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體系簡介

安全管理體系是系統性、持續性、規範性的安全管理理念, 它採取主動、預防性的管理模式, 打破了過去被動、事後亡羊補牢式的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體系由“安全政策、安全保證、風險管理、安全促進”四個方面組成。

通過主動、積極地開展安全資訊的收集、系統評價、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活動, 充分發揮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

始終強調系統安全, 運用系統的方法排查危險源, 降低風險, 用組織等手段解決系統問題, 將預防性管理與監督相結合, 將各種監控措施系統有機地組成監督機制, 實現維修過程的安全管理的閉環, 從而不斷地改進提高, 保證了維修單位整體安全水準持續改進, 以期達到長效安全、持續安全的目標。

1、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是維修單位安全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 是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設計和有效運轉的基礎,

其實質是對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總體策劃, 其體現了安全管理體系的系統性, 即安全管理活動將依照預先確定的計畫, 並以統一的方式在整個維修單位持續進行, 並且通過改進使體系不斷提高。

維修單位安全政策貫穿于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另外三個方面(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安全促進)之中, 並通過這三個方面得以實現。

2、安全保證

安全資訊是確保系統安全管理的首要條件, 安全管理體系強調採用多種方式有效地報告/收集安全資料, 並對獲得的資訊進行分析、利用。 安全資訊是安全管理的基礎, 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利用資訊驅動, 以資料為驅動的系統管理。

安全資訊管理通過對維修生產過程產生的安全資訊進行收集、處理、分析、共用和保護,

為風險管理、系統評價和管理評審提供支援, 安全保證流程圖如下:

3、風險管理

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就是風險管理, 通過識別、評估和風險控制三個階段, 識別和評估風險源及其嚴重性和可能性,

並採取相應措施實施控制, 消除危險或將危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準, 以此提高維修單位的固有安全水準。

安全管理體系強調“風險分析和控制”, 維修單位應建立風險管理的相關管理程式, 對如何進行風險識別、評估、控制等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管理, 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風險等級評估方法, 確定風險可能性的量化分值, 從而使風險評估方法更具體、易於操作性, 風險管理流程圖如下:

4、安全促進

安全促進是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 其核心功能是建立良好的維修單位安全文化。 在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中, 員工自願地、積極地參與維修單位安全管理事務, 形成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安全促進功能包括: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安全培訓、安全宣傳/教育、安全狀態資訊發佈、安全管理溝通等環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