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高考志願填報必知11個關鍵字

高考志願填報是個較為複雜的操作體系, 其中包括不少專業術語、概念原則和政策資訊, 考生和家長如果對其含義不知所云或一知半解, 就會影響志願填報的準確性和成功率。 本文收集整理與高考志願填報有關關鍵字, 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平行志願

平行志願是現在的投檔錄取模式, 指的是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 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 省招考辦按照“分數優先, 遵循志願”的原則, 先在幾次不同投檔比例的模擬投檔後, 由招生院校確定投檔比例, 再分別將文史類、理工類達到批次全省錄取控制分數線(即省控線)的考生,

按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 並依據考生排序逐個投檔。

比如, 謀省份在本科一批的平行志願中設置了A、B、C、D、E這5所院校志願, 這5所院校不是第一、第二……第六層級上的關係, 只是從前到後的自然順序, 它們之間是並列關係。 按考生的成績位次逐個檢索考生所填的5個志願院校。 一經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 即投檔到該院校, 平行的後續志願即終止檢索, 一輪投檔即告結束。

平行志願的概念, 對於家長來說, 一直是個難題, 很多家長在聽過聚銘師的講座後, 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但過了幾日, 再去看平行志願, 又是雲裡霧裡了, 也可以理解, 家長們平時工作很忙,

不可能全身心撲到志願填報研究上。 聚銘師也提醒各位家長, 如果實在理解不了, 大可不必深究, 將精力放在專業與院校的定位上, 專業的問題, 交給聚銘師。

二、一次性投檔

這是平行志願中最應關注的因素之一, 指的是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 逐個檢索完所有應被檢索的考生志願後, 一次、同時、全部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投給招生院校。 考生檔案一旦投出, 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後續志願。

因此, 對考生來說, 雖然一批次中填了5個院校志願, 但實際上只有一次投檔機會。 如果考生因5個平行志願均為滿足條件而未被投檔, 或投檔後被院校退檔, 該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三、錄取控制分數線、調檔分數線、實際錄取分數線

1

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批線, 是省招考辦根據當年全省考生高考成績和普通高校招生計畫等, 將全省考生分類別從高分到低分排序,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分別劃定錄取考生的最低投檔分數標準。

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本線、二本線等。 為了給高校擇優錄取留有一定的生源餘地, 各批次劃線時適當加大了比例來劃定控制線。

2

模擬投檔線(即調檔分數線), 簡稱調檔線, 是省教育考試院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招生計畫數的一定比例, 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平行志願的第一輪正式投檔)中自然形成的投檔給院校的最低投檔分數。

省教育考試院根據普通高校招生計畫數和投檔比例計算出應投檔數, 按相應規則投檔後, 向院校所投考生檔案的最低投檔分數就是該校的調檔分數線。

例如:A院校在我省今年本科一批的招生計畫是100人, 調檔比例是105%, 省教育考試院向A院校首次正式投出105個考生電子檔案, 其中第105名考生的投檔分數為520分, 那麼520分就是A院校今年在我省的調檔線。

3

實際錄取分數線, 簡稱實錄線, 這個線是針對高校而言的, 是院校對省教育考試院所投的考生檔案進行審錄、全面擇優並完成錄取後, 所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就是該校的院校實錄線。 而該校某專業所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就是該校該專業的專業實錄線。

例如:A院校按照《招生章程》中公佈的相關規則, 在投檔考生中擇優錄取100人, 在已錄取的100人中, 分數最低的考生投檔分數為540分, 那麼540分就是A院校今年在我省的院校實錄線。

四、投檔比例

當考生的高考總分達到某科類某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以後, 考慮到高校對錄取考生的專業匹配問題, 允許高校調閱超過計畫數一定數量的考生檔案, 調閱數與計畫數之比就是投檔比例。 比如一所學校按投檔比例為1:1.2。 意思是, 招100個人, 投120份檔案到該學校。 按照篩選退掉後面20個人檔案。

