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歌德說,“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

德國詩人席勒:一個讀書成癮的世紀

1763年,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義務教法》在德國普魯士誕生。 1807年, 普魯士政府承擔起“教育整個民族”的重任:所有的小學、中學和大學一概由國家出資, 德意志從此走上了一條全民免費教育的道路, 從而將“閱讀革命”推向高潮。 德意志帝國于1871年建立時, 已基本上消滅了文盲(當時的法國和英國分別有24%和30%的文盲)。 正是在這場閱讀革命的高潮中, 德意志民族才成為“教育的民族”, 一個具有“嚴守時刻、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廉潔奉公、井然有序、熱愛科學”之美德的民族。

反觀我國歷史,

儘管有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 也沒有產生一場閱讀革命, 這裡有體制上的原因。 中國自秦漢以來就建立起大一統的中央君主專制制度, 一直壓制著任何自由思想的發展。 2000年來中國25朝歷史竟然出不了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就是一個鐵證。 至今中國人津津樂道的, 仍然是2500年前春秋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

德國人讀書讀出了自我意識, 讀出了在傳統面前的獨立與自由, 而中國人讀書卻讀出了官本位, 讀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當德國人在啟蒙的理性中走向科學時, 中國人還在讀四書五經;當德國人在大改革中走向全民教育時, 中國人還在大興文字獄。 中國千百年來的愚民政策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新中國成立時, 90%的中國人都是文盲。

在當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交流融合的結果。 那種所謂的“純粹的民族文化”不過是“貧血的文化”。 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問題是交流, 不僅是物質的交流, 更是精神的交流, 而這種交流的第一步就是閱讀, 閱讀世界上所有的好書!

德國哥廷根大學

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圖書館1737年誕生于德國哥廷根大學, 最早的圖書館學專業1808年也誕生於此。 這裡是世界大學圖書館及其專業、也是今天所謂“資訊管理科學”的鼻祖, 它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藏書種類最多、功能最齊全的大學圖書館。

在德國, 任何一位德國公民或遊客, 只要持有能證明自我身份的證件, 就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大學圖書館, 自由借閱任何書籍。 大學圖書館都是開架的, 讀者自取, 一人一次限借5本, 但歸還時須由專業管理員歸架, 以免放錯位置。 各大學所屬學院也配有圖書館, 這種專業圖書館同樣大得驚人, 例如柏林自由大學歷史學院的圖書館, 書架擺放的實際距離達2公里!

大學圖書館設有複印室和照相室, 所需材料可以當場免費複印或拍照帶走。 每個閱讀座位都配有電腦, 該館沒有的書可以通過館際互借系統到別的館去借, 這種互借系統甚至能幫你借到世界上任何一本書。 有的大學圖書館24小時開放, 不少學生帶上乾糧和飲料, 進入圖書館徹夜不歸。

法蘭克福有“世界出版業的奧運會”

德國以主辦大型圖書博覽會聞名於世。 每年春秋兩季, 萊比錫圖書博覽會、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成為全球圖書廠商最大的盛會。 萊比錫圖書博覽會有90多年歷史, 而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獲得了“全球第一圖書博覽會”的美譽。

在法蘭克福, 書展差不多有500多年的歷史。 早在16世紀, 這裡就是拉丁文精裝巨書出版商的聚集地。 二戰後, 為了振興德國文化, 1949年舉辦了首屆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 此後每年10月上旬舉辦一屆, 為期7天, 並且每年選擇一個國家作為主賓國, 向世界介紹該國的書籍、作者等。 博覽會對展品概不審查, 責任由展出者自負。

半個世紀以來, 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使這座城市成為“世界出版業的麥加”。這場“世界出版業的奧運會”,不僅是法蘭克福的節日,也是這座城市的一樁大買賣。每當盛會開幕,至少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0家出版商前來“競技”。世界上約75%的版權貿易是通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達成的!

