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摩拜賣身!ofo缺錢!“共用單車第一股”能否逆市突圍?

導讀:2015年共用單車熱風刮起, 永安行抓住風口, 於2016年11月推出無樁共用單車“永安行”。

2017年8月, 永安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 成為“共用單車第一股”!上市後股價連拉11個漲停, 在其他共用單車還在燒錢求規模的艱難時刻, 永安行已經走到行業最前沿。

2017年10月, 共用單車迎來洗牌潮, 永安行旗下永安行低碳收購哈羅單車100%股權, 促成共用單車業內首例並購案。

2018年4月, 摩拜賣身美團, ofo陷入資金困境, 哈羅單車成為業內黑馬, 新一輪競爭大戰一觸即發, 早已功成名退的永安行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作為曾經的“共用單車第一股”,

永安行能否逆市突圍續寫行業傳奇?

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是國內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生產商和專業的運營服務商。 公司成立於2010年8月, 總部位於江蘇省常州市。

2016年, 共用單車方興未艾。 作為國內最大的公眾自行車運營商, 永安行於2016年11月推出無樁單車“永安行”, 憑藉在業內深耕多年的優勢條件, 永安行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打法, 迅速打開國內二三線市場。

2017年8月17日, 被輿論稱為“共用單車第一股”的永安行(603776)成功登陸A股, 股票發行價26.85元/股, 發行市盈率22.99。 永安行總股本9600萬股, 首發上市2400萬股。

作為永安行董事長, 孫繼勝第一個站出來潑冷水, 他公開表示“我們不是共用單車第一股”!因為他覺得,

共用單車有一定風險。

事實上, 孫繼勝的觀點主要基於公司業務構成。 永安行招股書顯示, 2016年永安行主營業務中, 與政府合作的有樁單車相關業務, 包括公共自行車系統銷售收入、公共自行車系統運營服務的收入占比高達99.82%;而來自於共用單車業務收入只占永安行的0.05%。

由此可見, 有樁單車業務一直是永安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正因如此, 永安行具備了其他共用單車企業所不具備的盈利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 2014-2016年, 永安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6,830萬、9,336萬、1.16億元, 完全符合A股擬上市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超過3,000萬元的硬性要求。

在其他共用單車企業還在燒錢求規模的艱難時刻, 永安行已經走到了行業最前沿。 無論如何, 共用單車概念確實給永安行帶來諸多便利。 尤其在永安行衝刺IPO的過程中, 共用單車概念確實助推了上市節奏。

此外, 共用單車概念還為永安行博得市場資金的追捧。 自8月17日上市後, 永安行連續收穫11個漲停, 股價達到100.30元/股的歷史最高,

累計漲幅高達211.30%!

永安行2017年8月17日-31日股價走勢

公開資料顯示, 永安行首發募集資金淨額為5.8億元。 其中, 約八成資金用於補充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及運營專案運營資金。 此外, 4,773.60萬元用於永安行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 其餘5,000萬元用於償還銀行借款。

從募資用途可以看出,

永安行並不待見共用單車。 但是, 永安行也沒公開放棄共用單車, 這讓永安行的未來蒙了一層神秘面紗。 說白了, 共用單車仍是永安行手裡的重要籌碼。

上市之後, 永安行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2017年9月19日, 永安行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低碳”)擬向上海雲鑫、深創投、上海齡稷等8名新投資者融資8.1億人民幣。

永安行低碳成立於2014年8月8日, 是永安行共用單車運營主體。 截至2017年7月底, 公司淨資產為-383.40 萬元(合併);本次交易投前作價5億元, 投後估值13.1億元, 較淨資產有較大溢價。

交易完成後, 永安行對永安行低碳的持股比例由100%下降至38.17%, 徹底失去對永安行低碳的控制權, 成為其參股企業。 但這未必不是好事,起碼永安行的合併財務報表更好看。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交易完成後,永安行低碳將不再納入永安行合併財務報表範圍,這將為永安行2017年合併財務報表產生約5.04億元投資收益。

更引人注目的是,投資者陣營中的上海雲鑫是螞蟻金服100%持股的公司。交易完成後,上海雲鑫對永安行持股比例達到8.33%,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也是公司關聯法人。至此,永安行正式投身阿裡陣營。

