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租金應為共用辦公空間第一營利能力

李智勇 陳劍/攝

有著十幾年創業經歷的李智勇, 仍然像一匹黑馬, 2015年闖入共用辦公領域。

如今, 他創辦的尚科辦公社區在北京六大核心商圈及天津擁有10餘個共用辦公專案,

已入駐、孵化企業超過1000家, 總運營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

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 李智勇覺得關鍵是找准“商業模式價值”。

他創業的起點在北京中關村, 創辦的第一家公司做系統集成和樓宇自動化, 成為業內標杆。 但他不甘於現狀, “我是一個好強的人, 總想做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他盯上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共用辦公”。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美國共用辦公鼻祖Wework進行考察, 他驚訝地發現, Wework辦公場所的顯著特點是環境非常好, 不只生態環境優美, 包括服務配套也非常完善, “核心區, 環境好, 這對共用辦公來說非常重要”。

“這個行業在中國有發展前景, 關鍵是看資源整合和運營能力。

”李智勇心潮澎湃。

當前, 國內共用辦公的目標客戶多定位于中小微型企業, 如優客工廠將自己定位成“創業加速器”, 還有很多共用辦公公司主打提供“工位”。

李智勇則認為中國的創業環境與美國不同, 免費孵化器、政府等社會各方都能為創業者提供理想的辦公空間, 如果共用辦公僅面向他們, 營收會很不穩定。

所以, 與注重創業企業的共用辦公空間相比, 尚科辦公社區辦公空間則更重視服務相對成熟的公司。 通過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發展是尚科辦公社區共用生態圈、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對於初創的小微企業, 無償孵化器很多, 還有一些在民房裡或者一些品質比較差的寫字樓裡辦公, 然而對於中型企業就不一樣,

這些企業更注重園區環境、服務和各種資源導入、辦公樓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便利性等。 ”李智勇說。

2015年6月,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 尚科辦公社區首家寫字樓在北京高碑店亮相, 一經推出, 入駐企業就達到30%。

“共用辦公”的大幕拉開, 李智勇的腳步就再沒有停止過。 在位於北京酒仙橋的尚科辦公社區, 擁有完善的共用辦公生態:面向大中小微企業的辦公樓宇、高端人才公寓、餐飲、健身、共用餐廳、咖啡吧、商務、娛樂等生活配套。

記者見到的辦公環境除了有別具一格的裝修設計以外, 還有智慧化門禁, 連結線上線下的App、智慧WiFi、免費提供的社交活動區、豐富全面的辦公及休閒配備等。

“我一個朋友居住在尚科辦公社區的公寓裡, 這裡有公寓內休閒、健身、社交,

為城市菁英人群帶來全新的租住生活模式。 他說, 將來結婚搬走一定很捨不得。 ”一個入駐企業的工作人員小肖對記者說。

在李智勇眼中, 這些都屬於辦公生態圈的構建之一, 但他認為共用辦公的內核在於找到企業真正需要的服務。

尚科不僅提供功能完善的物理空間, 更有眾多促進企業成果轉化的社區服務: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品牌行銷推廣、智慧資訊化、政府事務、財稅法工商註冊, 同時大力發展股權投資, 設立創投基金, 尚科社區提出通過“空間+服務+資本+產業鏈”的模式, 整合行業協會及政府資源, 聚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業。 李智勇希望, 通過專業化的團隊為企業提供他們更專業、更有深度、更標準化的服務。

目前, 尚科辦公社區旗下各專案都會有一個特定的主題, 由專業化人群打理。 近期主推的上地項目就是智慧汽車產業園, 入駐企業全部為智慧汽車的上下游產業。 每個社區的主題則根據其所在地的“氣質”確定, 如四惠專案的主題是數位傳媒, 團結湖專案的主題是影視文化, 酒仙橋專案的主題是文化與科技融合, 中關村專案主題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

據統計網站Statista的資料顯示, 從2007至2015年, 共用辦公或稱聯合辦公行業每年以71%的增速蓬勃發展, 從2016至2018年, 該行業全球年增長率預計達68%。 目前, 全國約有2300家聯合辦公企業, 平均每天就有3家企業誕生。 儘管增速如此驚人, 不過共用辦公空間在全球辦公領域的滲透率卻不高, 美國紐約為5%,英國倫敦不到7%,而在中國的北京和上海,還不到1%。

2016年,尚科辦公社區的營業收入約2億元,租金占收入的比例約為70%。李智勇透露,“租金收入應該是共用辦公的第一營利能力。共用辦公的初期發展階段應該以租金收入為核心,這個階段不能跨越。但當發展到成熟階段,入駐企業之間的黏性與互動增強,共用辦公將是生態的組合,形成共用辦公生態圈。”

李智勇說:“商業模式的最高層是以社區為中心,社區不僅僅是內容、社交、商業互通等的產業閉環,也是實現增值集聚用戶引向快速發展的高壁壘。”

責編:黃易清

美國紐約為5%,英國倫敦不到7%,而在中國的北京和上海,還不到1%。

2016年,尚科辦公社區的營業收入約2億元,租金占收入的比例約為70%。李智勇透露,“租金收入應該是共用辦公的第一營利能力。共用辦公的初期發展階段應該以租金收入為核心,這個階段不能跨越。但當發展到成熟階段,入駐企業之間的黏性與互動增強,共用辦公將是生態的組合,形成共用辦公生態圈。”

李智勇說:“商業模式的最高層是以社區為中心,社區不僅僅是內容、社交、商業互通等的產業閉環,也是實現增值集聚用戶引向快速發展的高壁壘。”

責編:黃易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