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9%的人不相信!成都城市吉祥物居然不是它!世界城市吉祥物大PK

近年來, 城市間的競爭尤為激烈, 各大城市為了吸引更多外資與人才, 在城市建設、生態環境, 以及相關政策上都下足了功夫。 當城市發展有了一定成果, 有足夠底氣 “ 接客 ” 時, 對外行銷與宣傳便成為最大的阻礙。

過去, 常規的城市宣傳, 不是打造一句符合有關城市的廣告slogan, 就是叫上該城市的名景名人為其月臺。 而如今, 有性格的城市都會打造城市吉祥物來作為自己的永久代言人……

代表著 “ 城市 ” 的吉祥物, 或多或少都與政府或區域管理相關, 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都無權代表城市打造吉祥物。

因此,

城市吉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

1、被當地政府直接命名為城市吉祥物, 例如“熊本熊”與首爾的“獬豸(HAECHI)”, 或由企業與政府合作打造的, 例如杭州江幹區的“泰德”;

2、像“柏林熊”這樣, 以特有形象出現在柏林的市徽中。

本期, 就跟著up君去看看對於城市宣傳來說, 與名人、名景、城市標語相比, 城市吉祥物有何優勢?它對一座現代城市來說除了宣傳又有何意義?

吉祥物最初出現的領域, 是在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中, 伴隨著各個領域的市場化與品牌化, 吉祥物才慢慢延伸到了職業運動會、大學與城市中。 在現代城市發展競爭激烈的環境下,

如何有效傳播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也變得越來越迫切。 而城市吉祥物一出現, 就具有親和力強、發展多元化、傳播效果明顯等優勢, 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大眾的青睞。

在相當於國內職權廳級的熊本縣營業部長 —— “ 熊本熊 ” 還未風靡全球之前, 或許大部分人眼中的城市吉祥物只擁有可愛這一元素, 因而覺得它可有可無。 但當熊本熊開始火便各大網路平臺後, 默默無聞的熊本縣開始被全球認識並取得巨大利潤後, 對於 “ 城市吉祥物 ” 這一名詞的定義, 或許才有所改變。 據3月20日熊本縣當地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該縣僅在 “ 熊本熊 ” 的周邊產品上便取得了1408.742億日元的成績。

目前, 作為城市形象的一張特色名片, 城市吉祥物從誕生之日起就負擔起傳播城市形象、展現城市文化內涵的責任。 因此, 與傳統城市名人、名景、城市標語的宣傳方式相比, 城市吉祥物更具有以下特定的優勢:

1. 與語言和抽象的視覺符號相比, 城市吉祥物在受眾群體間的傳播效率更高, 也更有親和力。

2. 與真人明星代言相比, 城市吉祥物的卡通形象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也較少受到時間流逝的影響, 成本比多數名人形象低廉, 並且不必承擔真人明星形象廣泛濫用或未來存在負面影響的風險。

3. 與傳統的名景作為城市推廣手段相比, 可以更加靈活地整合進城市文化傳播的廣告、公共和行銷活動中去。

4. 城市通過打造吉祥物的方式,可以吸引目標遊客注意,直觀地傳達品牌理念及其個性風格,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親切感。

5. 城市吉祥物可愛的卡通形象,不僅受到了少年兒童的喜愛,在當代已經成為社會上各個年齡階段的受眾群體都可以接受的物件,並借助電影、電視和互聯網等媒介拓寬其傳播途徑、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其關於城市吉祥物相關衍生的文化系列產品,也有利於樹立城市品牌、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基於上述種種優勢,城市吉祥物在國外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尤其在對吉祥物十分重視的日韓與歐美,部分城市通過城市吉祥物,在樹立國際城市形象上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目前,除了熊本縣的萌熊,德國城市吉祥物柏林熊以及韓國的獬豸(HAECHI)也相當出色。