德國一位官員說,所有這一切都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就是德國在“用讀書豐富國家的智慧”。事實上,德國的圖書出版業已經全球化。號稱世界出版第一大公司的德國貝塔斯曼集團,下轄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和美國第一大出版集團蘭登書屋,其銷售業績遠遠超過德國書業的總銷售額。

家裡沒有書,等於房子沒有窗戶

德國人喜歡讀書舉世聞名。只要在公共場所走一遭,不管是幽靜的草地、芳香的咖啡館,還是飛速疾駛的火車上,都會看到人們手捧一本書沉浸其中。甚至那些剛從建築工地下班的工人,還沒來得及換洗,跑進地鐵一坐下,就拿起書本啃了起來。德國歷史上出現如此眾多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與他們博覽群書有關。

德國人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購書、藏書,親朋好友饋贈禮物常常少不了書。據統計,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100多本。一個普通的德國家庭,每月購書支出達50歐元以上,占業餘愛好支出的10%。他們常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星羅棋佈的圖書館是德國人又一精神家園。德國有1.4萬多家圖書館,深入每個居民社區,平均每1萬人即擁有1.7家圖書館。任何人走進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只要出示當地居住證明,交上10歐元年費,便可在1分鐘內辦好借書卡。憑這張卡,可隨時在全國300多個城市的圖書館借書。德國所有的圖書館均實行電腦聯網,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借到全國任何一家圖書館的書。難怪有人說,在德國借書,比買啤酒還方便。

德國平均每年有8萬多冊新書出版,德國出版的書籍總數已達6億冊,年均總銷售額達95億歐元,對外輸出額每年都在10億歐元以上,全球每10本書中就有一本是德國出版的。每年至少有5000多種德文書被其他國家買下版權,翻譯成他國文字。

歌德說,“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在這個延續著綿長閱讀傳統的國家,文化生活永遠高於政治生活。

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使這座城市成為“世界出版業的麥加”。這場“世界出版業的奧運會”,不僅是法蘭克福的節日,也是這座城市的一樁大買賣。每當盛會開幕,至少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0家出版商前來“競技”。世界上約75%的版權貿易是通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達成的!

德國一位官員說,所有這一切都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就是德國在“用讀書豐富國家的智慧”。事實上,德國的圖書出版業已經全球化。號稱世界出版第一大公司的德國貝塔斯曼集團,下轄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和美國第一大出版集團蘭登書屋,其銷售業績遠遠超過德國書業的總銷售額。

家裡沒有書,等於房子沒有窗戶

德國人喜歡讀書舉世聞名。只要在公共場所走一遭,不管是幽靜的草地、芳香的咖啡館,還是飛速疾駛的火車上,都會看到人們手捧一本書沉浸其中。甚至那些剛從建築工地下班的工人,還沒來得及換洗,跑進地鐵一坐下,就拿起書本啃了起來。德國歷史上出現如此眾多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與他們博覽群書有關。

德國人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購書、藏書,親朋好友饋贈禮物常常少不了書。據統計,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100多本。一個普通的德國家庭,每月購書支出達50歐元以上,占業餘愛好支出的10%。他們常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星羅棋佈的圖書館是德國人又一精神家園。德國有1.4萬多家圖書館,深入每個居民社區,平均每1萬人即擁有1.7家圖書館。任何人走進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只要出示當地居住證明,交上10歐元年費,便可在1分鐘內辦好借書卡。憑這張卡,可隨時在全國300多個城市的圖書館借書。德國所有的圖書館均實行電腦聯網,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借到全國任何一家圖書館的書。難怪有人說,在德國借書,比買啤酒還方便。

德國平均每年有8萬多冊新書出版,德國出版的書籍總數已達6億冊,年均總銷售額達95億歐元,對外輸出額每年都在10億歐元以上,全球每10本書中就有一本是德國出版的。每年至少有5000多種德文書被其他國家買下版權,翻譯成他國文字。

歌德說,“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在這個延續著綿長閱讀傳統的國家,文化生活永遠高於政治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