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口豬肉加關稅,豬價為何依舊低迷?

前段時間有一個養豬業的重大新聞, 大家肯定也都有所耳聞, 就是對進口豬肉加關稅25%, 這對廣大養殖戶來說本該是一個值得開心的好消息, 因為進口豬肉漲價了, 人們對它的需求必然會有所下降, 從而把需求轉向國內的豬肉。 進而促進了豬肉的消耗, 刺激了需求, 導致生豬價格上漲的大好形勢。 然而政策是實施了, 生豬價格卻沒有想像的那樣開啟瘋狂的上漲模式, 反而是保持穩定, 既不漲也不跌, 這樣很多養殖戶非常不解。 其實大家不必驚慌, 照著這樣的推理豬價肯定要上漲, 但是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人們對進口豬肉有非常大的需求,

達到足以影響國內生豬的價格。 而事實是, 人們對於進口豬肉沒有太大的興趣, 畢竟進口豬肉經過長途運輸, 其肉質早就受到影響, 口感體驗不如國內的豬肉, 其次進口豬肉需要運輸費、保管費、海關稅等, 導致其價格也不比國內的豬肉便宜多少, 所以即使其價格上升了, 對國內豬肉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外界因素的變化有時確實能夠影響豬價的走勢, 但是也要看這個因素與豬價的關係有多大。 進入2018年以來, 生豬價格就持續下跌, 短短兩個月價格就跌落了2塊多, 養殖戶們一下子當然接受不了。 冬季豬病多發, 養殖戶在獸藥方面也不少投入, 結果春天到來的時候, 豬價讓養殖戶們的心情遲遲不能回暖, 很多養殖戶說從前一頭豬能賺兩百元, 現在每頭豬要賠兩百元, 還不如不養。 豬肉是生活必需品, 人們的餐桌上離不開豬肉, 所以不管生豬價格如何, 豬肉價格並沒有跟著走低, 屠企們在這個時期壓價, 可謂是最大的獲利者。

一些小型養豬場和小散戶受盡了打擊, 但豬價就是遲遲不肯上漲。

市場如此, 養殖戶也無可奈何, 只能隨機應變, 窮則變, 變則通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養殖戶如果一直不肯變通, 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再加上馬雲也要開始養豬了, 這對小型養豬場也會造成不小的打擊。

豬價比天氣還多變, 誰都不能準確地預測。 在此奉勸各位養殖戶儘量不要壓欄, 該出欄時就出欄, 價錢管理, 提高飼養水準, 讓豬群少生病, 提高飼料轉化率, 提升豬肉品質, 一定能堅持過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