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阿裡承認正在佈局自動駕駛,BAT悉數到位,國內自動駕駛熱再升級

16日, 有阿裡巴巴內部人士稱, 他們正在研發L4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 已有車輛進行常態化路測, 並具備在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 目前, 這一團隊由阿裡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教授領導, 且研發速度很快。

值得一提的是,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曾在2016年說過:無人駕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結合國內交通的現狀, 無人駕駛要想在中國普及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阿裡巴巴不會考慮做無人駕駛。

佈局自動駕駛的諸多端倪早已顯現, 奈何阿裡一直不鬆口

同在BAT行列, 相比於百度的“高調做事”, 阿裡和騰訊顯得相當低調。 就在本月, 騰訊的自動駕駛汽車在路測時被人們意外抓到“現行”。 今天, 隨著阿裡正面承認“自動駕駛佈局”, 國內的自動駕駛玩家陣列總算是齊全了。

事實上, 雖然是最後一個被公開, 但是在自動駕駛的佈局上, 阿裡可一點不比百度和騰訊晚。

2017年5月18日,

在全球權威機器視覺演算法測評平臺KITTI上, 阿裡巴巴人工智慧研究機構iDST將車輛檢測的準確率拉升至90.46%。

彼時就有人猜測, 阿裡這是要做無人車?被團隊負責人華先勝以“技術在阿裡雲ET中應用於城市大腦”予以反駁。 從去年到今年, 這一理由一直是他們的“擋箭牌”。

2017年, 菜鳥旗下智慧配送機器人“菜鳥小G”升級為菜鳥小G2代和小G plus。 其中, 小G plus具備貨車的外形, 具備規劃路線、躲避障礙物、自動搭乘電梯等功能;

2018年, 菜鳥ET實驗室開發的菜鳥無人車在公共道路進行路測, 其外形方方正正, 只有一個貨箱, 沒有駕駛室, 體積不到普通小車的一半, 能做到嚴格遵守紅綠燈、安全避障等等……

這其中, 不管是電腦視覺技術, 亦或是路線規劃、環境感知技術等等, 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都是必要的。 不過, 雖然端倪很多, 也引得眾人紛紛猜測, 但架不住阿裡口風緊。 所以, 在今天消息曝出之前, 阿裡的“自動駕駛”還只是一個眾人心裡皆有數的“秘密”。

BAT皆已就位, 於自動駕駛市場的打法各有不同

互聯網時代,

在搜索、社交、電商這三大領域, BAT彼此之間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自動駕駛市場, 他們的目標群體幾乎就是重合的, 只不過, 在最終落實的需求與服務上, 他們在本質上還是不同的。

· 過於低調的阿裡——建立合資公司, 打造自動駕駛智慧網聯汽車生態圈

在自動駕駛領域, 阿裡手中的底牌是“智慧網聯汽車生態圈”。

2011年7月28日, 阿裡雲正式推出YunOS, 面向物聯網提供智慧服務。 而在2017年9月, 阿裡將“YunOS”改名為“AIios”, 並全新發佈, 主攻汽車和IoT領域。 在智慧聯網汽車領域, 基於AIios平臺, 阿裡與汽車企業一起探索平臺及其他軟體如何能與汽車硬體更好協同。

目前, 阿裡AIios平臺已經接入了超過60家的合作夥伴及企業。 就在上月舉辦的2018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

全球第一大汽車半導體公司恩智浦與AIios平臺達成戰略合作, 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展開技術和商業合作。 這些都將成為助其吸納合作夥伴、擴大自動駕駛佈局的助力。

與此同時, 在車聯網領域, 阿裡也與上汽合資成立了互聯網汽車解決方案公司——斑馬智行。

與自動駕駛汽車而言, 技術之外, “車聯網服務”於商業化落地更為關鍵。 而在自動駕駛的佈局上, 阿裡早已選擇以“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為切入口。

· 先行的百度——開放技術平臺,廣納自動駕駛友商

2017年3月,百度整合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慧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 ),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

緊接著,4月份,百度正式發佈自動駕駛平臺“Apollo”,為汽車行業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説明他們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目前,包括北汽、地平線機器人、英偉達、一汽、江淮汽車等公司在內,已經有80多家合作夥伴接入百度Apollo平臺。而再看百度自己,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始了路測。

