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小兒推拿常用四法:發汗法、瀉下法、扶正法、清邪法

在傳統的中醫醫學看來, 推拿療法的功用主要可分為四個方面, 即調陰陽、理升降、補瀉虛實、溫清兩分。 健康的身體是陰陽平衡的, 而推拿療法正可去調理體內陰陽紊亂, 從而恢復重建這種平衡。 升降的原理貫穿於人體生命的始終, 升降是生命運動的基本形式, 氣血升降功能失調則病, 利用推拿等手法, 糾正人體臟腑升降出入功能紊亂, 從而達到機體氣血陰陽平衡。 從補瀉上來看, 補可強健肌體, 瀉可清除邪氣。

小兒推拿針對疾患, 常用四種手法:

1、發汗法。 通過發汗可以清除侵入體內的外邪, “外邪隨汗出而解”。

能夠治療臨床中最常見的感冒、發燒等。 小兒推拿中常見的發汗手法有:一窩風、二扇門、風池、列缺。 拿列缺為一松一緊。

2、瀉下法。 通過瀉下的方法, 可以排出外邪、清利大便和小便。 能夠治療實證如積食、便秘, 熱證如熱性腹瀉等。 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有:下推七節骨、順時針摩腹、退六腑等。

3、扶正法。 即補法, 扶正是孫重三和張漢臣兩個流派的重點, 從脾胃論治, 所以扶正要先調理脾胃, 補脾經、推三關、運八卦、二人上馬、足三裡等。

4、清法祛邪。 針對熱症, 如臟腑胃熱、腸熱, 以及陰虛內熱、食積化熱等。 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有: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清肝經、清胃經、清天柱骨、推脊。

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培訓, 感興趣可諮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