“世界各地都有熊

為什麼就柏林打造出了柏林熊

柏林熊是德國柏林的城市吉祥物,它也是柏林市的象徵。德國柏林曾舉行過“柏林熊”展,設計師更具不同國家的特點,將柏林熊設計為形形色色、性格獨特的系列,每一隻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特點,使人一目了然。它們不僅在世界很多地方展覽,供人參觀交流,還會不定期的推出一些紀念版供人收藏,相關系列的柏林熊總共有好幾百款,每年設計師還會推出不同的新款,可見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我們知道,熊是德國首都柏林的標識,可以說,熊和柏林密不可分,這有點像熊貓與成都的關係,但其在城市中的表現形式卻更為廣泛。

柏林與熊有關的歷史記載已有700多年,在各種文化,印章,市(州)徽和旗幟上,熊都是尊嚴的象徵和標識。在柏林市區,隨處可見那些歡迎八方朋友到柏林來的熊的形象:有人在柏林的300多處地方找到400多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以各種藝術形式出現的熊的形象;幾百年來,熊除了被用大理石、花崗石、青銅等材質雕塑外,還在詩歌、散文裡被吟誦,在圖畫中被描繪,在歌曲中被歌頌。自1951年,蜚聲世界影壇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為獲獎者頒發的大獎,就是金熊和銀熊,獲獎者一臉興奮地捧著沉甸甸的熊親吻, “ 熊 ” 幾乎成了對他們藝術成就的最大褒獎和肯定。

而如今,在柏林幾乎所有的禮品、紀念品商店,都能買到大如真熊、小如拇指的毛絨玩具熊。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像熊這樣和柏林人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此 “ 熊 ” 自然成了柏林這座城市獨特的城市標識。城市吉祥物在熊的原型基礎上,因其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而受到認可,並一直沿用至今。

戰後的首爾

以HAECHI守護和平與公正

當你走在首爾的街頭,常常能看到一個可愛的卡通造型,出現在首爾的大街小巷中,它就是首爾的城市吉樣物 —— 獬豸(HAECHI) 。與其它吉祥物多重城市宣傳不同,首爾的HAECHI體現得更多的,是其文化、歷史價值。

HAECHI以古代皇家御用象徵的貔獼作為造型元素。首爾的文化中,非常注重對祖先的供奉和皇族傳統的尊崇,而貔貅作為古代皇家便以 “ 正大光明 ” “ 清平公正 ” 的特徵,將其作為御用的守護獸,同時也是首爾人民心中的守護獸,其威嚴、聰慧、通人性的含義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

在首爾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中,歷經了韓戰的首爾,不僅勇敢地在廢墟之中重新站起來,更積極與世界各城市提倡友好合作,以嚴明進取的個性在世界中贏得一席之地。如今的首爾不僅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一座享譽世界的國際大都市。而HAECHI所代表的勇敢、公正、正大光明的隱喻含義,正是首爾城市發展的精神寫照。

反觀國內,部分城市的吉祥物無論是在傳播城市形象還是對大眾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方面都尚未形成氣候。甚至,更多的國內城市並沒有城市吉祥物,城市行銷高手——成都也是如此。

談起成都,雖然擁有眾多如 “ 美女 ” “ 火鍋 ” “ 休閒 ” “ 安逸 ” 等關鍵字,城市行銷手段在也算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但遺憾的是,和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一樣,成都這座城市也從來沒有過專屬自己的吉祥物。

雖然沒有城市吉祥物,但成都有獨特的城市標識 —— 2012年初,成都便對外公佈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標識,不是人人知曉的大熊貓,也不是成都的茶館和火鍋,而是四隻飛翔神鳥。

雖然,太陽神鳥本身就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在國際性上代表著中國的文化遺產,也體現出成都是一座具有國際氣息的城市。但由於太陽神鳥這一傳說並不為廣大市民所熟悉,再加上此後至今的推廣與行銷手法單一,更未將其擬人化與吉祥物化,以至於其並未形成氣候。即使到如今,太陽神鳥在城市中也僅僅只是一個標誌,對於很對外地遊客來說更是很陌生的符號。

如果成都要做城市吉祥物,除了 “ 太陽神鳥 ” ,我們還有兩種選擇:

