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汪精衛做了12年的副總裁,和5年漢奸主席,他留下的珍藏有哪些?

導讀

“君為其易我任其難", 雙照樓, 日月雙照。 日在中天照, 玉帶雪裡埋。 汪精衛著有《雙照樓詩詞稿》, 雙照, 照盡汪副總裁的生前身後。

汪副總裁

血洗長空, 看山色, 模糊一狀。 冷然處, 飛樓飄渺, 湖光簸蕩。 轉眼金風吹月下, 倒涵人影青天上。 聽寥寥, 萬籟總無垠, 因秋響。 塵網密, 愁鄉廣, 窮舊跡, 延新賞。 惟世間情種, 且狂且放。 熱酒澆殘蓮匣劍, 寒鳥叫徹芙蓉帳。 笑英雄, 千古不回頭, 沉黃壤。

雙照樓詩稿背後的汪精衛

1944年3月23日, 飛赴日本治病的汪精衛背著漢奸的名頭, 在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死去, 時年61歲。 離他北京城離刺殺滿清攝政王已經過去36年。

汪精衛死後, 他的夫人按照他的遺願, 將他的屍骨裝在楠木棺材裡, 然後葬在了梅花山。 而且為了保護汪精衛的屍骨, 在下葬以後還在外面給他澆築了一層堅硬的混凝土。

梅花山汪精衛陵墓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 南京人民對汪精衛的墳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滿, 紛紛要求剷除。 蔣介石在輿論的壓力下, 派何應欽扒掉此墓。 其棺木和屍體被運往清涼山火葬場徹底焚化。

1946年1月21日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奉命將汪墳炸毀, 打開棺木時, 見汪精衛的屍體上覆蓋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由於使用過防腐劑, 屍體尚未腐爛, 身穿南京政府的文官禮服, 頭戴禮帽。

汪精衛在漢口家中, 汪文惺攝, 汪精衛題字 清暉雙照

負責給汪精衛檢查屍體的工作人員, 在墓中發現了一本詩集, 上面有汪精衛寫的七言絕句:“心宇將滅萬事休,

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 諒無後人續春秋”從這二十八個字中可以讀出, 汪精衛知道自己必將遺臭萬年, 這也是叛徒唯一的下場。

1946年1月21日晚, 汪精衛墓開棺後, 屍體迅速被送往清涼山火化。 工兵營平整好墳地, 後來, 汪精衛墓址上建了一座小亭, 兩邊修建了長廊, 這就是現在梅花山上的觀梅軒。

1929年9月汪精衛自法返國前與陳璧君, 長子文嬰及長女文惺攝于瑞士洛桑湖

汪精衛珍藏

汪精衛從小就有相當好的文采, 在任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編輯之時開始使用《山海經》中“精衛”作筆名, 後為孫文之秘書, 所以汪兆銘被一直成為汪精衛。

年少的汪精衛也曾跟他的五姊夫袁少白(可群)學書法。 姊夫教他懸腕寫大字, 起先寫董其昌, 後來學顏真卿。 汪精衛身居高位多年, 無論是在國民黨任副總裁, 又或是後面發“豔電”, 公開投日做了5年偽國民政府的主席, 為文人操守或者已經在入南京城的時候丟掉了, 但是那麼多年確實也並沒有被錢財利慾薰心。

終汪精衛一生, 並沒有流傳出有收藏古玩和貪圖錢財,死後只留下他與陳璧君,或者親朋故舊的字畫。

汪精衛 雙照樓詩《十二月二十八日雙照樓即事》水墨紙本 鏡框

這首寫給陳璧君的詩寫於1918年12月28日,為慶祝長女汪文惺四歲生日。兩枚鈐印中的「雙照樓印」,為拍品編號1348中汪精衛自用印其一。

汪精衛《雙照樓詩集》水墨紙本 皮革封面筆記本一冊

1936年12月從歐養病回國途中,汪精衛在送給摯友及未來姻親李淩霜和何秀峰的詩集裡寫到:「雜錄近作,隨憶隨書,不復詮次先後,聊博一粲,並以代別後情狀之敘述而已。稿尚未定,能為我正之,更所大幸也。」又題:「久荒臨池,如此塗鴉,有負此硯,愧甚,奈何。」