實際上,早在永安行上市之前,阿裡就與永安行建立了合作關係。2017年3月,“支付寶免押金騎行”正式上線,首批接入的6家單車品牌中就有永安行。

此後,支付寶又宣佈,從4月29日起,用戶無需單獨下載APP,只需通過支付寶首頁的“掃一掃”即可輕鬆解鎖,6個品牌的共用單車任意騎,永安行依然在列。

由此可見,螞蟻金服、支付寶等一直與永安行保持聯繫。換言之,阿裡一直站在永安行背後。

永安行與阿裡的合作獲得市場認可,出售永安行低碳也不例外。9月19日,永安行開盤直奔漲停。9月21日,永安行繼續大漲7.82%。兩日累計漲幅超過20%。

此後,永安行放棄關聯交易當中的增資優先認購權,對永安行低碳的股權比例下降至11.93%,但仍對其享有投資收益權。

與阿裡的合作給了永安行美好的市場預期,但接下來永安行的操作卻令人失望了。2017年11月17日,永安行發佈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公告。

董事長孫繼勝將所持永安行2,166,554股限售流通股質押給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質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26%,質押期限為1年。

消息一出,永安行股價迎來一波下跌行情。短短7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從69.40元一路下滑至54.76元,累計跌幅超過20%。

永安行2017年11月17日-27日股價走勢

2017年12月18日,永安行發佈2017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加430%- 460%。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

在永安行業績大幅預增的利好刺激下,12月18日永安行股價直接漲停。

但是,在永安行淨利潤大幅增加430%至460%的前提下,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居然只是“略有增長”,永安行對扣非後真實業績的模糊披露引發外界非議。

迫於輿論壓力,永安行次日發佈業績預增的更正補充公告。稱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到430%-460% ,增長幅度為330%-360%;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增長幅度為5%-15%。

2018年4月2日,永安行2017年年報正式出爐。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453.14萬元,同比增加36.2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644.91萬元,同比增加343.85%。年報同時披露擬10轉4派7元的利潤分配預案。

2017年年報公佈之前,永安行股價已經提前異動。年報面世前一周,永安行的股價已經從53.56元的階段低位一路沖高至67.36元的階段高位,累計漲幅接近20%。

永安行2018年3月26日-30日股價走勢

2018年初,證監會對券商作出重要指示,包括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對“獨角獸”公司開通IPO綠色通道。目前,獨角獸概念大行其道。

外界通常將獨角獸概念股份為兩個層面:一是已上市的中概股群體,以BATJ等海外上市公司為典型代表;二是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涵蓋國內高端製造等4個行業的龍頭企業。

永安行因參股阿裡旗下公司,被外界貼上獨角獸概念股標籤,獲得資金青睞。但拋開阿裡因素,從真實實力來看,永安行完全符合獨角獸概念股特徵。

從所處行業分析,綠色出行一直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永安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生產商和專業的運營服務商,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在綠色出行領域具有先天優勢。

從技術實力分析,永安行在業內深耕多年,擁有80多項專利技術,40多項軟體著作權,成功開發了“高相容的共用車輛租賃系統”、“手機智能租車付費軟體”、“多城互聯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等核心技術,實力處於行業領先水準。

從發展情況分析,永安行已在全國220多個縣市成功推廣公共自行車專案,累計建設完成32,00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為80萬輛公共自行車及系統設備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目前全國公共自行車會員2000萬人,年騎行人次達7.5億。

從業務佈局分析,永安行已結合最新市場需求推出共用汽車業務。目前,永安行共用汽車正式上線,率先在江蘇常州試運營,後逐步向周邊城市拓展。未來,永安行將打造有樁共用單車、無樁共用單車、共用助力自行車和共用電動汽車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城市綠色共用出行體系。

此外,永安行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建立了“互聯網+”的公共自行車系統,支援支付寶、微信、APP三種方式的掃碼租車。與協力廠商支付巨頭建立合作關係,不僅利於永安行品牌推廣,也為其帶來巨大流量。