首先是 “ 熊貓 ” 。雖然熊貓並非四川獨有,但如今,在國內外一提起熊貓,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都。而回看近幾十年熊貓文化對外的輸出內容,不難發現,除了“熊貓盼盼”是以類似“吉祥物”的方式對外推出外,其餘對於熊貓文化的推出,大多都是從整體概念上進行,很難落實到個體,去形成性格鮮活的“角色”,也使得熊貓這一元素被氾濫化,與之相關的衍生品,被任意開發、任意售賣,無專利性和特色可言……

如果成都能將熊貓以熊本熊的方式去打造,形成特有的形象進行推廣,其所帶來的經濟產值肯定不亞于熊本熊。

其次是以城市性格為基礎,打造其他吉祥物。成都是一座讓人可以感知而且有歸屬感的城市。如果把城市看作一個人,成都可以算得上國內城市數一數二的好脾氣,它熱情好客,是個慢性子,總是不慌不忙。它雖然是城市,但可以治好你焦躁不安的“城市病”。這種獨一無二的 “ 情懷 ” ,不僅僅是國外與我們生活迥異的環境所不能給的,在國內,也很難找到有如此特質的城市形象。 “ 情懷 ” 要比獨特的風景和人情更打動人,因為獨特的風景可能看過一次就算了,而 “ 情懷 ” 卻是需要不斷循環往復的去感知的 —— 即 “ 來了還想再來 ” 。因此,成都可以打造以“好脾氣”為性格的其他類型吉祥物。

當然,城市吉祥物最終的打造與推廣,都需靠政府主導,然後統籌各方力量去進行。而此時就需要相關政府有一個開放的態度,畢竟,不是哪個政府都敢於把一個吉祥物任命於廳級的幹部。但也不可否認,城市吉祥物也並非所有國際大都市的必然選擇,而吉祥物發達的日本也並非人人都因此獲利。

吉祥物的出現,在短時間內刺激了日本當地的旅遊產業,非常有效地推廣了所在地的知名度,使得日本的地方政府和自治團體一擁而上,短短幾年吉祥物就紮堆出現,報紙上也出現了 “ 吉祥物經濟 ” 的說法。

但在這股吉祥物熱潮之下,漸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如吉祥物實在太多了,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日本經過授權的吉祥物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四位數。其次更大的問題在於,這些錢投入之後,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足夠好的回報,最後真正能夠將形象推銷出去的,只有贏得大獎賽的那幾個。

所以,城市在打造吉祥物時, “ 人設 ” 的特性與精品打造是關鍵。

從熊本熊、柏林熊到HAECHI,我們看到一個地方的吉祥物,從形象設計到角色性格,都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當地的特產、歷史、氣候等諸多因素,都可以成為構成吉祥物的要素。而一個優秀的城市吉樣物,不僅向大眾訴說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或展現著城市的精神風貌,有時甚至能成為外來遊客能夠識別城市身份資訊,帶給大眾對於城市的回憶及情感。而正是基於此,一個完整的城市吉祥物,才能被打造出來,並獲得經濟效益。

- END -

編輯:sonki

美編:Amy

主編: Comet

商務合作:請添加個人微信帳號:cdcluoyu 謝謝!

申請入向上微信群:請添加個人微信帳號:Kanpta1205 謝謝!

本文章由成都向上團隊原創,請勿擅自複製、轉載;如需轉載,可聯繫客服人員授權;如有抄襲,UP君將投訴到底,直至刪除!

