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西部呈現T型經濟帶,或將突破胡煥庸線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官遠星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我必須給大家做一個彙報, 最新的一個研究成果。 ”4月14日菁蓉智享會·2018中國物聯網高峰論壇上,

西財智庫總裁、西南財大教授湯繼強一邊快速翻出一張被標注了諸多符號的地圖, 一邊說:“中國內陸地區正在形成T型經濟帶, 這將有可能打破胡煥庸線, 打破過去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 ”

在湯繼強看來,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 西部經濟一體化的雛形初現, 而且, 西部T型經濟帶城市群的經濟總量仍在不斷攀升, 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

T型經濟帶雛形初現

那張地圖上, 一條北起黑龍江黑河、南到雲南騰沖的直線將中國分割成西北、東南兩部分。 線的兩側, 面積比為57%:43%, 人口比5.8%:94.2%, GDP比例為4.3%:95.7%, 懸殊巨大。 這條地理分割線便是“胡煥庸線”, 它的出現代表著人口、經濟不均勻的分佈。

“最近兩年, 關於中國經濟的走向有很多討論,

L型、U型、V型。 無論哪種型, 中國經濟發展的本質還是落在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上, 主要是區域間的不平衡與區域內的不充分。 ”湯繼強表示, 在思考如何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 他最近半年關於區域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 即T型經濟帶。

T型, 以成都為原點, 短線向北延伸至西安、向南是昆明, 長線延伸至重慶。 一個T字將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集合到了一起。 湯繼強說, “經過近20年的發展, 我們西部已經有了經濟一體化架構的雛形。 ”

從經濟體量上看, “天津GDP擠出水分、河北亟需解決環境問題、遼寧GDP增速下降……環渤海經濟圈的經濟活力正在減弱, 沒有成渝經濟圈這麼活躍。 ”湯繼強提出, 外部環境的變化助推了T型經濟帶在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更進一步。

T型經濟帶的顯現, 也離不開區域內部的久久為功。 湯繼強表示, 10多年前, 四川因發展軟體、IT產業, 與上海、廣東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如今, 四川的軟體產業已走向世界, 在英特爾、京東方、格羅方德等企業的引領下, 積體電路成為最強一極。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相繼落地西部城市, T型經濟帶的經濟發展有了更多想像空間。

改革開放先行區

中國經濟過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長, 成功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現在強調高品質發展, 根本在於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新時代中國經濟仍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 實現高品質的發展, 必須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最為突出, 將人均GDP最高的前5個省份與最低的後5個省份的平均水準作比較, 近兩三年出現再度擴大的勢頭。 在湯繼強看來, T型經濟帶的崛起, 將給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供一種思路。 經濟帶的崛起將輻射周邊地區, 通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接入更廣闊的市場。

打破“不平衡不充分”、突破“胡煥庸線”即是T型經濟帶意義的一部分, 湯繼強還提出, T型經濟帶將帶來集約集群的發展與生態“留白”。

改革開放40年之際, T型經濟帶站在了國家向西向南的開放前沿。 在國家新的對外開放版圖中, 湯繼強建言, 希望能將T型經濟帶作為國家擴大開放的先行區。 “設立先行區的意義就在於, 沿海、東部擁有的政策支撐,

內陸也要有。 與擴大開放相呼應的是制度的供應、政策的供應, 希望能讓內陸與沿海保持一致的開放度, 在同一起跑線上, 才能讓‘均衡發展’不落入空的概念。 ”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