汪精衛 雙照樓詩《舟次檀香山書寄冰如》水墨紙本 鏡框

1919年春,汪精衛離滬經美國前往巴黎參加巴黎和會途中為陳璧君(即冰如)作此詞。

汪精衛、汪文惺、何孟恒《牽驢圖》設色絹本/水墨灑金絹 圓光雙挖立軸

1942年作,此幅書畫合璧,為汪精衛、女兒汪文惺及女婿何孟恒為陳璧君所作。文傑,即何孟恒。汪精衛題詩收錄於《雙照樓詩詞槁》,題目為《惺兒畫牽驢圖戲題其右》。

汪精衛《憶兆鋐》水墨雙照樓花箋 鏡框

1940年作,汪精衛憶其長兄兆鋐一文提到的「從子」,即替他刻印章的侄子汪屺。

汪精衛、陳壁君自用印六件七方及未刻青田石方章一方、未刻雞血紅石兩方

汪精衛 雙照樓詩《飛花》水墨紙本 鏡框

《飛花》作於1931年5月,汪精衛自法國歸來後、廣州國民政府成立之時。上款人三姊即曾醒,方聲濂之妻,曾仲鳴之姐。方聲濂病逝後,曾醒與方君瑛前往日本留學,加入了同盟會,並與汪精衛、陳璧君等人結為密友。1940年代,曾醒曾任職于南京國民政府。

陳樹人/汪精衛《紫藤/雙照樓詩》水墨、設色金箋 扇面

高劍父、陳樹人及潘達微《歲寒三友》設色紙本 立軸

1925年作,歲寒三友,比喻汪精衛、陳璧君與曾醒之友誼,汪精衛為竹,陳璧君為松,曾醒為梅。

1925年「歲寒三友」汪精衛,曾醒與陳璧君攝于廣州

汪精衛的「感恩知己」龍榆生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詞學大師之一。與汪精衛同為廣東詞人朱祖謀(1857-1931)的門生而結識。龍榆生在蘇州監獄手書了一份汪精衛年輕時所寫的《革命之決心》。此文作於1910年2月。兩個月後,汪精衛企圖行刺清攝政王前,在衣服內縫入了此篇文章。

龍榆生《革命之決心》水墨紙本 鏡片

龍榆生《倚聲學》水墨紙本 線裝書二冊共二百四十頁

1946年作《倚聲學》為龍榆生詞學總結作品,此為最初手寫稿本,在蘇州監獄中寫成並寄陳璧君保存。此書稿在龍榆生出獄後重新整理,又名《詞學十講》。

陳璧君《雙照樓詞》獄中抄本 水墨紙本 線裝書一冊共一百二十八頁

後記

1946至1949年,陳璧君身處蘇州監獄,其後又轉移到上海提籃橋監獄,直至1959年去世。禁錮期間,陳璧君曾用監獄中的藍色筆記本抄寫詩詞,每日勤於讀寫。拍品編號1340-1342為陳璧君獄中抄寫汪精衛《雙照樓詩詞槁》的書法作品,包括《雙照樓詞》、《小休集》上下兩冊以及《掃葉集》。

汪精衛與陳璧君

雙照樓

欲藉微翅填海平?雙照樓上影伶仃。

大廈傾頹實難挽。護國何必分漢寧。

慷慨赴去歌燕市。崎路無回老病身。

頭顱未斷心遺恨。不保清名留詩名。

並沒有流傳出有收藏古玩和貪圖錢財,死後只留下他與陳璧君,或者親朋故舊的字畫。

汪精衛 雙照樓詩《十二月二十八日雙照樓即事》水墨紙本 鏡框

這首寫給陳璧君的詩寫於1918年12月28日,為慶祝長女汪文惺四歲生日。兩枚鈐印中的「雙照樓印」,為拍品編號1348中汪精衛自用印其一。

汪精衛《雙照樓詩集》水墨紙本 皮革封面筆記本一冊

1936年12月從歐養病回國途中,汪精衛在送給摯友及未來姻親李淩霜和何秀峰的詩集裡寫到:「雜錄近作,隨憶隨書,不復詮次先後,聊博一粲,並以代別後情狀之敘述而已。稿尚未定,能為我正之,更所大幸也。」又題:「久荒臨池,如此塗鴉,有負此硯,愧甚,奈何。」

