員會“卓越成就獎”、首屆“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終身)成就獎”和第二屆“中國醫師獎”。1992年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往期訪談:(點擊標題打開)

[第101期專訪]宣武醫院吉訓明:創新RIC技術解決“小中風大問題” 將創建心腦同治病房

[匯總] 神外前沿第1-100期專訪列表

中國神經學科新媒體;微信訂閱號、頭條號、搜狐號等 搜“神外前沿”;值班編輯微信號(QQ號)53880941;收稿郵箱vip@vipyiyi.com;

但也有一些弊端,所以最近做的方法上有一些改進。

神外前沿:顱底是神外金字塔的塔尖,很多大牌專家在做,那麼基層和中青年醫生應該學習顱底外科技術嗎?

周定標:我們鼓勵中青年醫生投身顱底外科專業,但無論身處大醫院還是基層醫院,醫生一定要做已經掌握了的手術。如果沒有條件,比如自己的技術水準、醫院的設備條件不具備時,千萬不要硬上,因為那樣的話病人就要付出代價。即使在大醫院,開始也是要和有經驗的醫生一起做,積累到一定程度,掌握了技術,才會放手。

神外前沿:神經內鏡技術發展很快,在顱底外科上可能會替代顯微鏡嗎?

周定標:不要輕言替代,兩者應該是同步發展、互相補充。

3、手術的價值

神外前沿:現在越來越多的神經系統疾病,藥物等非手術治療手段發展很快,未來手術的治療範圍會不會萎縮?

周定標: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這種現象,神經外科的疾病都讓神經內科去治療了,我還真沒有看到。真有一天各種疾病都不用手術了,吃藥就好了,那就最好不過了。問題是那一天,我還沒有看到。

神外前沿:但像膠質瘤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已經出現了,比如有些膠質瘤活檢後放化療?

周定標: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最大化的切除腫瘤,是目前膠質瘤治療的共識。把手術全部拋掉,只去做放化療,那是手術實在無法做的情況下的選擇。

神外前沿:有神外醫生擔心,在神經腫瘤的治療上,神外醫生未來可能只能做活檢了?

周定標:在可預見的將來,大概不會。

神外前沿:青年醫生學神經外科,重點要學什麼?

周定標:基礎、手術、科研、教學等都要學,所以說做一個合格的神經外科醫生不容易,要做一個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更不容易,要更多的學習。

4、神經重症管理需重視

神外前沿:最近這幾年為什麼您一直在提神經重症管理?

周定標:第一,因為重要,不光神經外科,任何一個專科的重症病人的處理都是各科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恰恰在重症管理上,我們還不夠重視,外科醫生還是最看重做手術,術後管理投入的精力不夠;第三,國內神經重症管理水準,無論硬體還是軟體都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神外前沿:如何做好神經重症管理,對醫生有什麼要求?

周定標:神經重症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單就醫生而言,最好是由具備神經外科基礎的重症醫學醫生,或有重症醫學基礎的神經外科醫生來管理。現在的問題是,讓神外醫生去做重症管理,很多人不太願意。

受訪者簡介

周定標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ICFNS)副主席。1985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Mayo醫學中心和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MGH)研修。1993年始任解放軍總醫院全軍神經外科中心主任, 2006年起任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解放軍醫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外科教研室主任。文職一級,技術一級(正軍職)。兼北京神經外科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教授。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重點研究顱底和腦深部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在國內或軍內率先開展多項高難度手術,主編出版第一部《顱底腫瘤手術學》,為推動我國的顱底外科事業作出了貢獻。同時致力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和相關基礎研究,率先開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腦卒中防治中取得顯著成績。在顱頸交界區畸形領域發現國人自發性寰樞椎脫位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與西方人有異,提出了分型和治療原則,率先開展了經口腔前路減壓術和後路植骨融合固定術。主編(或副主編)專著11部,發表論文90餘篇。獲國家、光華科技基金和軍隊科技進步(醫療成果)獎31項。培養博士後2名、博士生24名、碩士生4名。先後被評為總後勤部優秀教師、優秀黨員,並獲總醫院建院50周年、60周年突出貢獻獎、首屆國家衛生部腦卒中防控委員會“卓越成就獎”、首屆“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終身)成就獎”和第二屆“中國醫師獎”。1992年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往期訪談:(點擊標題打開)

[第101期專訪]宣武醫院吉訓明:創新RIC技術解決“小中風大問題” 將創建心腦同治病房

[匯總] 神外前沿第1-100期專訪列表

中國神經學科新媒體;微信訂閱號、頭條號、搜狐號等 搜“神外前沿”;值班編輯微信號(QQ號)53880941;收稿郵箱vip@vipyiyi.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