本質來講,百度Apollo平臺主打“技術”,而在車聯網、雲服務等方面,其選擇與他人進行合作。比如就在本月初,百度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另外,自去年11月以來,先是科技部宣佈將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再是百度相繼獲得北京、重慶和附件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可以說,在自動駕駛領域, 百度儼然走在了領先地位。

· 遲到的騰訊——四大方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今年4月,騰訊自動駕駛原型車首次在北京四環公路上測試,這是它的首次亮相。而自2016年開始,騰訊就開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佈局,第一步就是投資滴滴和四維圖新。譬如後者,可以為騰訊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高精地圖等技術。

2017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總監蘇奎峰首次揭示了騰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佈局。簡單來講,騰訊的架構主要分為四部分:高精度地圖、場景資料、模擬平臺以及硬體平臺。

其中,高精度地圖可以提供定位保障;標籤化的場景資料將推動演算法的演進;模擬平臺即利用騰訊在街景、高精度地圖、遊戲和AR方面的技術,構建虛實一體的模擬環境,幫助汽車完成極端環境測試,以便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而硬體平臺則是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雲端、車端支持自動駕駛技術不斷演進的平臺。

就在今天,騰訊與一汽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這是第六家與騰訊合作的汽車廠商。基於騰訊的社交、地圖、娛樂、支付等優質資源,雙方將不斷探索共建“互聯網+汽車”的智慧互聯生態圈。而在自動駕駛領域,基於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演算法、模擬測試等方面雙方將開展大力合作,聯合研發L3/L4級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車型。

從以上看來,在自動駕駛的佈局的打法上,百度選擇主攻技術,阿裡選擇以智慧互聯生態圈為核心,而騰訊似乎是要兩手抓,只不過,在技術上,其似乎更多偏向於輔助層面。

最後:國內自動駕駛熱度進一步升級,低調的阿裡或將後來居上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而從車輛的角度來講,2030年中國大概有800萬輛車是自動駕駛,到2040年這個數量會達到1300多萬輛。

由此來看,國內自動駕駛市場的格局在未來是非常具備潛力的。而隨著BAT的悉數就位,國內自動駕駛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國家關注人工智慧的前提下,有關自動駕駛的政策也正在逐步放寬: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經濟資訊委等部門出臺《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賦予自動駕駛路測合法化地位;

2018年4月11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共同印發《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正式發佈,將於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這一政策的實施意味著,“無人駕駛汽車”即將可以上路測試;

……

與此同時,在5G、自動駕駛測試園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逐步加快。可以說,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以及基礎設施的漸趨完善和相關技術的提升,國內自動駕駛的市場前景是極為明朗的。

不過,細化到市場份額,因為百度的演算法開源等因素,各廠商之間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壁壘正逐步降低,這就意味著,競爭點已經從技術轉移到了其他方面,譬如智慧網聯生態圈的完整。

正如物聯網一般,在商業化落地上,自動駕駛也不落俗,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服務的質與量”。談及此處,雖然阿裡較為低調,但它還是極有可能拔得頭籌的。

怎麼說?首先,其在自動駕駛的佈局本身就是以“服務”為導向,並構建了平臺、建立了公司,這是它在服務層面強於百度的一點。

其次,自動駕駛的實現,背後主要依靠各類感知技術、大資料和雲服務,在大資料層面,BAT三者是旗鼓相當的,但於雲服務,阿裡雲已然是國內的第一,以IaaS為例,其佔據著國內雲服務市場的近半成,是第二名的5倍之多,計算速度等指標已經受到業內認可。

總的來看,在自動駕駛技術層面,目前尚未透露出更多消息的阿裡或許比不上早已先行一步的百度。不過,依靠雲服務等技術,其在智慧網聯生態圈的構造有著自己的優勢。相比于智慧技術,“服務”的質與量是其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也因此,在國內的自動駕駛競爭中,專注于服務的阿裡或將後來居上、拔得頭籌。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 先行的百度——開放技術平臺,廣納自動駕駛友商

2017年3月,百度整合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慧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 ),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

