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專家學者共話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成就經驗及未來發展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 王曉櫻

嘉賓:

王和平(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教授)

王明初(海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

李遼寧(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王習明(海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王和平 郭紅松繪

王明初 郭紅松繪

李遼寧 郭紅松繪

王習明 郭紅松繪

風從海上來, 潮起海之南。 三十而立的海南, 在改革開放時代大潮的背景下, 實現了從邊陲小島向國際旅遊島的蛻變,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上, 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 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準。 ”4月13日, 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光明日報特邀專家學者開展圓桌對話, 解析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的追求與探索,

展望海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謀劃和發展舉措。

俯瞰海南瓊海潭門中心漁港。 袁琛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因改革開放而生 因改革開放而興

主持人: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 海南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就, 為什麼能夠取得這些成就?

王和平:30年來, 海南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南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予以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海南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發展的重要指示為指引, 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國際旅遊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僅就經濟而言,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建省之初57.2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4462.5億元。

王明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生態立省, 而且力度越來越大。 去年, 出臺了《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 制定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30條硬措施, 實行了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 取消了12個市縣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 同時, 海南還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緊密結合, 推動精准扶貧走綠色發展之路。 目前, 海南有5個國家級貧困縣, 其中4個是少數民族市縣, 集中構成海南島中部山區熱帶雨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海南在精准扶貧過程中,對中部山區實施了生態紅線保護和嚴禁房地產開發政策,以綠色產業扶貧、生態移民扶貧等方式,在提高貧困戶收入水準和脫貧致富能力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

李遼寧:海南雖然建省時間不長,卻是改革開放的“老兵”。在長期的探索實踐中,憑藉自身的資源和條件,積累了豐富的改革開放經驗,具備了當好排頭兵的良好基礎。海南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經濟成就,我認為有4個優勢:一是豐富的改革經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作為全國最大改革“試驗田”,一直敢闖敢試,取得了眾多“第一”,比如率先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提出建設省域國際旅遊島等。二是扎實的發展成果。30年來,海南堅定不移貫徹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三是優越的生活環境。美好生活需要是多層次的,最基礎的是優越的自然環境。海南是全國唯一的熱帶省份,擁有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集中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生活的地方。四是獨特的開放優勢。海南是中國最南端的省份,在對外交往中擁有特殊的便捷條件。

王習明: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其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地域遼闊,其產業以農業為主,其人口以農村人口為主。因此,如何發展農業、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成為海南改革開放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我認為,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以來,海南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海南省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2.39倍,比同期全國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71倍低很多。貧困發生率降至1.5%,其中臨高、瓊中、白沙、五指山、保亭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貧困發生率都降到5%以下。累計創建文明生態村17934個,占全省自然村總數的85.1%,許多村莊成為鄉村振興的示範點。

海口高新區藥谷科技園區,醫藥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李英挺攝/光明圖片

2.改革走在前列 開放立于高地

主持人:海南發展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海南為全國改革開放探索出了哪些經驗?

王和平:海南30年取得的跨越式發展成就和經驗,為全國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很多啟示。一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是改革開放的強大思想支撐。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既體現出海南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推進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時代精神面貌,更是海南經濟特區30年發展巨變的強大思想動力。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獨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是改革開放的經濟根基。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產業的振興與發展。2017年,海南12個重點產業占經濟總量的七成以上,旅遊業、互聯網產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等多個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三是深化體制改革、推進機制創新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根本驅動力。30年來,海南近百項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完成了一系列國家賦予的重要改革試點任務,為全國改革開放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為全國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四是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是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海南經濟特區30年的歷史是一部對外開放的歷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搶抓機遇,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高地。五是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這是改革開放的不變初心和根本目標。

