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8年,要繞過失業潮和倒閉潮,讀懂這4大關鍵字就夠了!

眼看著2018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 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裡,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公司誕生, 也每天都有前人倒下。 回首2017, 發生了很多事情……

有永輝的新業態超級物種誕生, 也有易買得精簡業務撤華;有阿裡進擊“新零售”, 也有一哄而上的共用經濟一哄而散;還有無數破產的、倒閉的、重組的、被收購的……

面向2018, 馬雲說:將迎來30年來最恐怖的失業潮和倒閉潮。 共和君認為, 這不是危言聳聽, 儘管實體界目前洗牌接近尾聲, 但局勢仍然非常嚴峻。

那麼, 在2018年接下來的日子裡, 我們的實體店應該如何生存?如何才能遠離“失業潮”和“倒閉潮”?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超級用戶

“超級用戶”是2018年第一個被帶火的互聯網概念, 羅胖在《時間的朋友》中提出來的——雖然是互聯網概念, 但放到實體界裡同樣適用。

經過2017一整年的風雨, 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粗製濫造、低門檻分發商品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過去, 一家實體店只要有商品、地段好, 你就會有流量, 存活下來基本沒問題。

但羅胖認為, 隨著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枯竭(顧客越來越挑剔), 靠流量(流動的顧客)吃飯的伊甸園時代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我們會進入農耕時代——即從你自己的耕地中獲取(即打造自己的超級用戶)。

那到底什麼是“超級用戶”呢?其實就是你品牌的鐵杆粉絲, 他們熱愛你的品牌, 對你的產品如數家珍, 他們在你品牌的消費已經遠遠超過普通用戶, 而且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2018年, 因為從流量時代到用戶時代的轉變, 我們已經不再關心有多少用戶, 而是關心我們有多少超級用戶。

記住任正非的那句話:回到本源, 磨好豆腐, 給爹娘吃, 給孩子吃!

生活方式

“場景行銷”無疑是當下最火的概念之一, 然而在概念火爆的背後, 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是一知半解。 其實, 場景行銷的背後是品牌與顧客生活方式的連結。

什麼是生活方式呢?

它是一個內容相當廣泛的概念,

包括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勞動工作、休息娛樂、社交交往、待人接物等等,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 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當中, 都有可能存在共同的或獨有的生活方式。

在實體店中, 從顧客的生活方式出發打造的場景不是流量獲取管道,

而是品牌為顧客量身打造的新的感官場。 擁有相同生活方式的顧客會在同一個品牌找到共鳴。

在2018年, 生活方式店必定會是一個大趨勢。

日本一站式女神集合店 Maison IÉNA , 這家店從女性的角度出發, 把女性的生活場景分為16個, 包括從早上起床、烘培蛋糕、煮咖啡, 白天交友、看電影、約會,一直到晚上沐浴更衣,把商品品類按照這16個場景去分配。

這家店除了在場景上做足了豐富性,其實它在場景背後的群體研究上也是費盡心思——如同全生命週期戶型一樣,它的年齡跨度也涵蓋了顧客的少女時代、職場時代、新婚時代、媽媽時代等。

OMO

繼B2C、C2C到O2O,今年我們迎來一個新的熱詞:“OMO”,即 Online-Medium-Offline。O2O是線上到線下,而OMO則是線上線下大融合。

中國擁有OMO模式的絕佳土壤:①移動互聯網的普及;②移動支付的極高滲透率。而且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可能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有的一個能夠把線上線下打通的國家。

在未來,只做線上或只做線下的實體店都是行不通的。

曾經只有實體店,不注重網購管道的 H&M ,今年終於開了天貓店。曾揚言不開實體店的美國品牌 Everlane 在去年年底,開了第一家線下體驗店▼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所以,能摸透OMO模式的企業在未來一定會佔據絕佳優勢。

阿裡系和騰訊系尤為典型,以下是兩個巨頭從線上到線下的佈局。

兩家基本對標,廝殺慘烈,結果目前還不清楚,去年11月阿裡拿下高鑫零售,才過了4個月,高鑫零售就發佈了阿裡入駐以來的首份財報。

資料顯示, 2017年,高鑫零售共實現營業收入1023.20億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為30.20億元,同比增長14.9%。