當然, 這樣的做法對學生而言風險很大, 高校也有冷漠嫌疑, 對學生不尊重。 所以, 現在大部分學校投檔比例為1:1—1:1.05之間, 而且一般而言, 學校招生不會無緣無故退掉一個分數達到要求, 健康狀況良好,又填了服從調劑的人。

就算你是105%裡面的那靠後的5%,也會在最後錄取你。畢竟,生源就是財源,高校也得考慮自己的信譽。

五、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錄取專業時,按招生章程中公佈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來確定選報不同專業志願考生的錄取專業,這種分數值就是“專業級差”,即錄取非第一專業志願考生時的分數差額。

部分高校在分配專業時規定了專業級差。例如,專業級差為5分、3分、2分、1分,即第一和第二專業間志願差為5分,第二和第三專業志願間志願差為3分……如果某一學校規定專業級差為3分,學校在分配專業時,將第二專業志願的考生成績減去3分後,和第一專業志願的考生一起排序確定專業。

現在大部分高校沒有專業級差,即第一專業志願填報某專業的考生A與第二(或其他)專業志願填報該專業的考生B,只要兩人分數相同則競爭機會相同;若B分數高於A,則B比A錄取機會更大。這是一種分數優先政策,對於高分考生比較有幫助,能減少志願填報的風險,可以沖一沖自己想上的專業。考生在填報專業志願時要瞭解近幾年來學校各招生專業的平均分、分數檔次和當年招生政策,然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力將所報專業進行合理排序。

六、“滑檔”與“退檔”

滑檔,指考生的高考分低於所報所有學校志願的投檔線,造成檔案投不出去。

退檔,指因為某種原因,考生檔案投送到志願院校未被錄取而又退回省招辦的一種情況。退檔的原因通常有3種:一是考生考分低於所報專業志願的錄取分數,且沒有填寫“服從專業調劑”;二是體檢結論不符合志願專業錄取要求;三是相應的單科成績不符合志願專業的錄取要求。

七、徵集志願

徵集志願,是指某批次錄取結束,部分院校個別專業未完成招生計畫即沒有錄滿,把剩餘計畫向社會公佈,從落選考生中進行補錄的一種錄取方式。

當然,徵集錄取的院校與專業並非完全是未完成招生計畫的“剩餘”專業,其中包括因生源好而臨時增加的招生計畫,不乏好的院校、好的專業。徵集志願除極個別降分錄取外,絕大多數錄取分數反而提高。

八、服從專業調劑

服從專業調劑,就是當考生被投檔後分數不夠所有志願專業錄取條件,如果考生願意服從志願外專業錄取,那麼錄取院校就把該考生錄取到未錄滿的專業。

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可以大大降低退檔風險。如果志願院校招生計畫裡沒有不可接受的專業,原則上應當填報“服從專業調劑”。

可見,這些關鍵字非常重要,我們家長一定要瞭解,高考志願填報本身就是一件資訊不對稱的工作,瞭解越多,對我們填報志願越重要,所以家長一定要充分利用時間多學習多瞭解,這樣才能很好的規避風險。

九、大小年現象

大小年現象,是指上年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高而使當年考生報考人數減少錄取分數下降,如此循環往復呈現出錄取分數“一年高一年低”的規律。錄取分數高的年份成為“大年”,錄取分數低的年份稱之為“小年”。

實行平行志願後,大小年現象減弱。研究大小年規律,有利於把握和預測今年的錄取投檔線差。

十、高考位次

指考生的高考總分在本省某科類全體考生中的排名順序。考生的位次如果高於一所學校歷年錄取最低分的位元次(位元次數字越小則位元次越高),則意味著這位考生報考這所學校被投檔錄取的可能性很大。

十一、錄取批次

錄取批次,是指根據不同高校情況所劃分的錄取順序、錄取步驟。

一般分為:

本科提前次

(軍事與公安院校、藝術類、體育類院校與專業、自主招生、農村專項計畫等);

本科一批次

(全國重點院校、省屬重點院校);

本科二批次

(一般本科院校、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院校);

......