可以更加靈活地整合進城市文化傳播的廣告、公共和行銷活動中去。

4. 城市通過打造吉祥物的方式,可以吸引目標遊客注意,直觀地傳達品牌理念及其個性風格,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親切感。

5. 城市吉祥物可愛的卡通形象,不僅受到了少年兒童的喜愛,在當代已經成為社會上各個年齡階段的受眾群體都可以接受的物件,並借助電影、電視和互聯網等媒介拓寬其傳播途徑、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其關於城市吉祥物相關衍生的文化系列產品,也有利於樹立城市品牌、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基於上述種種優勢,城市吉祥物在國外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尤其在對吉祥物十分重視的日韓與歐美,部分城市通過城市吉祥物,在樹立國際城市形象上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目前,除了熊本縣的萌熊,德國城市吉祥物柏林熊以及韓國的獬豸(HAECHI)也相當出色。

“世界各地都有熊

為什麼就柏林打造出了柏林熊

柏林熊是德國柏林的城市吉祥物,它也是柏林市的象徵。德國柏林曾舉行過“柏林熊”展,設計師更具不同國家的特點,將柏林熊設計為形形色色、性格獨特的系列,每一隻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特點,使人一目了然。它們不僅在世界很多地方展覽,供人參觀交流,還會不定期的推出一些紀念版供人收藏,相關系列的柏林熊總共有好幾百款,每年設計師還會推出不同的新款,可見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我們知道,熊是德國首都柏林的標識,可以說,熊和柏林密不可分,這有點像熊貓與成都的關係,但其在城市中的表現形式卻更為廣泛。

柏林與熊有關的歷史記載已有700多年,在各種文化,印章,市(州)徽和旗幟上,熊都是尊嚴的象徵和標識。在柏林市區,隨處可見那些歡迎八方朋友到柏林來的熊的形象:有人在柏林的300多處地方找到400多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以各種藝術形式出現的熊的形象;幾百年來,熊除了被用大理石、花崗石、青銅等材質雕塑外,還在詩歌、散文裡被吟誦,在圖畫中被描繪,在歌曲中被歌頌。自1951年,蜚聲世界影壇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為獲獎者頒發的大獎,就是金熊和銀熊,獲獎者一臉興奮地捧著沉甸甸的熊親吻, “ 熊 ” 幾乎成了對他們藝術成就的最大褒獎和肯定。

而如今,在柏林幾乎所有的禮品、紀念品商店,都能買到大如真熊、小如拇指的毛絨玩具熊。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像熊這樣和柏林人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此 “ 熊 ” 自然成了柏林這座城市獨特的城市標識。城市吉祥物在熊的原型基礎上,因其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而受到認可,並一直沿用至今。

戰後的首爾

以HAECHI守護和平與公正

當你走在首爾的街頭,常常能看到一個可愛的卡通造型,出現在首爾的大街小巷中,它就是首爾的城市吉樣物 —— 獬豸(HAECHI) 。與其它吉祥物多重城市宣傳不同,首爾的HAECHI體現得更多的,是其文化、歷史價值。

HAECHI以古代皇家御用象徵的貔獼作為造型元素。首爾的文化中,非常注重對祖先的供奉和皇族傳統的尊崇,而貔貅作為古代皇家便以 “ 正大光明 ” “ 清平公正 ” 的特徵,將其作為御用的守護獸,同時也是首爾人民心中的守護獸,其威嚴、聰慧、通人性的含義受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愛。

在首爾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中,歷經了韓戰的首爾,不僅勇敢地在廢墟之中重新站起來,更積極與世界各城市提倡友好合作,以嚴明進取的個性在世界中贏得一席之地。如今的首爾不僅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一座享譽世界的國際大都市。而HAECHI所代表的勇敢、公正、正大光明的隱喻含義,正是首爾城市發展的精神寫照。

反觀國內,部分城市的吉祥物無論是在傳播城市形象還是對大眾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方面都尚未形成氣候。甚至,更多的國內城市並沒有城市吉祥物,城市行銷高手——成都也是如此。

談起成都,雖然擁有眾多如 “ 美女 ” “ 火鍋 ” “ 休閒 ” “ 安逸 ” 等關鍵字,城市行銷手段在也算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但遺憾的是,和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一樣,成都這座城市也從來沒有過專屬自己的吉祥物。

雖然沒有城市吉祥物,但成都有獨特的城市標識 —— 2012年初,成都便對外公佈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標識,不是人人知曉的大熊貓,也不是成都的茶館和火鍋,而是四隻飛翔神鳥。

