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圳小社區的香港“大醫生”

新華社深圳4月14日電“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來看醫生是因為什麼事?”“讓你的媽媽講給我好嗎?”看到5歲的樂樂(化名)緊張得不願進門, 現年75歲、來自香港的吳漢驥醫生俯下身子與孩子聊了起來。 隨後, 樂樂慢慢放鬆下來, 在牆上的白板上畫起了奧特曼, 一會又疊起了紙飛機。

吳漢驥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副教授、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退休後, 他來到深圳, 在南山區深圳灣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做起了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

被稱為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樂樂長期腸胃不適並經常嘔吐。 經過細緻聽診和觸診, 向家長瞭解樂樂日常生活習慣, 吳漢驥診斷導致孩子反復嘔吐的病因是腸脹氣, 與生活習慣和特定食品過敏有關, 不建議藥物治療。 他指導家長通過排除法找到致敏因素, 並給出調整家庭飲食習慣的具體建議, 四周後複診。

“我們聽說社區裡來了‘大醫生’, 專門掛了吳教授的號。 這是我第一次在社區醫療機構看全科醫生, 感覺很不一樣。 ”樂樂的母親說, 這裡沒有大型檢查, 也沒有開藥, 有點意外, “我從來沒有想過是不當的生活習慣傷了孩子的脾胃, 以後會注意”。

吳漢驥出生于香港,

曾在澳大利亞學醫。 在香港及澳大利亞執業40餘年, 他總結出獨到的全科醫學理念。

“患者走進來, 我們希望把人作為整體, 從健康角度出發看他有哪些健康需求, 而不是把人按照病種分割, 把人看做疾病的載體。 這也是全科醫學強調的‘全人理念’。 ”吳漢驥說。

2009年退休後, 吳漢驥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家庭醫學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深圳市基層的社康中心等機構推廣全科醫學教育。 通過到內地基層醫療機構坐診, 開展全科醫生培訓和帶教工作, 他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全科醫生。

讓吳漢驥高興的是, 國家全科醫學正在與國際水準接軌。 截至2016年底, 內地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20.9萬人, 較全科醫生制度實施前增長了近1倍, 為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年初, 國務院發佈《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 著力為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供全科醫學人才支撐, 並制定明確目標, 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全科醫生願意留在基層, 成為居民健康和控制醫療費用支出的守門人。 ”吳漢驥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