最重要的是,永安行的財務狀況表現良好,近年來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一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在其他共用單車品牌盈利遙遙無期的行業背景下,永安行成為共用單車業內的盈利擔當。

除了基本面向好,永安行被外界看好還源於一起收購案。

2017年10月26日,永安行發佈公告稱,參股公司永安行低碳買入上海鈞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鈞正科技”)100%股權。這是共用單車行業首例並購案。

鈞正科技是哈羅單車的運營主體。哈羅單車成立於2016年3月,2016年11月開始在杭州上線運營。截至2017年10月份,哈羅單車已進駐100多個城市,註冊用戶近4000萬,被譽為共用單車行業的領先玩家。

並購完成後,永安行低碳與鈞正科技業務合併,永安行共用單車和哈羅單車將接受統一管理,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擔任新公司CEO。

2018年4月,哈羅單車獲得來自螞蟻金服、複星等機構的近7億美金的投資,這也是哈羅單車歷史上獲得的最大一筆單輪投資。自此,哈羅單車正式投入阿裡懷抱,同時以黑馬姿態重新進入公眾視線。

事實上,阿裡在共用單車領域多有佈局。2017年4月,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者方,參與了ofo的D+輪融資。此後,螞蟻金服多次參與ofo的融資活動,尤其在ofo與滴滴關係破裂後,阿裡在ofo逐步確定主導地位。

如今,摩拜賣身美團,ofo陷入資金困境。而美團的背後是騰訊。至此,國內知名共用單車品牌已經分屬阿裡、騰訊兩大陣營,新一輪共用單車大戰一觸即發。

在此敏感時段,永安行因哈羅單車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既然阿裡能主導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日後主導哈羅單車與ofo合併也不是不可能。

二者一旦合併,勢必成為市場上的巨無霸。而合併後的共用單車企業也需要一個專業管理者,永安行是最佳選項之一。

永安行能否借新一輪共用單車大戰實現逆市突圍?讓我們拭目以待!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但這未必不是好事,起碼永安行的合併財務報表更好看。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交易完成後,永安行低碳將不再納入永安行合併財務報表範圍,這將為永安行2017年合併財務報表產生約5.04億元投資收益。

更引人注目的是,投資者陣營中的上海雲鑫是螞蟻金服100%持股的公司。交易完成後,上海雲鑫對永安行持股比例達到8.33%,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也是公司關聯法人。至此,永安行正式投身阿裡陣營。

實際上,早在永安行上市之前,阿裡就與永安行建立了合作關係。2017年3月,“支付寶免押金騎行”正式上線,首批接入的6家單車品牌中就有永安行。

此後,支付寶又宣佈,從4月29日起,用戶無需單獨下載APP,只需通過支付寶首頁的“掃一掃”即可輕鬆解鎖,6個品牌的共用單車任意騎,永安行依然在列。

由此可見,螞蟻金服、支付寶等一直與永安行保持聯繫。換言之,阿裡一直站在永安行背後。

永安行與阿裡的合作獲得市場認可,出售永安行低碳也不例外。9月19日,永安行開盤直奔漲停。9月21日,永安行繼續大漲7.82%。兩日累計漲幅超過20%。

此後,永安行放棄關聯交易當中的增資優先認購權,對永安行低碳的股權比例下降至11.93%,但仍對其享有投資收益權。

與阿裡的合作給了永安行美好的市場預期,但接下來永安行的操作卻令人失望了。2017年11月17日,永安行發佈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公告。

董事長孫繼勝將所持永安行2,166,554股限售流通股質押給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質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26%,質押期限為1年。

消息一出,永安行股價迎來一波下跌行情。短短7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從69.40元一路下滑至54.76元,累計跌幅超過20%。

永安行2017年11月17日-27日股價走勢

2017年12月18日,永安行發佈2017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加430%- 460%。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

在永安行業績大幅預增的利好刺激下,12月18日永安行股價直接漲停。

但是,在永安行淨利潤大幅增加430%至460%的前提下,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居然只是“略有增長”,永安行對扣非後真實業績的模糊披露引發外界非議。

迫於輿論壓力,永安行次日發佈業績預增的更正補充公告。稱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到430%-460% ,增長幅度為330%-360%;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增長幅度為5%-15%。

