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 後”脆弱的婚姻需要“抗震”

對於80 後的脆弱婚姻,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 傳統的婚姻模式已不能與人們對婚姻品質不斷提高的要求相適應。

新的婚姻模式在社會上不斷出現, 正是人們所作的種種嘗試。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和社會文化的日趨開放, 傳承已久的婚姻模式必將經受越來越多的挑戰。

近年來, 80 後離婚案件逐年遞增。 近兩年來, 法院審理的80 後離婚案件逐年遞增, 資料表明, 近而立之年的80 後婚姻進入了易碎多發期。

80 後獨立, 但買房買車依靠父母資助註定了婚姻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獨立”;80 後自我, 他們容不下對方的缺點, 頻頻發出離婚示威;80 後不耐煩, 他們不願意調適婚姻, 在三四年內就已經領到了離婚證;80 後成熟, 他們不互相糾纏, 離婚時對財產遠比他們的父母大度, 對婚姻遠比上輩人瀟灑。

據介紹, 80 後辦理離婚手續時,

一般都是好說好散, 很少有吵架的, 有的甚至笑著拍離婚照。 由於結婚沒幾年, 房產有些是父母給置辦的, 幾乎沒有可分割的共同財產, 也沒有孩子, 所以離婚變得很簡單, 只需要一道手續, 辦兩個綠本。 人是一種渴望持久感情與安穩生活的動物。 ”這句話在80 後這一代的婚姻裡貌似已經不存在。

近兩年80 後離婚官司越來越多, 而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成為許多80 後離婚的誘因。

1984 年出生的張梅在32歲那年和大學同學陳文結婚, 在磕磕碰碰中挨過了兩年。 2016 年下半年, 在IT 公司上班的張梅突然被炒魷魚了, 兩個月後, 因仍沒找到工作, 雙方陷入焦灼狀態。

這之後, 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無論以什麼內容開頭, 都會以張梅找工作的事情中斷。 張梅感到很不耐煩, 煩躁的她被同學慫恿玩網路遊戲消遣。 陳文幾次勸阻, 張梅仍完全沉迷其中, 再也不肯忍受這個“玩物喪志”的妻子, 陳文提出離婚。

在法庭上, 陳文不停地羅列張梅沉溺網路不顧家庭的罪行。 “她沒有我可以過日子, 但不玩遊戲, 她一天也活不了。

”張梅也不服軟, 數落陳文不理解自己。 兩個人吵完, 法官合上卷問道:

“你們覺得兩個人感情確實破裂了嗎?有調解和好的可能嗎?”陳文和張梅誰也不吭聲。 “網路只是一個誘因, 對於雙方都比較自我的80 後夫妻來說, 一方對於網路的過度關注導致另一方心理出現了落差。 ”庭審之後, 法官找來張梅的父母幫助做她的工作。 冷靜下來的張梅又去找工作, 而後陳文撤銷了離婚起訴。

在對80 後夫妻的調研中也發現, 80 後婚姻出現婚齡短暫、婚姻脆弱的特點。 80 後易碎婚姻的表現歸納為三點。 一是雙方缺乏寬容和忍耐, 80 後對婚姻感情品質的要求更高, 他們對平淡生活更容易不滿;二是80 後處理家務能力低, 對於家務分擔最容易引發爭吵;三是80 後閃婚閃離率高,

婚前感情基礎不牢固, 雙方又不願意相互包容和等待, 一些生活瑣事就能引發“婚姻死亡”。

易碎是80 後婚姻的最主要特點之一, 陳新欣將成因歸結為80 後獨特的成長背景。 80 後較自我, 他們在各自成長環境裡形成的習慣和偏好都不願意輕易為對方改變, 對對方又沒有足夠的容忍度, 互相容忍的能力很差, 致使最初的矛盾很快就會逐步升級直至婚姻徹底瓦解。

雖然80 後容易使性子, 但面對離婚問題, 他們遠比長輩想得要成熟。 “他們會因不願意容忍彼此而離婚, 但不會因慪氣而離婚。 真正到法院起訴離婚的80 後夫妻大部分考慮得比較慎重。

他們確實缺乏耐性, 但他們對婚姻不是玩過家家。 ”身為80 後的法官高慶說。尊重愛情發展規律婚姻不應該僅僅基於愛情。但是讓我們假設一段婚姻從愛情開始,那麼它必須遵守愛情的發展規律。

結果顯示,“閃婚”一族中的許多人從網戀開始。網路時代和人際社區化給了80 後不同的社交圈子。他們在論壇或遊戲中認識並“虛擬”相愛,然後走入婚姻和現實生活。這樣的轉變更需要謹慎,婚姻並非遊戲中的一個快速鍵,它會帶來經驗值的增長,但是這種經驗往往來自痛苦。不管是通過相親或是自由戀愛的結合,都要尊重感情的生老病死。

大多數的情侶選擇在相識一兩年內完婚,這正是戀愛關係形成的主要階段,正是親密同盟的塑造期。這個階段那麼難得,雙方可以毫無痛苦地成熟起來,勇敢地走出自我,一起去發掘生活中未曾發現或是以前一個人害怕發現的東西。

