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騎電動車有這麼多法律法規要遵守!你真的清楚嗎?

在馬路上, 電動車與汽車相撞的事故屢見不鮮, 而且在事故的理賠問題上, 也總會存在爭論:有些電動車駕駛人認為, 自己是弱勢群體, 發生交通事故理應得到賠償。 而一些機動車駕駛人則抱怨:“由於行人或電動車違章造成的交通事故, 機動車無責也要承擔10%責任和賠償。 ”這條規定究竟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 還是助長了“弱勢人群”的違章現象?

小編從網上搜到一些的電動車闖紅燈引發交通事故動圖

慘痛的教訓就擺在眼前

你本想占一點點便宜

懶得去等紅燈

漠視交通法律法規

結果卻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後果:

不但自己受傷還得倒賠錢

下面這些你知道?

估計許多人都不知道吧!

電動車違法行為

電動車不按規定行駛。

主要包括電動車違反交通信號燈、逆向行駛、佔用機動車道行駛、違法載人、非法安裝棚架裝置等違法行為。

1、許多電動車駕駛人, 無視亮起的紅燈, “任性地”在路口穿行, 而有的行人連斑馬線也懶得走, 直接橫穿馬路。 路口的機動車往往“心驚膽戰”, 為躲避這些不文明的電動車和行人, 只好走走停停, 造成道路交通擁堵。

2、車輛靠右側通行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識。 然而, 個別電動車駕駛員偏偏“反其道而行”, 將交通法規拋之腦後, 不僅擾亂了道路交通秩序, 還給正常行駛的車輛帶來安全隱患, 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3、與機動車搶道是電動車違法行駛行為中較為普遍的行為之一。 這不僅容易導致交通擁堵, 更會引發交通事故, 同時, 駕駛電動車橫穿馬路也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在這樣的交通事故中, 電動車車主更容易受傷, 而且造成的後果往往不可預料。

4、按照規定,電動車雖然只能搭載一名1.2米以下兒童,但並不意味著1.2米以上兒童就可以騎電動車了,因為騎自行車或電動車還有年齡上的限制。

5、部分電動車車主為了遮陽、遮雨,會在電動車上加裝遮陽棚、遮雨棚,而電動車本身平衡性、動力系統、刹車系統與技術性能相對較弱,擅自加裝遮陽棚很容易破壞原有的車身設計,且容易造成方向失控,而且,在遮陽棚老化之後或是發生交通事故時,還可能對周邊其他路人造成傷害。

法律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品質、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七條 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我 們 倡 議

行其道、遵其序、守其規

提高安全文明意識

同時還要注意

如何正確停放電動車、給車充電?

電動車在充電過程中遵循“四步走”的步驟,避免意外和悲劇的發生。

▲遠離易燃易爆物品。電動車在充電時,要仔細檢查附近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電動車在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災。

▲選擇安全充電環境。充電時,應將充電器放置在比較容易散熱的通風處,避免狹窄、密閉的環境。儘量不要在晚上充電,防止一旦電動車起火時,不能及時發現處置,加大火災事故危險性。

▲掌握適當充電時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8小時之內,若是充電時間較長,熱量積蓄較多,導致電瓶發熱,極易引發火災。

▲加強日常自查自檢。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應該加強對電動車的電線、電路等方面的檢查,防止接觸不良引起接觸點打火、發熱,避免線路老化、磨損而造成短路、串電事故的發生。

平安行車

交警同行

4、按照規定,電動車雖然只能搭載一名1.2米以下兒童,但並不意味著1.2米以上兒童就可以騎電動車了,因為騎自行車或電動車還有年齡上的限制。

5、部分電動車車主為了遮陽、遮雨,會在電動車上加裝遮陽棚、遮雨棚,而電動車本身平衡性、動力系統、刹車系統與技術性能相對較弱,擅自加裝遮陽棚很容易破壞原有的車身設計,且容易造成方向失控,而且,在遮陽棚老化之後或是發生交通事故時,還可能對周邊其他路人造成傷害。

法律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品質、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七條 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我 們 倡 議

行其道、遵其序、守其規

提高安全文明意識

同時還要注意

如何正確停放電動車、給車充電?

電動車在充電過程中遵循“四步走”的步驟,避免意外和悲劇的發生。

▲遠離易燃易爆物品。電動車在充電時,要仔細檢查附近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電動車在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災。

▲選擇安全充電環境。充電時,應將充電器放置在比較容易散熱的通風處,避免狹窄、密閉的環境。儘量不要在晚上充電,防止一旦電動車起火時,不能及時發現處置,加大火災事故危險性。

▲掌握適當充電時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控制在8小時之內,若是充電時間較長,熱量積蓄較多,導致電瓶發熱,極易引發火災。

▲加強日常自查自檢。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應該加強對電動車的電線、電路等方面的檢查,防止接觸不良引起接觸點打火、發熱,避免線路老化、磨損而造成短路、串電事故的發生。

平安行車

交警同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