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優秀的大學生都想去BAT,不高興來華為呢?

想要瞭解更多創業、科技、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眾創思維創客圈。

-----------------------------------

比起百度、阿裡巴巴、騰訊這樣家喻戶曉的BAT組合, 華為的知名度似乎要小一點。 同樣, 和BAT的光芒萬丈比起來, 華為的光芒顯得要黯淡一些。 但華為的誕生或許才是真正的奇跡, 一個“默默無聞”的未上市公司, 但它的名字卻內涵深意, 如果將華為的名字倒過來讀呢?真相似乎浮出了水面。

比起外資支持BAT, 華為的純利潤穩步上升但低於前者, 但前者利潤的70%都會被外資拿走, 這樣一比, 無論在交稅還是純利潤, 華為都是前者的總和!而這一切或許要歸功於華為每年超過500億的鉅資作為研究經費, 每一款產品都是華為的精心之作。

近日, 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區”發佈了一篇帖子, 其中直言“現在最優秀的大學生不願意來華為, 更願意去BAT”, 並將這種現象歸因於任正非。

到底為什麼優秀大學生不願意去華為?

據瞭解, 這篇名為《人力資源2.0總綱研討班上對任總的批判意見匯總》的帖子是由華為人力資源總綱研討班上匯總而來的, 其中包括了公司領導者及員工對任正非及管理層的十條批評意見。

其中第二條, “不要過早否定新的事物, 對新事物要抱著開放的心態, 讓子彈先飛一會”指明任正非“收”的個性, 即強調聚焦而過早否定新事物。 比如AR、VR剛出來的時候, 任總說要“淺灘撿魚”;區塊鏈老闆不讓搞;自動駕駛也百般猶豫。

也就是說, 現在大學生以為BAT是什麼都敢做的, 是“勇立潮頭”的, 而華為總說聚焦管道, 一般學生也不理解, 所以人家就不願意來。

科技圈有一句俗話, 完美的創業團隊是怎樣的?答:百度的技術, 騰訊的產品, 阿裡的運營, 這句話的背後意義, 就是他們早期的團隊給大家的印象。

比如百度早期的創業團隊, 都是清華北大北郵這三家學校畢業, 因此有百度的朋友說, 非這三家學校在百度簡直混不開, 更別說其他非重點的學校了, 簡直會有些自慚形穢。

再比如阿裡, 管理者的胸懷註定了這是一家比較看能力而不是學歷的公司, 更講究"志同道合", 朝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執行, 最終是能力+使命感+價值觀的綜合考量。

再說騰訊,是典型的產品經理做的公司,什麼事都有流程和邏輯,邏輯性和條理性無出其右。

至於華為,這是一家基因裡很低調默默前行的公司,更看重吃苦耐勞體現出的執行力,有軍隊一樣的服從性。所以很多員工都是窮苦家庭出身,這些人沒有退路,用來打戰都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華為儲備人才的能力也不弱,在前不久,華為成立了生態大學,致力於成為中國數位化轉型的人才引擎。同時,破格提拔也常有發生,正如華為人力資源副總裁呂克所言:“猛將必發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但是,升職加薪是否就是大學生們唯一的追求呢?實際上,對於優秀員工來說,最大的精神激勵是做一番有前途的事業。部分華為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對任正非提出應該更開放的建議。優秀大學生並不是喜歡去BAT,他們只是想做“勇立潮頭”的業務。

眾創思維創客圈,專注分享關於創業、科技、行銷、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本號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版主進行刪除

再說騰訊,是典型的產品經理做的公司,什麼事都有流程和邏輯,邏輯性和條理性無出其右。

至於華為,這是一家基因裡很低調默默前行的公司,更看重吃苦耐勞體現出的執行力,有軍隊一樣的服從性。所以很多員工都是窮苦家庭出身,這些人沒有退路,用來打戰都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華為儲備人才的能力也不弱,在前不久,華為成立了生態大學,致力於成為中國數位化轉型的人才引擎。同時,破格提拔也常有發生,正如華為人力資源副總裁呂克所言:“猛將必發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但是,升職加薪是否就是大學生們唯一的追求呢?實際上,對於優秀員工來說,最大的精神激勵是做一番有前途的事業。部分華為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對任正非提出應該更開放的建議。優秀大學生並不是喜歡去BAT,他們只是想做“勇立潮頭”的業務。

眾創思維創客圈,專注分享關於創業、科技、行銷、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本號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版主進行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