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代果業花開“那香山”

薑宏浩

4月中旬, 膠東半島果樹陸續開花, 燦若雲霞。 在位於山東省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白鹿村的“那香山”農場裡, 不久前剛種完180畝蘋果苗的農場主于劍鋒, 把精力轉到臨近花期的另外160多畝蘋果樹上。 這是2015年投資建場時栽下的第一批果樹, 今年進入掛果期。 能不能看到“回頭錢”, 全指望它們了。

春灌、施肥、剪枝, 一環扣一環, 於劍鋒盯得緊。 “中幹80釐米以內的側枝要全部疏除, 修剪下來的枝條和雜草要全部清理出去……”他說, “得全力做好田間管理, 秋天豐收全看春天這第一仗。 ”

在果園裡走了幾圈之後, 於劍鋒回到農場辦公室,

翻出建設圖紙, 跟農場隊長叢軍滋合計著把此前規劃的採摘基建專案暫時放一放。 “該上的設備就得上, 缺什麼就跟我說, 我全力解決。 ”於劍鋒說。

3年前, 在威海建築設計行業摸爬滾打了20年的於劍鋒, 看到蘋果產業前景好, 投資300萬元, 在白鹿村流轉土地種果樹。

在村委會的牽線下, 他請來叢軍滋主管果園生產。 村裡和周邊的果業發展多年, 園舊、樹老、品種單一、銷售管道有限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要想有競爭力, 於劍鋒打定主意發展現代果業。

為了掌握先進的果樹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 他們沒少在互聯網上查資料, 到外地“取經”。 “要種咱們就種好果子。 ”在於劍鋒看來, 要種好果樹、建好園, 該花的本錢、該下的功夫絕對不能省。

在品種上, 以“威金1號”“煙富3”等優質新品種為主;在機械化生產上, 配套了水肥一體化系統, 採用滴灌技術, 對土壤水分養分實施自動化精准操控;在栽培上, 採用良種良砧配套、矮砧大苗、寬行密株、設立支架、高光效修剪等模式, 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管理。

種好蘋果之外, 還得把農場經營好。 觀察到威海這幾年農家樂、採摘遊漸熱, 於劍鋒認定“那香山”得實現農旅融合發展, 把荒草萋萋的山地改造成既保留原始生態和野趣、又方便遊客採摘遊玩食宿的美麗田園。 這是有著一級註冊建築師資質的於劍鋒的強項。 按照水、電、路、防風林等相配套的原則, 農場四周建立了綠籬隔離帶, 隔離帶內側修建一條環繞園區能供機械通行的作業和觀賞通道;園區高處修建了辦公和配套用房,

能俯瞰整個園區;還專門劃出10畝地, 種了各種蔬菜和櫻桃、桑葚、藍莓等特色水果。

經過4次擴建, 農場的規模已經發展到500畝。 在蘋果品種品質、機械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等方面, “那香山”都是當地果業的“標杆”。 不止這些, “那香山”還帶動周邊的農戶增收致富。 於劍鋒說, 他們流轉的土地涉及了120多個農戶, 其中有20戶貧困戶。 每年, 全部的土地租金有20多萬元, 人均還有兩萬多元的務工收入。 此外, 於劍鋒還專門拿出6.1萬元專門對貧困戶進行幫扶。

“只要品質好, 我就不愁賣。 ”望著窗外含苞待放的果樹, 于劍鋒滿是期待, “今年一期掛果, 明年畝產有可能達到3000斤, 第五年、第六年可能達到8000斤。

2016年‘威金1號’的收購價是12塊錢一斤, 2017年是18塊一斤, 想想都覺得興奮。 ”他相信, 等採摘和農家樂項目開展起來, 發展現代果業將給“那香山”乃至白鹿村帶來更大收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