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跑步膝蓋疼,是患上了關節炎?

現在,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跑步當中來, 特別是夏天快到了, 很多女性朋友為了減掉小肚子也開始每天跑步, 希望在穿露臍裝前能瘦下來。 但卻發現, 跑完步後膝蓋位置開始隱隱作痛, 平時走路還好, 一動作大了就會有明顯感覺。

於是心裡開始犯嘀咕, 這難道是膝蓋跑壞了?是不是患上了關節炎了?我還能還能繼續跑嗎?......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跑步膝蓋疼這件事。

1.

每天跑步會導致關節炎嗎?

很多人認為, 跑步健身是對身體的一種損耗, 擔心自己膝蓋的半月板會越磨越薄, 甚至磨沒, 所以就少運動甚至不運動, 以為這樣就能保護關節, 這其實是個誤區。

打個比方, 我們買了新車4s店員會告訴你, 新車在剛開始要經常開出來拉練拉練, 不要放在車庫裡, 不要不敢開怕蹭壞, 你不開技術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對車子也不好。

我們人體也是一樣, 各個關節就是車子的零件,

經常運動, 關節軟骨會經常受到刺激, 分泌組織液利於潤滑, 也能促進關節細胞代謝, 加強關節強度。

如果長期不運動, 關節內的潤滑液稀少, 缺少了潤滑劑的保護和營養代謝, 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就會逐漸萎縮。 久而久之, 一旦你有什麼過激的動作, 關節損傷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

2.

運動過猛更容易膝蓋受傷

大部分人跑步後膝蓋疼痛, 其實是一種關節水腫現象, 這和平時無運動習慣, 偶爾運動就過猛有關。 這種情況下, 傷者只需要注意休息、保養, 期間不再有過激動作, 一般2-3天就會自行恢復, 疼痛消失。

但是, 有一類人需要特別注意, 就是那些有過或正在進行“高頻次, 長距離”, 這種高危行為的人。 他們極其容易因運動超負荷而引起軟骨和半月板損傷。

什麼叫“高頻次, 長距離”的高危行為呢?

這個因人而異。 如果你平時習慣隔天跑5公里, 為了減肥突然每天跑10公里, 這對你來說就是高危行為。

如果你是一名老跑者, 已經跑了10年每天都是10公里, 那麼就不屬於高危行為, 因為身體的恢復能力已經習慣了這種損耗。

所以, 是不是高危行為,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情況來判斷。

3.

膝蓋損傷是可以自行恢復的

我們人體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 輕微的疼痛和損傷, 只要是注意休息, 加強食物營養, 減少運動量, 恢復如初並不難。

難處理的是那些日積月累的損傷, 膝關節修復速度永遠趕不上你磨損速度, 這樣就會積勞成疾, 導致軟骨無法修復而退變, 誘發關節炎。

當然, 每個人的膝關節骨骼強度、肌肉力量、體重不一樣, 耐受能力和恢復能力也不一樣, 適當鍛煉能讓關節的韌性和活力得到加強, 減少損傷的幾率。

小編建議關節損傷的患者出院後,一定要遵循醫生的計畫,按時進行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靜養

4.

想要跑步保護膝蓋,你得這麼做

小編有一位朋友,他跑步已經10多年了,參加過40多次馬拉松,算是跑圈的“老油子”了。

他說,自己平時一周跑3-4次,膝蓋不太有感覺。偶爾在爬山和馬拉松後,膝蓋才會有酸痛的感覺,他的做法是跑前加強肌肉鍛煉,跑後注意休息,就這樣不知不覺跑了10年。

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對於普通人來說,跑步鍛煉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

跑步前,要先進行熱身。如慢跑5分+各關節活動,拉伸腿部及手臂大肌肉群;

跑步時,要有計劃循序漸進。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時間或者是跑步速度,可以指定計劃每天完成一小部分。

如果是沒有運動基礎,剛開始跑的人,則要根據自身情況,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後面再階段性慢慢增加;

跑步心態要平穩,忌好大喜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超負荷鍛煉。

小編建議關節損傷的患者出院後,一定要遵循醫生的計畫,按時進行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靜養

4.

想要跑步保護膝蓋,你得這麼做

小編有一位朋友,他跑步已經10多年了,參加過40多次馬拉松,算是跑圈的“老油子”了。

他說,自己平時一周跑3-4次,膝蓋不太有感覺。偶爾在爬山和馬拉松後,膝蓋才會有酸痛的感覺,他的做法是跑前加強肌肉鍛煉,跑後注意休息,就這樣不知不覺跑了10年。

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對於普通人來說,跑步鍛煉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

跑步前,要先進行熱身。如慢跑5分+各關節活動,拉伸腿部及手臂大肌肉群;

跑步時,要有計劃循序漸進。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時間或者是跑步速度,可以指定計劃每天完成一小部分。

如果是沒有運動基礎,剛開始跑的人,則要根據自身情況,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後面再階段性慢慢增加;

跑步心態要平穩,忌好大喜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超負荷鍛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