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動!富陽獨臂教師堅守講臺24年,他是學生心中的十項全能

用虎口和手掌握住相機, 食指和大拇指夾住鏡頭的同時調節焦距, 用中指按下快門……依靠著獨臂攝影的絕技, 徐陸軍為杭州富陽松溪小學的學生們拍下了數千張照片。

再過兩個月, 六年二班39個學生就要畢業了, 作為班主任的徐陸軍正在為他們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 “我打算把這些照片做成PPT, 在畢業典禮上送給孩子們, 讓他們看到自己六年來的變化與成長。 ”

缺少了一隻手的他已經數不清, 這是第幾次送走畢業生了。

從村小到新登鎮松溪小學, 他在自己的家鄉做了24年的代課老師, 以教室為船, 以獨臂為槳, 在歲月長河中, 擺渡著一批又一批學生。

前幾天, 錢江晚報記者來到松溪小學, 聽聽這個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

成為代課老師

是他與命運抗爭的契機

今年48歲的徐陸軍是富陽新登鎮清泉村人, 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 由於家境一般,

1987年, 17歲的徐陸軍便在村裡的磚瓦廠工作, 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讓他永遠失去了右手——在調試機器時, 因不大懂機器性能, 他的手被捲進去了, 導致右手高位截肢。

災難的重擊, 將他帶入了人生的一段迷茫期。 以前習慣了用右手, 一下子換到左手, 各種不適應、不協調隨之而來, “一開始, 拿筷子吃飯都很困難, 更別說握筆寫字, 後來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我才熟練掌握。 ”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家裡休養, 因為閒置時間多, 也讀了很多書。 ”徐陸軍回憶說, 那段時間他連續讀了七八百本書, 印象最深刻的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可能因為命運有點相似, 很有共鳴, 這篇文章很打動我, 也對我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對命運的殘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94年上半年, 在朋友的介紹下, 徐陸軍進入昌東完全小學, 成為一名代課老師。 這是他教師生涯的開端, 也是走出傷殘陰影、與命運抗爭的契機。

“起初教語文, 後來因為學校的需要, 改為教科學和數學。 ”帶著初為人師的喜悅, 徐陸軍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 “尤其是幾何作圖的時候不太方便, 需要孩子們幫忙。 ”他逐漸愛上了這份職業。

以校為家

他是大家都很喜歡的阿陸老師

2012年, 昌東完全小學被撤併入松溪小學, 徐陸軍也轉入松溪小學擔任數學代課教師。 如今, 他是六年二班的班主任,

班上39個學生, 一大半都是他從一年級帶到現在的。

在這裡, 大家更喜歡親切地稱呼他為“阿陸老師”, 而提起這個名字, 從教師到校長都是讚不絕口。 “他幾乎以校為家, 和孩子們的關係也特別好。 ”六年三班的金老師告訴記者, 徐陸軍是每天最早到學校的老師, 週末也經常來加班。

每天早上7點鐘, 徐陸軍的身影會準時出現在校園裡, 六年二班的學生陸續而至, 他便帶著孩子們一起鍛煉身體。 “從一年級開始, 我就要求班上的孩子們每天早上跑三圈, 跳繩500下, 他們的身體素質個個都很好。 ”徐陸軍有些自豪地說。 其實, 從初為人師時, 他就格外重視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以前在村小的時候, 校舍很小, 只有黃泥地操場, 沒辦法讓他們跑步, 就只能練跳繩,現在條件好多了。”

在松溪小學校長袁立成眼裡,阿陸老師不僅勤奮,教學成績好,對待學生更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學生們都很喜歡他,有什麼心裡話也都願意告訴他。”

“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徐陸軍說,學生們可能是被自己的“孩子氣”征服的,“課餘時間我經常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給他們講笑話,拉近關係。”

而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也被徐陸軍用攝影一點一滴地記錄著。

六年二班教室內外的牆上,你能看到不少孩子們的精彩照片,有他們在運動會上的英姿,有他們在窗邊翹首企盼的背影,也有他們在戶外踏青賞春的笑臉……“這個班學生的照片,我已經拍了幾千張。”除了拍班裡的學生,徐陸軍也是學校很多大型活動的攝影師。袁立成告訴記者,學校留存的很多好照片都是阿陸老師的作品,一隻手攝影已經成了他的“獨門絕技”。

