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即墨區段泊嵐鎮埠東村有位燒黃泥的“守”藝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報導

4月17日,即墨區段泊嵐鎮埠東村一燒窯旁,村民喬樹品在製作泥飯罩(也叫箅子,膠東農村地區常見的一種炊具),這些泥飯罩的原料都是地裡的黃泥,經過攪拌加工後,要用拉胚機進行拉胚、晾曬、手工鑽孔、修飾毛邊,然後再燒窯,這一系列流程全部都是人工作業。

如今這類物品被不少單位當做工藝品贈送給國際友人,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在百姓家中用來蒸饅頭、海鮮、盛放麵食等。 用黃泥燒制而成的泥飯罩,富含鐵質,可塑性強,吸水性好,便於水蒸氣和熱量吸收,更好地保持了食物的口感和新鮮質感。 喬樹品19歲就跟隨父親學習燒窯製作泥飯罩,到現在已整整35年。

喬樹品告訴記者:“目前泥飯罩根據大小不同,批發價在20元到30元之間。 我們家族幹這行有百餘年的歷史,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與黃泥、燒窯打交道,覺得髒和累,所以傳承人越來越少。

而老一輩人只會做,不會推廣,對淘寶、微商又不瞭解,真擔心這門老手藝以後無人會做。 所以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

據瞭解,即墨區段泊嵐鎮埠東村有300餘年的燒窯歷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鼎盛時有50多家村民燒窯,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瓷器、不銹鋼等器具逐漸佔據了市場,燒窯的村民日益減少,到了上世紀80年代只有四五家在堅持,上世紀90年代之後,依然在堅守這門老手藝的只有喬樹品,他也是即墨地區目前極少在做泥飯罩的手藝人之一。

[編輯: 張珍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