2018年4月2日,永安行2017年年報正式出爐。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453.14萬元,同比增加36.2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644.91萬元,同比增加343.85%。年報同時披露擬10轉4派7元的利潤分配預案。

2017年年報公佈之前,永安行股價已經提前異動。年報面世前一周,永安行的股價已經從53.56元的階段低位一路沖高至67.36元的階段高位,累計漲幅接近20%。

永安行2018年3月26日-30日股價走勢

2018年初,證監會對券商作出重要指示,包括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對“獨角獸”公司開通IPO綠色通道。目前,獨角獸概念大行其道。

外界通常將獨角獸概念股份為兩個層面:一是已上市的中概股群體,以BATJ等海外上市公司為典型代表;二是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涵蓋國內高端製造等4個行業的龍頭企業。

永安行因參股阿裡旗下公司,被外界貼上獨角獸概念股標籤,獲得資金青睞。但拋開阿裡因素,從真實實力來看,永安行完全符合獨角獸概念股特徵。

從所處行業分析,綠色出行一直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永安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生產商和專業的運營服務商,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在綠色出行領域具有先天優勢。

從技術實力分析,永安行在業內深耕多年,擁有80多項專利技術,40多項軟體著作權,成功開發了“高相容的共用車輛租賃系統”、“手機智能租車付費軟體”、“多城互聯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等核心技術,實力處於行業領先水準。

從發展情況分析,永安行已在全國220多個縣市成功推廣公共自行車專案,累計建設完成32,00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為80萬輛公共自行車及系統設備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目前全國公共自行車會員2000萬人,年騎行人次達7.5億。

從業務佈局分析,永安行已結合最新市場需求推出共用汽車業務。目前,永安行共用汽車正式上線,率先在江蘇常州試運營,後逐步向周邊城市拓展。未來,永安行將打造有樁共用單車、無樁共用單車、共用助力自行車和共用電動汽車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城市綠色共用出行體系。

此外,永安行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建立了“互聯網+”的公共自行車系統,支援支付寶、微信、APP三種方式的掃碼租車。與協力廠商支付巨頭建立合作關係,不僅利於永安行品牌推廣,也為其帶來巨大流量。

最重要的是,永安行的財務狀況表現良好,近年來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一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在其他共用單車品牌盈利遙遙無期的行業背景下,永安行成為共用單車業內的盈利擔當。

除了基本面向好,永安行被外界看好還源於一起收購案。

2017年10月26日,永安行發佈公告稱,參股公司永安行低碳買入上海鈞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鈞正科技”)100%股權。這是共用單車行業首例並購案。

鈞正科技是哈羅單車的運營主體。哈羅單車成立於2016年3月,2016年11月開始在杭州上線運營。截至2017年10月份,哈羅單車已進駐100多個城市,註冊用戶近4000萬,被譽為共用單車行業的領先玩家。

並購完成後,永安行低碳與鈞正科技業務合併,永安行共用單車和哈羅單車將接受統一管理,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擔任新公司CEO。

2018年4月,哈羅單車獲得來自螞蟻金服、複星等機構的近7億美金的投資,這也是哈羅單車歷史上獲得的最大一筆單輪投資。自此,哈羅單車正式投入阿裡懷抱,同時以黑馬姿態重新進入公眾視線。

事實上,阿裡在共用單車領域多有佈局。2017年4月,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者方,參與了ofo的D+輪融資。此後,螞蟻金服多次參與ofo的融資活動,尤其在ofo與滴滴關係破裂後,阿裡在ofo逐步確定主導地位。

如今,摩拜賣身美團,ofo陷入資金困境。而美團的背後是騰訊。至此,國內知名共用單車品牌已經分屬阿裡、騰訊兩大陣營,新一輪共用單車大戰一觸即發。

在此敏感時段,永安行因哈羅單車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既然阿裡能主導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日後主導哈羅單車與ofo合併也不是不可能。

二者一旦合併,勢必成為市場上的巨無霸。而合併後的共用單車企業也需要一個專業管理者,永安行是最佳選項之一。

永安行能否借新一輪共用單車大戰實現逆市突圍?讓我們拭目以待!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