帶孩子們下棋、閱讀、種花……

少了一隻胳膊但他似乎“十項全能”

阿陸老師不僅攝影學得好,他的象棋也很厲害。

2012年,徐陸軍創辦了一個象棋社團,從無到有,社團已經有35名學生加入,並在各類比賽中榜上有名。去年6月,在富陽區青少年兒童三棋賽上,這個鄉村小學一舉奪得象棋第二名。

榮譽的背後,是阿陸老師日復一日地堅持。“每週只有一節拓展課,但下象棋需要有長期的練習,他就利用每天的午休時間指導孩子們下棋。”松溪小學副校長周立軍告訴記者,每天中午不管有幾個孩子過來下棋,徐陸軍都會守在象棋社團的教室裡。

或許是因為書籍對他產生過深刻影響,徐陸軍一直保留著愛讀書的習慣,並孜孜不倦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他在班裡開設了圖書角,自費為孩子們買書,從兒童文學、名著縮寫版到歷史、科普書,時不時更新,並向孩子們推薦讀物。在徐陸軍的影響下,每天的早自習都成為了六年二班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時間。

“不僅是督促我們學習,徐老師還帶著我們一起種花。” 松溪小學學生蔣煒聖告訴記者,“去年,我們一起磨荷花種子,最後把它養成了一滿盆荷花。”

喜歡花花草草的徐陸軍,在學生眼裡還是植物學的半個專家,課餘時間,他帶著學生們一起種花。前幾天,他還帶著三四名學生完成人工授粉,嘗試雜交出新品種。

學校走廊裡和花壇周邊擺滿了他們的成果——有一兩百盆蘭花和四五百盆多肉植物。這些花盆裡立著一張張標明植物名稱的標籤,“這些標籤都是學生幫忙寫上的,現在,這裡大部分植物學生都能認出名字來。”徐陸軍說。

記者手記

幸福是什麼

初到松溪小學時,我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徐老師,那時,他正在給孩子們上數學課。

周校長把我帶到了六二班的教室,在門口我看到了這麼一幕——徐老師站在講臺上,用左手在黑板上寫著數學公式,空蕩蕩的右衣袖揚得很高。

那一刻,他如此專注。

24年了,他仍舊是一位少了一隻胳膊的代課老師。

他曾經有一年的時間離開過學校。但僅僅一年後,他再度回歸。

對於他這個代課老師的身份,從同事到校長,都把這件事記掛在心上,可徐老師對此並不在意。

我問他為什麼?

他只是滿臉笑容告訴我,他喜歡和學生待在一起,能教給他們知識很幸福。他喜歡聽到孩子們叫他“老師”,這兩個字在他心裡,沉甸甸的,是責任,也是榮耀。

他總說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老師,只是做了一個老師該做的事。可是他的同事和學生卻對他讚不絕口。

在松溪小學,他是頗受敬重的“阿陸老師”。教學成績好,和孩子們關係好,一心一意撲在學生身上,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就連周校長都有些羡慕地跟我說,“逢年過節,總有學生去看望阿陸老師,無論是已經畢業多久的。”

32歲的俞洪也是徐老師的學生。在他眼裡,徐老師是他人生中遇到的難得的好老師,因為他是一個更關心學生生活,會引導他們去看更廣闊世界的老師。

他為這些鄉村小學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戶。

在教育理念還落後的偏僻鄉村,他利用課餘時間帶孩子們下棋,種花,閱讀課外書……他用他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去學習,去探究,去體驗,去熱愛。

“和孩子們待在一起,並幫助他們成長,是很幸福的事。”徐老師這麼跟我說。

在那個瞬間,我似乎理解了徐老師——獨臂堅守講臺24年的徐老師啊,內心一定是一個豐盈的人。

就只能練跳繩,現在條件好多了。”

在松溪小學校長袁立成眼裡,阿陸老師不僅勤奮,教學成績好,對待學生更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學生們都很喜歡他,有什麼心裡話也都願意告訴他。”

“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徐陸軍說,學生們可能是被自己的“孩子氣”征服的,“課餘時間我經常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給他們講笑話,拉近關係。”

