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細節擊潰你的婚姻

“愛得死去活來, 恨得咬牙切齒, 一點小事鬧離婚, ‘不做家務’也是婚姻戰爭的導火索——他們離婚, 基本上找不出大是大非的原因。

”這是一位資深民政工作人員關於年輕人“閃婚閃離”現象時的一段話。

近兩年, 80 後閃婚閃離現象驟然增加。 通過南京市各大婚姻登記中心的資料得知, 去年全省有8萬多對年輕小夫妻“勞燕分飛”, 25-34 歲的年輕人成為“離婚主力軍”。

“他每天回家就打遊戲, 有時候要打到半夜1 點多, 什麼家務都不幹, 連燒開水都不願意。 ”29 歲的無錫姑娘孫蘭蘭, 與南京小夥小許是在大學裡相戀的, 為了能結婚, 她不顧父母反對, 放棄了無錫的公務員工作, 來南京定居。 沒想到, 結婚才1 年多, 兩人的離婚大戰已經上演。

小孫說:“剛開始, 為了做家務, 排了值日表。 但是, 輪到丈夫值日時, 喝水, 他買礦泉水;吃飯, 他叫外賣;為了不洗衣服, 他連澡都不洗了——只為逃避做家務”。 “我在家也是獨生女, 現在都快變成他的保姆了。 不能再忍受了, 離婚吧!”

資料庫的分類統計顯示, 往年一直占離婚主體的是40-49 歲人群, 到了去年, 25-34 歲年輕人在離婚人群中的占比達到44.7%, 而35-49 歲的占比是41.5%。 目前, 離婚人群總的平均年齡為38.8 歲。

調查顯示, 強烈的個性、價值取向多元、家長過度寵愛等原因,

致使80 後“非原則性問題”離婚者人數眾多。

南京某區婚姻登記中心主任每次碰到小孫這樣的情況, 她都要多問一句, “你們父母知道嗎?”她說, 過去離婚的多數是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 負擔重, 俗稱“中年危機”。 而今年輕人都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 說離就離, “有些還在蜜月期, 太兒戲了”。 現在法律規定, 只要雙方到場, 證件齊全, 就沒有調解義務。 “當事人不願講, 也不好多問。 但是, 真替他們發愁——這是人生的一個坎呐, 摔了一大跤, 怎麼能不疼?”

“80 後, 年齡最大的今年也就32 歲, 獨生子女居多。 他們生活環境優越, 考慮問題首先從自己出發。 這部分人群離婚, 內因居多。 ”80 後“閃婚”人群較多, 戀愛時間短, 愛情達到頂點時, 即走入婚姻生活, 缺少瞭解時間, 沒有預見性的摩擦便集中在婚後爆發。 而80 後的人生基本都由父母包辦, “在家給伺候慣了, 獨立生活後還想被動地接受配偶的關愛, 發生摩擦時, 又不能互相遷就包容。 而說到底, 婚姻生活就是妥協的生活,

瑣瑣碎碎、碰擦難免, 細節處理得好不好, 直接關係到婚姻生活的品質。 ” 80 後父母也較多地參與到了80 後的婚姻生活中來, 甚至離婚時爹媽也跟著, “個別父母的態度, 比子女還堅決, 要求‘必須離’。 如果要上婚姻生活輔導課, 一定得讓80 後的父母一起來聽聽。 ”

自 2003 年10 月1 日新的《婚姻登記條例》施行後, 結婚、離婚不再需要單位開證明, 手續大大簡便, 離婚人數隨即暴漲, 上升之勢一直延續至今。 “鞋子不合腳時, 不要輕易地換一雙新的, 代價太大!要學會珍惜眼前所有, 重選的機會並不那麼多。 ”很多年輕人需要提升的是“愛的能力”、“家的藝術”。 西方國家離婚率高發時, 出現了婚姻治療師這一職業, 要離婚先聽課, 就像是“婚姻急診室”一樣, 這對衝動式離婚者很有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