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試現代文閱讀的滿分技巧,你確定不要看一看?

拿到一篇很難的文章怎麼辦?各位同學們是否心中很慌?今天如水老師來告訴你如何高分攻克一篇完全陌生的現代文閱讀。

看到閱讀就直接做文章嗎?NO,NO,NO.當然不是, 你首先要做的是先閱讀文章後面的題目。 看題目有什麼好處呢?不要小瞧它喲, 首先可以直觀的向我們展示文章的側重點是什麼。 以《一朵小花》為例, 閱覽完題目後, 你會發現, 有兩個題目集中在第四段的內容, 那麼第四段一定是文章的主旨段, 理解好第四段就能夠理解文章;其次, 你也可在這時判斷好每一題的考點。 這時, 各位同學們就可以不慌地閱讀文章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 怎麼閱讀文章呢?是快速的過一遍嗎?答案當然是NO.閱讀文章一定要做好圈畫工作。

那麼圈畫什麼呢?當然圈畫的是能夠表達作者情感、感受或觀點的字、詞、句, 或者是能展現文章中主人翁性格的詞語。 。

當我們把每一段需要圈劃的核心語詞語句圈劃完後,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概括段落內容。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實質上是把語段資訊進行整合。 當我們每一段的內容都能夠很好地概括出來時, 將段落內容進行整合, 這樣文章的主旨基本就出來了。 以《一朵小花》為例, 我們就可以明確, 作者的核心觀點就是在看到一朵小花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的頑強生命力, 感染了作者, 讓他不再孤寂荒涼, 讓他對生活充滿希望。

然後再去結合題目具體分析答題思路。 做題也是有思路的, 不要小瞧喲!首先一般題目中都會有隱形的提示喲, 比如每題考點的判斷、答題範圍等等。

比如, 第1題是內容概括, 限定了範圍, 那麼找什麼資訊呢?則我們還需要理解題目到底需要什麼資訊, “冷寂與積塵”字面上理解就是“負面的情感”, 那麼在第2段找負面情感就可以了。 找資訊也不能能夠隨便寫, 一定要逐句分析進行歸納整合, 然後分條作答。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不要用自己的詞語答題, 當文章中有詞語可以答題的時候,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話, 不然明明是滿分的題目, 你可能會做成零分喲, 所以用文本資訊答題很重要!!!

每一題都是一樣的方法, 先搞清楚題目的考點, 定位好答題範圍後, 就按照答題角度去分析文本的內容填充答案。 那麼各位同學又有問題了, 答題角度???這是什麼?不要慌, 如水老師準備了全面的答題角度,

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閱讀示範】

一朵小花

古清生

①面對一朵小花, 我能對它說什麼呢?今年北京的春天, 總共下過兩場半雨, 且只是略略地濕了下街道, 因而乾燥的景況是可想而知的了。 乾燥的春天, 沙塵飛揚, 街的花壇上, 那土便是水泥灰一般,

一丁點兒的濕潤也沒有。 這當然讓我對北方的植物產生一種深刻的同情, 要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 開花, 並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 這又是要有怎樣的堅韌呢?

(內容概括:在北方乾燥缺水的春天, 植物讓作者同情, 但它們努力堅韌的生長)

②獨自由南國漂泊到京都, 在這裡度過如許孤寂的時光(獨自漂泊在異鄉的孤獨寂寞), 夜夜孤燈長伴, 青春便沿著書頁字間飄移, 生命化做行行抒情抑或並不抒情的文字, 只把日子過得如北國的大地般荒涼(生活的荒涼單調)。 只把心靈來叩問, 人的一生, 是應該如何地度過呢?我為什麼要如此地奔波而不屈地尋找那極目難眺的遠岸呢?(一系列的反問所展現的作者的迷茫)伴我只有京都月華, 它柔涼而明淨,輕輕地在窗前鋪展一方,引我鄉思無限。而這些時日,文稿賣得不多(生活困頓),口袋裡常常空空如也,以至於擠壓(痛苦)去我本來可能獲得的詩情(作家生涯的艱難)。沒有詩情也罷,甚而令我連丁點兒的遊興也無,想想那毫無濕潤的土地,令我的心靈也乾渴。

(內容概括:作者獨自漂泊在北京,生活困頓,感覺到生活的孤寂荒涼,對生活產生迷茫,還忍受著寫作的痛苦。)

③然而,這一天我走在街的花壇旁,我忽然發現,這乾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小花。它們在春天的陽光照臨下,竟是透著那麼一份驚喜,它們的根就紮在這塊毫無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停下步來,俯身凝視著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著,因它的緣故,我發現陽光要美妙得多。這樣一朵小花,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隻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吹拂裡顫慄不止,它整個的形像微小而精緻,令人不忍觸碰。它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裡的小小花朵,它猛然地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乾燥的土地上,紮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份,極頑強地生長出來,還綻開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這樣微小的顏色,微小的喜悅,但它終是這春天裡的花朵的一種呵!它的呈現,嫵媚了我心頭的枯燥的北國的春天。

(內容概括:作者在街邊花壇看到一朵在乾渴泥土中自信綻開的小花,他感到驚喜,從中感受到小花的頑強和強大生命力,這消解了作者的負面情緒。)

