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陽市臥龍區:廣設公益崗位助脫貧增收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王松林李洪久

4月19日一大早, 南陽市臥龍區安皋鎮楊莊村貧困戶劉文欽像往常一樣, 從家門口一直掃地到王安路上。 劉文欽因病致殘, 家庭又遭遇變故, 定為貧困戶後, 被聘為村裡公益崗位保潔員, 每月能拿到480元的工資。 如今, 像劉文欽這樣的貧困戶通過參加公益崗位就業增加收入的貧困戶就有800多人。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 臥龍區針對相當一部分貧困群眾卻因年齡大、缺技術、離家難等原因始終難求一崗的狀況, 加大就業援助力度, 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 讓貧困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目前該區在241個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開發保潔、保綠、保安等公益崗位874個, 已上崗貧困群眾874人, 實現了全區有貧困人口的村公益崗位設置全覆蓋。

合理設崗。 該區出臺《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 把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美麗鄉村、農村綠化、安全保衛、道路養護等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剛性需求, 與大多數貧困人口老弱病殘、有實際困難走不出家門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 在村內開發貧困勞動力力所能及的保潔、保綠、保安、保路、治安巡邏等崗位。 每個村根據村域面積大小和實際需要, 分別開發2-4個公益崗位;每個鄉鎮開發3-5個公益崗位;中心城區組織各單位開發50個公益崗位。 公益崗位既解決了鄉村環境整治等老大難問題,

又安排了貧困人口家門口就近就業。

多方籌資。 “錢從哪裡來”是安排公益崗位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該區一方面充分利用就業專項資金, 另一方面結合“千企幫千村”活動, 鼓勵和引導140余家區內企業積極參與, 在自願的基礎上, 每個企業捐贈2-8個公益崗位, 由區人社局在各村統籌設置。 至目前, 企業捐贈公益崗位資金已達350余萬元, 由區慈善總會開設專賬管理, 專款專用。 同時, 做好資金管理, 明確待遇核算機制, 公益崗位每月工作不低於40小時, 崗位補貼每小時不低於南陽市最低工資標準, 實行一季度一發放, 直接撥付個人帳戶, 實行村支書、社保所長、鄉鎮分管領導逐級審核制, 並嚴格公示公開,

接受群眾監督, 確保待遇按時足額落實到位。

持證上崗。 該區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聘用原則, 按照公開發佈招聘資訊、本人自願申請、村委會討論提名、鄉鎮(街道)人社所審查、區扶貧辦認定、區人社局覆核公示備案的程式進行, 確保環環相扣、層層篩選。 與874名貧困勞動力簽訂《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勞動協議》。 由區人社局深入鄉鎮(村組)對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擬安置人員進行逐一甄別、照相, 製作“臥龍區精准扶貧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上崗證”, 874名貧困群眾全部持證上崗。

嚴格管理。 該區實行村兩委每日一查, 鄉鎮政府每週一查, 區人社局每月一抽查, 區政府督查室與扶貧辦、人社局、財政局組成聯合檢查組每季度一抽查。

第一季度區裡已抽查40個村的164個公益崗位。 通過“四定四查”, 確保人能幹活、人有活幹, 對不合格人員, 給予及時清退更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