王明初:而立之年的海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首先,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海南的每一個成就都有改革開放的深深烙印,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海南未來的發展,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才能鑄就新輝煌。其次,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生態立省。建設美好新海南,生態立省是基石。正是因為海南省委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海南生態立省的未來才能提交上最美答卷。最後,民生為本。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海南的發展改革,最終都落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王習明:從城鄉融合發展方面來說,海南為全國其他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探索了經驗。首先,城鄉融合發展的目的不是要將農村人口都變成城鎮人口,而是要推進城鄉協調發展,讓農村人口也能就近享受城鎮優質公共服務。其次,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考慮國家發展戰略的區域功能定位,又要考慮地區的人口分佈、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中西部地區的縣級政府在推進縣域內的城鄉融合發展時,應優先考慮如何發揮小城鎮和中心村莊對城鄉資源融合的連接和支撐作用,優先考慮如何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和提高農村土地的產出。最後,地方政府要將轄區當作一個整體進行規劃,並且建立保證規劃實施的體制機制。應統籌轄區內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實現旅遊產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用為目標。

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節開幕式上,嘉賓和蜂巢機器人對話。張茂攝/光明圖片

3.以更高定位更嚴要求 當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

主持人:三十而立,馳而不息。海南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王和平: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開放是一場持久戰,任重而道遠。海南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三大優勢”,改革創新、開拓實幹,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加快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輝煌。目前,國際旅遊島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海南應堅持問題導向,找准發展短板,精准施策,將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推進。同時,充分發揮海南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帶來的難得機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王明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海南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認為,海南在這方面可以走分類建設、以點帶面、整體突破的發展路子。積極推動海口、三亞創建現代化都市型生態文明示範區;積極推動海南島中部山區熱帶雨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白沙、瓊中、保亭、五指山創建熱帶雨林公園型生態文明示範區;積極推動海南全域旅遊,創建包括海洋生態、森林生態、鄉村生態等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在內的生態旅遊示範區;積極推進各種類型的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發展好文明生態村這一品牌,推廣瓊海“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全面夯實和擴大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社會基礎。

李遼寧:面對新時代的新使命、新挑戰,海南要繼續發揚特區精神,以更高的定位、更嚴的要求,當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為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貢獻海南智慧。一是勇擔使命謀作為。今天的海南,除了勇於先行先試以外,還要自覺扛起責任擔當,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強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舉措中找准定位,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二是用好政策促開放。海南建省辦特區以來所取得的成就,與國家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海南要抓住機遇,爭取更多的開放政策並用好用活,這是海南進一步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三是自我革新強內功。“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不僅要擁有敢闖敢試的勇氣,更要發揮典型示範的作用。30年來,雖然海南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但經濟基礎仍然薄弱,國際旅遊島建設國際化水準不高,有些幹部思想解放不夠,開放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不強,這些都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自我革新,切實解決。四是講好故事創品牌。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既是推動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的領頭羊,也是對外展示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視窗。面向未來,海南一方面要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打造自身的品牌,講好海南故事;另一方面,要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不斷擴大“朋友圈”,續寫新時代海南特區發展的新輝煌。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14日 08版)

海南在精准扶貧過程中,對中部山區實施了生態紅線保護和嚴禁房地產開發政策,以綠色產業扶貧、生態移民扶貧等方式,在提高貧困戶收入水準和脫貧致富能力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

李遼寧:海南雖然建省時間不長,卻是改革開放的“老兵”。在長期的探索實踐中,憑藉自身的資源和條件,積累了豐富的改革開放經驗,具備了當好排頭兵的良好基礎。海南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經濟成就,我認為有4個優勢:一是豐富的改革經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作為全國最大改革“試驗田”,一直敢闖敢試,取得了眾多“第一”,比如率先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提出建設省域國際旅遊島等。二是扎實的發展成果。30年來,海南堅定不移貫徹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三是優越的生活環境。美好生活需要是多層次的,最基礎的是優越的自然環境。海南是全國唯一的熱帶省份,擁有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集中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生活的地方。四是獨特的開放優勢。海南是中國最南端的省份,在對外交往中擁有特殊的便捷條件。

王習明: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其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地域遼闊,其產業以農業為主,其人口以農村人口為主。因此,如何發展農業、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成為海南改革開放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我認為,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以來,海南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海南省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2.39倍,比同期全國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71倍低很多。貧困發生率降至1.5%,其中臨高、瓊中、白沙、五指山、保亭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貧困發生率都降到5%以下。累計創建文明生態村17934個,占全省自然村總數的85.1%,許多村莊成為鄉村振興的示範點。

海口高新區藥谷科技園區,醫藥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李英挺攝/光明圖片

2.改革走在前列 開放立于高地

主持人:海南發展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海南為全國改革開放探索出了哪些經驗?