單品極致

對單品極致有個更好的描述是:“一針捅破天”,在過去我們做事情習慣把面鋪寬,但現在,你可以在一個極小的地方把縱深做到極致,最後收穫反而更大。

少做一點事情,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單品極致的策略。

由於中產階級的崛起,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崛起,一個新的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在這個時代,以前的“主流市場”正在被瓦解,市場需求從“大眾”轉向“小眾”,從“多品”轉向“單品”,個性化的需求、感性化的選擇,加速了品類的分化。

所以,這個時代極其需要死磕單品的精神。

比如只為做出一碗好米飯,專在奢侈品門店附近賣米的Akomeya,也能日銷2000多單▼

也有只賣白毛巾,也能把白毛巾賣出33億年銷的今治毛巾,號稱“5秒沉水”▼

有只賣白T,一周只營業半天,卻在半年內火遍全球的#FFFFFFT▼

未來,是專家型品牌大行其道的時代。誰守著大眾市場不放,誰就逃不掉業績下滑的命運。實際上,這對中小企業而言“機會>威脅”。

這也說明“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已經過去,“小魚吃大魚”的時代正在到來。

結語

面向2018,實體店要懂得更多新玩法,和大家分享以上4大關鍵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和思考!衷心希望2018年中國傳統實體店能重獲新生,順利繞過中國30年來最恐怖的失業潮和倒閉潮!

白天交友、看電影、約會,一直到晚上沐浴更衣,把商品品類按照這16個場景去分配。

這家店除了在場景上做足了豐富性,其實它在場景背後的群體研究上也是費盡心思——如同全生命週期戶型一樣,它的年齡跨度也涵蓋了顧客的少女時代、職場時代、新婚時代、媽媽時代等。

OMO

繼B2C、C2C到O2O,今年我們迎來一個新的熱詞:“OMO”,即 Online-Medium-Offline。O2O是線上到線下,而OMO則是線上線下大融合。

中國擁有OMO模式的絕佳土壤:①移動互聯網的普及;②移動支付的極高滲透率。而且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可能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有的一個能夠把線上線下打通的國家。

在未來,只做線上或只做線下的實體店都是行不通的。

曾經只有實體店,不注重網購管道的 H&M ,今年終於開了天貓店。曾揚言不開實體店的美國品牌 Everlane 在去年年底,開了第一家線下體驗店▼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所以,能摸透OMO模式的企業在未來一定會佔據絕佳優勢。

阿裡系和騰訊系尤為典型,以下是兩個巨頭從線上到線下的佈局。

兩家基本對標,廝殺慘烈,結果目前還不清楚,去年11月阿裡拿下高鑫零售,才過了4個月,高鑫零售就發佈了阿裡入駐以來的首份財報。

資料顯示, 2017年,高鑫零售共實現營業收入1023.20億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為30.20億元,同比增長14.9%。

單品極致

對單品極致有個更好的描述是:“一針捅破天”,在過去我們做事情習慣把面鋪寬,但現在,你可以在一個極小的地方把縱深做到極致,最後收穫反而更大。

少做一點事情,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單品極致的策略。

由於中產階級的崛起,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崛起,一個新的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在這個時代,以前的“主流市場”正在被瓦解,市場需求從“大眾”轉向“小眾”,從“多品”轉向“單品”,個性化的需求、感性化的選擇,加速了品類的分化。

所以,這個時代極其需要死磕單品的精神。

比如只為做出一碗好米飯,專在奢侈品門店附近賣米的Akomeya,也能日銷2000多單▼

也有只賣白毛巾,也能把白毛巾賣出33億年銷的今治毛巾,號稱“5秒沉水”▼

有只賣白T,一周只營業半天,卻在半年內火遍全球的#FFFFFFT▼

未來,是專家型品牌大行其道的時代。誰守著大眾市場不放,誰就逃不掉業績下滑的命運。實際上,這對中小企業而言“機會>威脅”。

這也說明“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已經過去,“小魚吃大魚”的時代正在到來。

結語

面向2018,實體店要懂得更多新玩法,和大家分享以上4大關鍵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和思考!衷心希望2018年中國傳統實體店能重獲新生,順利繞過中國30年來最恐怖的失業潮和倒閉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