而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也被徐陸軍用攝影一點一滴地記錄著。

六年二班教室內外的牆上,你能看到不少孩子們的精彩照片,有他們在運動會上的英姿,有他們在窗邊翹首企盼的背影,也有他們在戶外踏青賞春的笑臉……“這個班學生的照片,我已經拍了幾千張。”除了拍班裡的學生,徐陸軍也是學校很多大型活動的攝影師。袁立成告訴記者,學校留存的很多好照片都是阿陸老師的作品,一隻手攝影已經成了他的“獨門絕技”。

帶孩子們下棋、閱讀、種花……

少了一隻胳膊但他似乎“十項全能”

阿陸老師不僅攝影學得好,他的象棋也很厲害。

2012年,徐陸軍創辦了一個象棋社團,從無到有,社團已經有35名學生加入,並在各類比賽中榜上有名。去年6月,在富陽區青少年兒童三棋賽上,這個鄉村小學一舉奪得象棋第二名。

榮譽的背後,是阿陸老師日復一日地堅持。“每週只有一節拓展課,但下象棋需要有長期的練習,他就利用每天的午休時間指導孩子們下棋。”松溪小學副校長周立軍告訴記者,每天中午不管有幾個孩子過來下棋,徐陸軍都會守在象棋社團的教室裡。

或許是因為書籍對他產生過深刻影響,徐陸軍一直保留著愛讀書的習慣,並孜孜不倦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他在班裡開設了圖書角,自費為孩子們買書,從兒童文學、名著縮寫版到歷史、科普書,時不時更新,並向孩子們推薦讀物。在徐陸軍的影響下,每天的早自習都成為了六年二班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時間。

“不僅是督促我們學習,徐老師還帶著我們一起種花。” 松溪小學學生蔣煒聖告訴記者,“去年,我們一起磨荷花種子,最後把它養成了一滿盆荷花。”

喜歡花花草草的徐陸軍,在學生眼裡還是植物學的半個專家,課餘時間,他帶著學生們一起種花。前幾天,他還帶著三四名學生完成人工授粉,嘗試雜交出新品種。

學校走廊裡和花壇周邊擺滿了他們的成果——有一兩百盆蘭花和四五百盆多肉植物。這些花盆裡立著一張張標明植物名稱的標籤,“這些標籤都是學生幫忙寫上的,現在,這裡大部分植物學生都能認出名字來。”徐陸軍說。

記者手記

幸福是什麼

初到松溪小學時,我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徐老師,那時,他正在給孩子們上數學課。

周校長把我帶到了六二班的教室,在門口我看到了這麼一幕——徐老師站在講臺上,用左手在黑板上寫著數學公式,空蕩蕩的右衣袖揚得很高。

那一刻,他如此專注。

24年了,他仍舊是一位少了一隻胳膊的代課老師。

他曾經有一年的時間離開過學校。但僅僅一年後,他再度回歸。

對於他這個代課老師的身份,從同事到校長,都把這件事記掛在心上,可徐老師對此並不在意。

我問他為什麼?

他只是滿臉笑容告訴我,他喜歡和學生待在一起,能教給他們知識很幸福。他喜歡聽到孩子們叫他“老師”,這兩個字在他心裡,沉甸甸的,是責任,也是榮耀。

他總說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老師,只是做了一個老師該做的事。可是他的同事和學生卻對他讚不絕口。

在松溪小學,他是頗受敬重的“阿陸老師”。教學成績好,和孩子們關係好,一心一意撲在學生身上,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就連周校長都有些羡慕地跟我說,“逢年過節,總有學生去看望阿陸老師,無論是已經畢業多久的。”

32歲的俞洪也是徐老師的學生。在他眼裡,徐老師是他人生中遇到的難得的好老師,因為他是一個更關心學生生活,會引導他們去看更廣闊世界的老師。

他為這些鄉村小學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戶。

在教育理念還落後的偏僻鄉村,他利用課餘時間帶孩子們下棋,種花,閱讀課外書……他用他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去學習,去探究,去體驗,去熱愛。

“和孩子們待在一起,並幫助他們成長,是很幸福的事。”徐老師這麼跟我說。

在那個瞬間,我似乎理解了徐老師——獨臂堅守講臺24年的徐老師啊,內心一定是一個豐盈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