王和平:海南30年取得的跨越式發展成就和經驗,為全國推進改革開放提供了很多啟示。一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是改革開放的強大思想支撐。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既體現出海南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推進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時代精神面貌,更是海南經濟特區30年發展巨變的強大思想動力。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獨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是改革開放的經濟根基。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產業的振興與發展。2017年,海南12個重點產業占經濟總量的七成以上,旅遊業、互聯網產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等多個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三是深化體制改革、推進機制創新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根本驅動力。30年來,海南近百項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完成了一系列國家賦予的重要改革試點任務,為全國改革開放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為全國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四是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是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海南經濟特區30年的歷史是一部對外開放的歷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搶抓機遇,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高地。五是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這是改革開放的不變初心和根本目標。

王明初:而立之年的海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首先,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海南的每一個成就都有改革開放的深深烙印,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海南未來的發展,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才能鑄就新輝煌。其次,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生態立省。建設美好新海南,生態立省是基石。正是因為海南省委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海南生態立省的未來才能提交上最美答卷。最後,民生為本。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海南的發展改革,最終都落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王習明:從城鄉融合發展方面來說,海南為全國其他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探索了經驗。首先,城鄉融合發展的目的不是要將農村人口都變成城鎮人口,而是要推進城鄉協調發展,讓農村人口也能就近享受城鎮優質公共服務。其次,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考慮國家發展戰略的區域功能定位,又要考慮地區的人口分佈、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中西部地區的縣級政府在推進縣域內的城鄉融合發展時,應優先考慮如何發揮小城鎮和中心村莊對城鄉資源融合的連接和支撐作用,優先考慮如何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和提高農村土地的產出。最後,地方政府要將轄區當作一個整體進行規劃,並且建立保證規劃實施的體制機制。應統籌轄區內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實現旅遊產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用為目標。

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節開幕式上,嘉賓和蜂巢機器人對話。張茂攝/光明圖片

3.以更高定位更嚴要求 當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

主持人:三十而立,馳而不息。海南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王和平: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和党的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開放是一場持久戰,任重而道遠。海南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三大優勢”,改革創新、開拓實幹,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加快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輝煌。目前,國際旅遊島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海南應堅持問題導向,找准發展短板,精准施策,將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推進。同時,充分發揮海南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帶來的難得機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王明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海南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認為,海南在這方面可以走分類建設、以點帶面、整體突破的發展路子。積極推動海口、三亞創建現代化都市型生態文明示範區;積極推動海南島中部山區熱帶雨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白沙、瓊中、保亭、五指山創建熱帶雨林公園型生態文明示範區;積極推動海南全域旅遊,創建包括海洋生態、森林生態、鄉村生態等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在內的生態旅遊示範區;積極推進各種類型的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發展好文明生態村這一品牌,推廣瓊海“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全面夯實和擴大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社會基礎。

李遼寧:面對新時代的新使命、新挑戰,海南要繼續發揚特區精神,以更高的定位、更嚴的要求,當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為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貢獻海南智慧。一是勇擔使命謀作為。今天的海南,除了勇於先行先試以外,還要自覺扛起責任擔當,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強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舉措中找准定位,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二是用好政策促開放。海南建省辦特區以來所取得的成就,與國家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海南要抓住機遇,爭取更多的開放政策並用好用活,這是海南進一步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三是自我革新強內功。“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不僅要擁有敢闖敢試的勇氣,更要發揮典型示範的作用。30年來,雖然海南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但經濟基礎仍然薄弱,國際旅遊島建設國際化水準不高,有些幹部思想解放不夠,開放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不強,這些都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自我革新,切實解決。四是講好故事創品牌。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既是推動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的領頭羊,也是對外展示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視窗。面向未來,海南一方面要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打造自身的品牌,講好海南故事;另一方面,要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不斷擴大“朋友圈”,續寫新時代海南特區發展的新輝煌。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14日 08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