④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托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們的生命,究竟有沒有一朵小花強大?有它的從容而飽含激情?有沒有它那麼一點點亮色?我還呼吸到小花兒的淡淡的一縷清香,它在陽光裡暗放。終於是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地撫摸它,我的心刹時也芬芳,即便北國這樣的土壤,它亦是要養育一種花朵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會有這樣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裡,讓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動。

(內容概括:作者由小花得到感悟,我們的生命應該如小花一般頑強,對生活飽含激情,不讓心裡荒涼。)

1、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說:“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請結合第②自然段,簡要概括“冷寂和積塵”具體所指的內容。(內容概括)

2、從修辭的角度品析第③自然段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句子賞析)

3、第①自然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試結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句段作用)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劃線句子的含義?試分條概括。(含義理解)

【如水標答】

1、(1)遠離故鄉漂泊在外的孤獨與寂寞,(2)在京生活的單調,(3)對生命意義的困惑與迷茫,(4)文學寫作的見那痛苦,(5)文學維持的生計艱難困頓

2. 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小花的葉子比做成“小手”,通過“顫慄”賦予了小花人的情態。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一朵小花在惡劣的環境中頑強而又自信生長的樣子,體現了小花的頑強生命力,表達了我看到小花時的驚喜與振奮。

3. (1)環境描寫,(2)內容上,寫出了北京春天的乾燥,突出了北方植物生長環境的惡劣;結構上,為下文寫小花在這樣的貧瘠乾燥的土地上紮根開放做鋪墊;情感上,突出小花生命力的頑強,為後文表現主旨做鋪墊。

4. 在久久凝視後,作者用心感悟著小花自信頑強的生命力量,內心受到感染,變得不再孤寂迷茫。因為作者感悟到,即使土地乾燥惡劣,真正的土地上它是可以生長滋養頑強的生命;只要我們內心充滿希望,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可以讓生命充滿芬芳。

它柔涼而明淨,輕輕地在窗前鋪展一方,引我鄉思無限。而這些時日,文稿賣得不多(生活困頓),口袋裡常常空空如也,以至於擠壓(痛苦)去我本來可能獲得的詩情(作家生涯的艱難)。沒有詩情也罷,甚而令我連丁點兒的遊興也無,想想那毫無濕潤的土地,令我的心靈也乾渴。

(內容概括:作者獨自漂泊在北京,生活困頓,感覺到生活的孤寂荒涼,對生活產生迷茫,還忍受著寫作的痛苦。)

③然而,這一天我走在街的花壇旁,我忽然發現,這乾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小花。它們在春天的陽光照臨下,竟是透著那麼一份驚喜,它們的根就紮在這塊毫無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停下步來,俯身凝視著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著,因它的緣故,我發現陽光要美妙得多。這樣一朵小花,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隻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吹拂裡顫慄不止,它整個的形像微小而精緻,令人不忍觸碰。它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裡的小小花朵,它猛然地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乾燥的土地上,紮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份,極頑強地生長出來,還綻開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這樣微小的顏色,微小的喜悅,但它終是這春天裡的花朵的一種呵!它的呈現,嫵媚了我心頭的枯燥的北國的春天。

(內容概括:作者在街邊花壇看到一朵在乾渴泥土中自信綻開的小花,他感到驚喜,從中感受到小花的頑強和強大生命力,這消解了作者的負面情緒。)

④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托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們的生命,究竟有沒有一朵小花強大?有它的從容而飽含激情?有沒有它那麼一點點亮色?我還呼吸到小花兒的淡淡的一縷清香,它在陽光裡暗放。終於是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地撫摸它,我的心刹時也芬芳,即便北國這樣的土壤,它亦是要養育一種花朵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會有這樣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裡,讓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動。

(內容概括:作者由小花得到感悟,我們的生命應該如小花一般頑強,對生活飽含激情,不讓心裡荒涼。)

1、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說:“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請結合第②自然段,簡要概括“冷寂和積塵”具體所指的內容。(內容概括)

2、從修辭的角度品析第③自然段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句子賞析)

3、第①自然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試結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句段作用)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劃線句子的含義?試分條概括。(含義理解)

【如水標答】

1、(1)遠離故鄉漂泊在外的孤獨與寂寞,(2)在京生活的單調,(3)對生命意義的困惑與迷茫,(4)文學寫作的見那痛苦,(5)文學維持的生計艱難困頓

2. 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小花的葉子比做成“小手”,通過“顫慄”賦予了小花人的情態。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一朵小花在惡劣的環境中頑強而又自信生長的樣子,體現了小花的頑強生命力,表達了我看到小花時的驚喜與振奮。

3. (1)環境描寫,(2)內容上,寫出了北京春天的乾燥,突出了北方植物生長環境的惡劣;結構上,為下文寫小花在這樣的貧瘠乾燥的土地上紮根開放做鋪墊;情感上,突出小花生命力的頑強,為後文表現主旨做鋪墊。

4. 在久久凝視後,作者用心感悟著小花自信頑強的生命力量,內心受到感染,變得不再孤寂迷茫。因為作者感悟到,即使土地乾燥惡劣,真正的土地上它是可以生長滋養頑強的生命;只要我們內心充滿希望,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可以讓生命充滿芬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