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國人吃鹽量超標近一倍,我國首次提出食品工業減鹽策略!

中國人吃的鹽太多了!目前我國18歲以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鹽攝入量為10.5克, 遠高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食鹽每日小於6克的推薦量。 而每天攝入5克以下的鹽已足夠滿足機體需要。 做身體健康的民族, 全民減鹽行動勢在必行!

為實現減鹽目標, 4月18日, 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在京聯合召開《中國食品工業減鹽指南》研討會。

減鹽是最簡單的降壓方

“我多年來養成一個就餐習慣, 吃飯時擺一小碗開水, 如果覺得菜鹹了就用水涮一涮再吃, 把鹽和油都洗掉了。 我們要形成健康理念,

在生活中堅持健康行為, 這很重要。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介紹, 我國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人患高血壓。 而高鈉攝入作為獨立的風險因數, 是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甚至還是胃癌“伴侶”, 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和預期壽命, 覆蓋面極廣的嚴峻健康隱患。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

減鹽指南工作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則指出, 減少食鹽攝入是最廉價和簡單的降壓方。 “每人每天如能減少6克鹽, 對我國而言, 每年可避免約36萬人因腦卒中和冠心病死亡, 可以減少150億元以上的直接醫療成本, 而人群平均收縮壓每下降2mmHg, 舒張壓每下降1mmHg, 高血壓的患病率可下降3%。 ”如此推算, 全國高血壓的患者數量可減少3千萬人。

食品工業減鹽是“啟動機”

為什麼要對食品工業減鹽提供技術指南呢?楊月欣認為, 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 鹽的來源已從家庭烹調用鹽向加工食品轉移。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曾開展市售預包裝食品中脂肪、糖、鹽等核心營養成分的監測。 研究發現, 部分包裝食品鈉含量較高且呈上升趨勢, 包括主食食品、休閒食品, 比如麵條、蛋糕、薯片/薯條、豆製品等。 零食類的產品鈉含量就更高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

還值得注意的是, 同一類別的不同品牌包裝食品鈉含量的差異很大, 這說明包裝食品生產上減鹽有很大的空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強調, 食品工業減鹽指南針對加工的預包裝食品, 目的是促進食品鹽用量, 提高加工食品營養保障能力。

力爭實現2030年減鹽目標

“到現在為止, 全球有近超過一半的國家啟動了全國性減鹽指南或行動, 制定了本國的工業減鹽指南。 大部分國家在加工食品、食品標籤、大眾宣傳等方面採取了系列減鹽措施, 其中, 英國、芬蘭、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減鹽行動已初見成效。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食物營養評價室主任王竹介紹。

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成立了減鹽指南工作小組, 從2016年開始研究制定《中國食品工業減鹽指南》的起草, 綜合了各國減鹽措施以及工業界減鹽經驗。 按類別提出了我國食品工業減鹽基本原則、目標、技術程式和研究需求, 是可操作的技術實施指南。 指南共七個章節,並依據食品分類和工藝等提出了各類食品分階段減鹽目標,逐漸實現到2030年加工食品鈉含量平均水準降低20%。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用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示才是官方出品噢!

指南共七個章節,並依據食品分類和工藝等提出了各類食品分階段減鹽目標,逐漸實現到2030年加工食品鈉含量平均水準降低20%。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用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示才是官方出品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