雖然,太陽神鳥本身就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在國際性上代表著中國的文化遺產,也體現出成都是一座具有國際氣息的城市。但由於太陽神鳥這一傳說並不為廣大市民所熟悉,再加上此後至今的推廣與行銷手法單一,更未將其擬人化與吉祥物化,以至於其並未形成氣候。即使到如今,太陽神鳥在城市中也僅僅只是一個標誌,對於很對外地遊客來說更是很陌生的符號。

如果成都要做城市吉祥物,除了 “ 太陽神鳥 ” ,我們還有兩種選擇:

首先是 “ 熊貓 ” 。雖然熊貓並非四川獨有,但如今,在國內外一提起熊貓,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都。而回看近幾十年熊貓文化對外的輸出內容,不難發現,除了“熊貓盼盼”是以類似“吉祥物”的方式對外推出外,其餘對於熊貓文化的推出,大多都是從整體概念上進行,很難落實到個體,去形成性格鮮活的“角色”,也使得熊貓這一元素被氾濫化,與之相關的衍生品,被任意開發、任意售賣,無專利性和特色可言……

如果成都能將熊貓以熊本熊的方式去打造,形成特有的形象進行推廣,其所帶來的經濟產值肯定不亞于熊本熊。

其次是以城市性格為基礎,打造其他吉祥物。成都是一座讓人可以感知而且有歸屬感的城市。如果把城市看作一個人,成都可以算得上國內城市數一數二的好脾氣,它熱情好客,是個慢性子,總是不慌不忙。它雖然是城市,但可以治好你焦躁不安的“城市病”。這種獨一無二的 “ 情懷 ” ,不僅僅是國外與我們生活迥異的環境所不能給的,在國內,也很難找到有如此特質的城市形象。 “ 情懷 ” 要比獨特的風景和人情更打動人,因為獨特的風景可能看過一次就算了,而 “ 情懷 ” 卻是需要不斷循環往復的去感知的 —— 即 “ 來了還想再來 ” 。因此,成都可以打造以“好脾氣”為性格的其他類型吉祥物。

當然,城市吉祥物最終的打造與推廣,都需靠政府主導,然後統籌各方力量去進行。而此時就需要相關政府有一個開放的態度,畢竟,不是哪個政府都敢於把一個吉祥物任命於廳級的幹部。但也不可否認,城市吉祥物也並非所有國際大都市的必然選擇,而吉祥物發達的日本也並非人人都因此獲利。

吉祥物的出現,在短時間內刺激了日本當地的旅遊產業,非常有效地推廣了所在地的知名度,使得日本的地方政府和自治團體一擁而上,短短幾年吉祥物就紮堆出現,報紙上也出現了 “ 吉祥物經濟 ” 的說法。

但在這股吉祥物熱潮之下,漸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如吉祥物實在太多了,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日本經過授權的吉祥物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四位數。其次更大的問題在於,這些錢投入之後,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足夠好的回報,最後真正能夠將形象推銷出去的,只有贏得大獎賽的那幾個。

所以,城市在打造吉祥物時, “ 人設 ” 的特性與精品打造是關鍵。

從熊本熊、柏林熊到HAECHI,我們看到一個地方的吉祥物,從形象設計到角色性格,都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當地的特產、歷史、氣候等諸多因素,都可以成為構成吉祥物的要素。而一個優秀的城市吉樣物,不僅向大眾訴說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或展現著城市的精神風貌,有時甚至能成為外來遊客能夠識別城市身份資訊,帶給大眾對於城市的回憶及情感。而正是基於此,一個完整的城市吉祥物,才能被打造出來,並獲得經濟效益。

- END -

編輯:sonki

美編:Amy

主編: Comet

商務合作:請添加個人微信帳號:cdcluoyu 謝謝!

申請入向上微信群:請添加個人微信帳號:Kanpta1205 謝謝!

本文章由成都向上團隊原創,請勿擅自複製、轉載;如需轉載,可聯繫客服人員授權;如有抄襲,UP君將投訴到底,直至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