緊接著,4月份,百度正式發佈自動駕駛平臺“Apollo”,為汽車行業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説明他們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目前,包括北汽、地平線機器人、英偉達、一汽、江淮汽車等公司在內,已經有80多家合作夥伴接入百度Apollo平臺。而再看百度自己,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始了路測。

本質來講,百度Apollo平臺主打“技術”,而在車聯網、雲服務等方面,其選擇與他人進行合作。比如就在本月初,百度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另外,自去年11月以來,先是科技部宣佈將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再是百度相繼獲得北京、重慶和附件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可以說,在自動駕駛領域, 百度儼然走在了領先地位。

· 遲到的騰訊——四大方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今年4月,騰訊自動駕駛原型車首次在北京四環公路上測試,這是它的首次亮相。而自2016年開始,騰訊就開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佈局,第一步就是投資滴滴和四維圖新。譬如後者,可以為騰訊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高精地圖等技術。

2017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總監蘇奎峰首次揭示了騰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佈局。簡單來講,騰訊的架構主要分為四部分:高精度地圖、場景資料、模擬平臺以及硬體平臺。

其中,高精度地圖可以提供定位保障;標籤化的場景資料將推動演算法的演進;模擬平臺即利用騰訊在街景、高精度地圖、遊戲和AR方面的技術,構建虛實一體的模擬環境,幫助汽車完成極端環境測試,以便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而硬體平臺則是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雲端、車端支持自動駕駛技術不斷演進的平臺。

就在今天,騰訊與一汽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這是第六家與騰訊合作的汽車廠商。基於騰訊的社交、地圖、娛樂、支付等優質資源,雙方將不斷探索共建“互聯網+汽車”的智慧互聯生態圈。而在自動駕駛領域,基於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演算法、模擬測試等方面雙方將開展大力合作,聯合研發L3/L4級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車型。

從以上看來,在自動駕駛的佈局的打法上,百度選擇主攻技術,阿裡選擇以智慧互聯生態圈為核心,而騰訊似乎是要兩手抓,只不過,在技術上,其似乎更多偏向於輔助層面。

最後:國內自動駕駛熱度進一步升級,低調的阿裡或將後來居上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而從車輛的角度來講,2030年中國大概有800萬輛車是自動駕駛,到2040年這個數量會達到1300多萬輛。

由此來看,國內自動駕駛市場的格局在未來是非常具備潛力的。而隨著BAT的悉數就位,國內自動駕駛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國家關注人工智慧的前提下,有關自動駕駛的政策也正在逐步放寬: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經濟資訊委等部門出臺《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賦予自動駕駛路測合法化地位;

2018年4月11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共同印發《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正式發佈,將於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這一政策的實施意味著,“無人駕駛汽車”即將可以上路測試;

……

與此同時,在5G、自動駕駛測試園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逐步加快。可以說,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以及基礎設施的漸趨完善和相關技術的提升,國內自動駕駛的市場前景是極為明朗的。

不過,細化到市場份額,因為百度的演算法開源等因素,各廠商之間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壁壘正逐步降低,這就意味著,競爭點已經從技術轉移到了其他方面,譬如智慧網聯生態圈的完整。

正如物聯網一般,在商業化落地上,自動駕駛也不落俗,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服務的質與量”。談及此處,雖然阿裡較為低調,但它還是極有可能拔得頭籌的。

怎麼說?首先,其在自動駕駛的佈局本身就是以“服務”為導向,並構建了平臺、建立了公司,這是它在服務層面強於百度的一點。

其次,自動駕駛的實現,背後主要依靠各類感知技術、大資料和雲服務,在大資料層面,BAT三者是旗鼓相當的,但於雲服務,阿裡雲已然是國內的第一,以IaaS為例,其佔據著國內雲服務市場的近半成,是第二名的5倍之多,計算速度等指標已經受到業內認可。

總的來看,在自動駕駛技術層面,目前尚未透露出更多消息的阿裡或許比不上早已先行一步的百度。不過,依靠雲服務等技術,其在智慧網聯生態圈的構造有著自己的優勢。相比于智慧技術,“服務”的質與量是其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也因此,在國內的自動駕駛競爭中,專注于服務的阿裡或將後來居上、拔得頭籌。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