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0年前南通一名木匠自製木質自行車,現在還能騎

今天是自行車日。 節日前夕, 崇川區觀音山新城盤香溝社區民俗館內舉辦了一個小型自行車展, 其中一輛高齡100歲的木制自行車成為全場關注焦點。

據說, 它是通城史上第二輛自行車, 也是第一輛通產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是社區民俗館籌建階段, 我們從狼山地區一個居民家中淘來的。 這輛車, 長近2米、高1米左右, 今年剛好100歲, 是名副其實的‘老爺車’。 ”民俗館館長吳有海介紹。

吳有海說, 2013年5月間, 盤香溝社區民俗館正在籌建之中。 一天, 一位熱心居民趕來報料:狼山鎮街道有個叫朱瑞龍的居民家中收藏著一輛木制自行車。 他和盤香溝社區黨委書記唐春華聞訊後立馬趕到朱家探寶。

“不看不知道, 一看真奇妙!這輛車的架子和部分傳動構件居然是用木料製成的。 朱瑞龍告訴我倆, 這輛車是他父親朱炳于1918年製造的, 按照年齡可以稱得上老爺爺了, 而且還能騎行。

原來, 朱炳是當時南通有名的木匠。 100年前的南通, 全城只有一輛自行車, 那是一輛英國“藍翎”車, 車主是一位保長。 父親每次看到保長在街上騎行很是羡慕, 但苦於囊中羞澀。

朱炳後來想:自己完全可以仿製一輛自行車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朱炳手藝雖一流, 但製造一輛自行車卻是頭一回。 前兩輛試製, 朱炳都失敗了, 但他沒氣餒, 認真地總結經驗教訓後開始製造第3輛, 最終獲得了成功。 朱炳說:“當時的南通, 自行車是絕對的稀罕物, 父親十分呵護, 全家人也把這輛車視為傳家寶。 ”

“這輛車能成為民俗館一員, 過程比較曲折。 毫不誇張地說, 我們是‘三顧茅廬’才把它請進民俗館的。 ”唐春華回顧了“淘寶”經過, 他和吳有海第一次去朱家,

朱瑞龍根本不願意捐獻或出售。 此後, 他倆多次上門拜訪, 一番誠意終於感動了朱老, 最終老人家願意將這輛“老爺”車捐給民俗館。

“朱老一番愛心, 讓當時正在籌建的民俗館平添幾分亮點, 迄今為止, 這輛老爺車仍然是鎮館之寶。 市民前來參觀, 總能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 ”

自行車日

“自行車日”是用來紀念德國化學家阿爾伯特·霍夫曼 (Albert Hofmann)在1943年4月19日這天有意使用了LSD(麥角酸二乙基醯胺)。

LSD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 能造成使用者4到12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

在此3天前, 他就已經通過指甲裡的殘餘物和意外的吞咽吸入了少量的藥品。 而到了4月19日這天, 他則有意地使用了250微克的LSD, 而後感覺身體虛弱,

於是騎著自行車從實驗室回家。

在他騎車回家的路上, 他體驗了LSD引發的幻覺, 於是這一天也就成了人類“酸”之旅(“酸”是用來代指LSD的俚語)的第一天。 他在4月22日寫下了這次實驗及體驗, 並被收錄入後來他的《LSD:我的問題孩子》一書中。

(江海晚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