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科技靠實力“圈粉”

李昊本報記者馬曉剛

近日, 以“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支撐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18年赤峰·中國北方農業科技成果博覽會在內蒙古赤峰開幕, 來自國內外的1400余家涉農科技企事業單位參展, 涉及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產品、現代農業裝備、優質畜禽、農用物資等重點領域。 內蒙古科技廳廳長孫俊青介紹, 赤峰·中國北方農業科技成果博覽會成功舉辦十七年, 規模不斷壯大, 內容愈發豐富, 累計展出農牧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3.8萬余項, 實現推廣與轉化科技成果近1.5萬項, 為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農業+科技”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吸引了眾多“粉絲”, 本次展覽會三天時間參展參會人員達到16萬次。

而在春秋種業的展位前, 同樣是擁擠不動。 “法蘭西矮大頭”、“高油五號”、“鐵杆油太郎”、“油老虎667”等葵花新品種成了搶手貨, 銷售人員邊介紹品種特性, 邊收錢付貨, 一會兒工夫就售出了幾十袋種子。

在志遠升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羊場資訊化養殖方案”相關設備前, 圍滿了來自國內各地客商。 公司負責人許有智說:“不論是什麼品種, 什麼體型的羊, 從這個通道走過, 就可以測出它的體重, 自動把不同體重的羊進行分群。 ”

與此設備配套的還有“尺體自動測定”和“生長性能測定”兩個設備, 以及“規模化羊場資訊管理系統”。

“自動採集完羊的所有資料後, 我們還有一個管理系統, 它是針對生產過程中全方位資料獲取、管控、分析的雲服務軟體系統, 可以對每一隻羊從出生到出欄, 再到追溯進行全方位管理。 ”許有智告訴記者, 這一整套設備和系統從降本增效兩個方面評估後, 可以節約飼喂成本80%, 節省一半的人工成本, 提升50%的產品附加值。

赤峰市松山區當鋪地滿族鄉興隆窪村村民柳樹林有三個溫室大棚, 這幾天正是大棚蔬菜上市的旺季, 本該在大棚裡忙碌的他卻出現在了博覽會上。 “我用手機就可以管理三個大棚, 機器是自動的, 如果有任何問題, 系統會自動給我打電話。 ”

柳樹林說的設備就是“手智一體模擬通風器”, 是由內蒙古赤峰市益康農業專業合作社經理邵岐祥研發的,

在本屆博覽會上, 邵岐祥又帶了這個設備的升級版, 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賣出了30多台。

記者看到, 在設備的顯示幕上, 可以自行設定時間和溫度, 風力也被精細的劃分為熱風、冷風和風力等級。 “不用按鍵, 直接用氣象條件控制。 ”邵岐祥說, “陽光、溫度可以直接控制大棚上棉被的拉放, 這個智慧設備獲得了12項國家專利。 ”

展覽會上, 有看不完的農科產品, 有說不完的技術創新, 穿梭在會場內, 總能感受到“農業+科技”的完美結合帶來的無限震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