汪精衛 雙照樓詩《舟次檀香山書寄冰如》水墨紙本 鏡框

1919年春,汪精衛離滬經美國前往巴黎參加巴黎和會途中為陳璧君(即冰如)作此詞。

汪精衛、汪文惺、何孟恒《牽驢圖》設色絹本/水墨灑金絹 圓光雙挖立軸

1942年作,此幅書畫合璧,為汪精衛、女兒汪文惺及女婿何孟恒為陳璧君所作。文傑,即何孟恒。汪精衛題詩收錄於《雙照樓詩詞槁》,題目為《惺兒畫牽驢圖戲題其右》。

汪精衛《憶兆鋐》水墨雙照樓花箋 鏡框

1940年作,汪精衛憶其長兄兆鋐一文提到的「從子」,即替他刻印章的侄子汪屺。

汪精衛、陳壁君自用印六件七方及未刻青田石方章一方、未刻雞血紅石兩方

汪精衛 雙照樓詩《飛花》水墨紙本 鏡框

《飛花》作於1931年5月,汪精衛自法國歸來後、廣州國民政府成立之時。上款人三姊即曾醒,方聲濂之妻,曾仲鳴之姐。方聲濂病逝後,曾醒與方君瑛前往日本留學,加入了同盟會,並與汪精衛、陳璧君等人結為密友。1940年代,曾醒曾任職于南京國民政府。

陳樹人/汪精衛《紫藤/雙照樓詩》水墨、設色金箋 扇面

高劍父、陳樹人及潘達微《歲寒三友》設色紙本 立軸

1925年作,歲寒三友,比喻汪精衛、陳璧君與曾醒之友誼,汪精衛為竹,陳璧君為松,曾醒為梅。

1925年「歲寒三友」汪精衛,曾醒與陳璧君攝于廣州

汪精衛的「感恩知己」龍榆生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詞學大師之一。與汪精衛同為廣東詞人朱祖謀(1857-1931)的門生而結識。龍榆生在蘇州監獄手書了一份汪精衛年輕時所寫的《革命之決心》。此文作於1910年2月。兩個月後,汪精衛企圖行刺清攝政王前,在衣服內縫入了此篇文章。

龍榆生《革命之決心》水墨紙本 鏡片

龍榆生《倚聲學》水墨紙本 線裝書二冊共二百四十頁

1946年作《倚聲學》為龍榆生詞學總結作品,此為最初手寫稿本,在蘇州監獄中寫成並寄陳璧君保存。此書稿在龍榆生出獄後重新整理,又名《詞學十講》。

陳璧君《雙照樓詞》獄中抄本 水墨紙本 線裝書一冊共一百二十八頁

後記

1946至1949年,陳璧君身處蘇州監獄,其後又轉移到上海提籃橋監獄,直至1959年去世。禁錮期間,陳璧君曾用監獄中的藍色筆記本抄寫詩詞,每日勤於讀寫。拍品編號1340-1342為陳璧君獄中抄寫汪精衛《雙照樓詩詞槁》的書法作品,包括《雙照樓詞》、《小休集》上下兩冊以及《掃葉集》。

汪精衛與陳璧君

雙照樓

欲藉微翅填海平?雙照樓上影伶仃。

大廈傾頹實難挽。護國何必分漢寧。

慷慨赴去歌燕市。崎路無回老病身。

頭顱未斷心遺恨。不保清名留詩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