我們總說愛上一個“很符合自己想像的人”,聽起來很浪漫,生活在一起卻發現對方“簡直變了一個人”。問題不在戀人,而在你自己。戀愛時把對方當做自己想像的支撐,而根本沒想看看他(她)真實的模樣。

“你變了,跟戀愛時不一樣了!”“你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當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時,感情或是婚姻已經進入了差異期,兩人不自覺地開始進行家庭中的權利爭奪,令人筋疲力盡,爭吵遠比親吻來得多。過去我們流行說“七年之癢”,當雙方在婚姻裡彼此忍耐和磨合到了第七個年頭,實在過不下去才分手。前幾代人至少為了兩個人的共同生活還有過努力。而80 後的婚姻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痛快”,當對方讓我覺得“癢癢”了,立即一拍兩散,為何還要苦等剩下的六年呢?

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一時痛快其實正是愛情考驗的一部分,及格通過了,才能享受到婚姻的真實滋味。結婚不是為了離婚

一個女孩發洩過憤怒之後,暴露出了自己的脆弱,她說:“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的,我也以為可以白頭到老。在婚姻裡,卻發現這句話怎麼就跟詛咒一樣啊!”她將婚姻的失敗歸結于對方,卻不知道在爭吵和離婚的過程中,她也一樣暴露了自己隱藏的性格弱點,是對方在説明她重新認識自己。

80 後習慣說“我”,但是在婚姻裡要求主語是“我們”。不妨在衝動的結婚和離婚之前,先問問“我們”下面的問題:在這段關係中,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對於共同的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我們現在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有什麼?

不要小看這些問題,它不僅能再現你們相遇時的美好,而且關於未來的對話就像是一個長期的合同,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為對方付出。

婚姻幸福的關鍵不在於時間早晚,而在於充分的心理準備。從這個角度來說,等到自己足夠成熟,才去尋找那個你願意去愛和為之付出的人,不也很好嗎?對80 年代出生的人來說,社會提供的選擇和空間更多。不過,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請先考慮:“我能否負責?”

”身為80 後的法官高慶說。尊重愛情發展規律婚姻不應該僅僅基於愛情。但是讓我們假設一段婚姻從愛情開始,那麼它必須遵守愛情的發展規律。

結果顯示,“閃婚”一族中的許多人從網戀開始。網路時代和人際社區化給了80 後不同的社交圈子。他們在論壇或遊戲中認識並“虛擬”相愛,然後走入婚姻和現實生活。這樣的轉變更需要謹慎,婚姻並非遊戲中的一個快速鍵,它會帶來經驗值的增長,但是這種經驗往往來自痛苦。不管是通過相親或是自由戀愛的結合,都要尊重感情的生老病死。

大多數的情侶選擇在相識一兩年內完婚,這正是戀愛關係形成的主要階段,正是親密同盟的塑造期。這個階段那麼難得,雙方可以毫無痛苦地成熟起來,勇敢地走出自我,一起去發掘生活中未曾發現或是以前一個人害怕發現的東西。

我們總說愛上一個“很符合自己想像的人”,聽起來很浪漫,生活在一起卻發現對方“簡直變了一個人”。問題不在戀人,而在你自己。戀愛時把對方當做自己想像的支撐,而根本沒想看看他(她)真實的模樣。

“你變了,跟戀愛時不一樣了!”“你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當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時,感情或是婚姻已經進入了差異期,兩人不自覺地開始進行家庭中的權利爭奪,令人筋疲力盡,爭吵遠比親吻來得多。過去我們流行說“七年之癢”,當雙方在婚姻裡彼此忍耐和磨合到了第七個年頭,實在過不下去才分手。前幾代人至少為了兩個人的共同生活還有過努力。而80 後的婚姻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痛快”,當對方讓我覺得“癢癢”了,立即一拍兩散,為何還要苦等剩下的六年呢?

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一時痛快其實正是愛情考驗的一部分,及格通過了,才能享受到婚姻的真實滋味。結婚不是為了離婚

一個女孩發洩過憤怒之後,暴露出了自己的脆弱,她說:“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的,我也以為可以白頭到老。在婚姻裡,卻發現這句話怎麼就跟詛咒一樣啊!”她將婚姻的失敗歸結于對方,卻不知道在爭吵和離婚的過程中,她也一樣暴露了自己隱藏的性格弱點,是對方在説明她重新認識自己。

80 後習慣說“我”,但是在婚姻裡要求主語是“我們”。不妨在衝動的結婚和離婚之前,先問問“我們”下面的問題:在這段關係中,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對於共同的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我們現在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有什麼?

不要小看這些問題,它不僅能再現你們相遇時的美好,而且關於未來的對話就像是一個長期的合同,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為對方付出。

婚姻幸福的關鍵不在於時間早晚,而在於充分的心理準備。從這個角度來說,等到自己足夠成熟,才去尋找那個你願意去愛和為之付出的人,不也很好嗎?對80 年代出生的人來說,社會提供的選擇和空間更多。不過,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請先考慮:“我能否負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