錄取批次具有嚴格的順序性,即上一批次未錄取完畢,不得進行下一批次的錄取。

健康狀況良好,又填了服從調劑的人。

就算你是105%裡面的那靠後的5%,也會在最後錄取你。畢竟,生源就是財源,高校也得考慮自己的信譽。

五、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錄取專業時,按招生章程中公佈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來確定選報不同專業志願考生的錄取專業,這種分數值就是“專業級差”,即錄取非第一專業志願考生時的分數差額。

部分高校在分配專業時規定了專業級差。例如,專業級差為5分、3分、2分、1分,即第一和第二專業間志願差為5分,第二和第三專業志願間志願差為3分……如果某一學校規定專業級差為3分,學校在分配專業時,將第二專業志願的考生成績減去3分後,和第一專業志願的考生一起排序確定專業。

現在大部分高校沒有專業級差,即第一專業志願填報某專業的考生A與第二(或其他)專業志願填報該專業的考生B,只要兩人分數相同則競爭機會相同;若B分數高於A,則B比A錄取機會更大。這是一種分數優先政策,對於高分考生比較有幫助,能減少志願填報的風險,可以沖一沖自己想上的專業。考生在填報專業志願時要瞭解近幾年來學校各招生專業的平均分、分數檔次和當年招生政策,然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力將所報專業進行合理排序。

六、“滑檔”與“退檔”

滑檔,指考生的高考分低於所報所有學校志願的投檔線,造成檔案投不出去。

退檔,指因為某種原因,考生檔案投送到志願院校未被錄取而又退回省招辦的一種情況。退檔的原因通常有3種:一是考生考分低於所報專業志願的錄取分數,且沒有填寫“服從專業調劑”;二是體檢結論不符合志願專業錄取要求;三是相應的單科成績不符合志願專業的錄取要求。

七、徵集志願

徵集志願,是指某批次錄取結束,部分院校個別專業未完成招生計畫即沒有錄滿,把剩餘計畫向社會公佈,從落選考生中進行補錄的一種錄取方式。

當然,徵集錄取的院校與專業並非完全是未完成招生計畫的“剩餘”專業,其中包括因生源好而臨時增加的招生計畫,不乏好的院校、好的專業。徵集志願除極個別降分錄取外,絕大多數錄取分數反而提高。

八、服從專業調劑

服從專業調劑,就是當考生被投檔後分數不夠所有志願專業錄取條件,如果考生願意服從志願外專業錄取,那麼錄取院校就把該考生錄取到未錄滿的專業。

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可以大大降低退檔風險。如果志願院校招生計畫裡沒有不可接受的專業,原則上應當填報“服從專業調劑”。

可見,這些關鍵字非常重要,我們家長一定要瞭解,高考志願填報本身就是一件資訊不對稱的工作,瞭解越多,對我們填報志願越重要,所以家長一定要充分利用時間多學習多瞭解,這樣才能很好的規避風險。

九、大小年現象

大小年現象,是指上年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高而使當年考生報考人數減少錄取分數下降,如此循環往復呈現出錄取分數“一年高一年低”的規律。錄取分數高的年份成為“大年”,錄取分數低的年份稱之為“小年”。

實行平行志願後,大小年現象減弱。研究大小年規律,有利於把握和預測今年的錄取投檔線差。

十、高考位次

指考生的高考總分在本省某科類全體考生中的排名順序。考生的位次如果高於一所學校歷年錄取最低分的位元次(位元次數字越小則位元次越高),則意味著這位考生報考這所學校被投檔錄取的可能性很大。

十一、錄取批次

錄取批次,是指根據不同高校情況所劃分的錄取順序、錄取步驟。

一般分為:

本科提前次

(軍事與公安院校、藝術類、體育類院校與專業、自主招生、農村專項計畫等);

本科一批次

(全國重點院校、省屬重點院校);

本科二批次

(一般本科院校、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院校);

......

錄取批次具有嚴格的順序性,即上一批次未錄取完畢,不得進行下一批次的錄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