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京小夥來呼和浩特 只為追逐馬頭琴夢

“我很喜歡馬頭琴, 並且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這是記者與叨叨談話時, 他說過很多次的話。

叨叨本名肖斌, 是一個1993年出生的南京小夥。

肖斌的父親是薩克斯老師, 他受父親的影響, 對各種樂器都有所瞭解。 出生在音樂世家的他從小就開始學樂器, 先後學習了薩克斯、豎笛和口琴等樂器。

上世紀五十年代, 南京當地有一個叫小紅花的藝術團, 父輩搞藝術的人都是這個團裡的一員。 肖斌在藝術團裡長大, 也就是在這裡, 肖斌接觸到了馬頭琴, 並成為他至今的最愛。

肖斌說, 他的馬頭琴啟蒙老師也是小紅花藝術團的一員, 在啟蒙老師的影響下, 他開始接觸馬頭琴。 後來啟蒙老師去世了, 肖斌在學習馬頭琴的道路上失去了導航員, 他開始變得迷茫。

“在國內, 演奏馬頭琴大師級別的人物主要都集中在呼和浩特, 所以我就來到了這裡。 ”肖斌告訴記者。

2014年, 肖斌隻身一人來到呼市學習馬頭琴,

師從馬頭琴藝術家納·呼和老師。

肖斌說:“我現在對馬頭琴以後的發展抱有極大的信心, 會一直把馬頭琴當做自己的工作來做, 因為馬頭琴文化早已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

在肖斌家裡, 客廳擺放著馬頭琴、蒙古族傳統樂器陶布秀爾。 他認為以馬頭琴為代表性的蒙古族文化是需要長時間地去瞭解、去學習, 畢竟這是數百年沉澱下來的文化, 它本身具有細化性和古老性, 是需要我們去多加學習和揣摩的。

“我已接觸馬頭琴六七年了, 但仍處於學習階段, 可能在十年之內我還會繼續留在呼和浩特市學習馬頭琴, 在這條路上不斷進步。 ”肖斌說, 他對內蒙古民族文化情有獨鍾, 除了馬頭琴, 他還喜歡長調、呼麥、陶布秀爾、雅托噶等,

並且他會把平常看到的演出以視頻的方式上傳到網上, 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到蒙古族樂器的演奏。

對於以後的工作規劃, 肖斌說:“我只會馬頭琴, 並且我也很喜歡馬頭琴, 所以我要從事的工作剛好就是我喜歡的。 我會把馬頭琴文化帶到全國各地, 以自己的方式去傳播它, 讓它被更多的人知道。 ”

目前, 肖斌準備學習蒙古語, 他希望自己能與蒙古族朋友有更深的瞭解, 這樣對於更深一步地去研究馬頭琴會有很大幫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