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低價維保困局如何破?北京電梯商會譚勇提三大方案

近日, 政府採購資訊網發表“維保服務建議由電梯廠家來承包或轉分包, 你怎麼看?”一文, 引發讀者的關注和熱議。 電梯維保服務模式究竟怎麼推?如何改?政府採購資訊報/網記者採訪了北京市電梯商會副秘書長譚勇。

隨著電梯產業調整, 電梯行業企業利潤在下降, 電梯生產廠家不能充分有效的發揮主導作用, 而不少非電梯製造單位的安全管理不成體系, 所安裝、維保的電梯品質不高, 電梯故障多, 民眾意見大, 行業內不團結, 市場出現混亂。

在譚勇看來, 由於沒有規定指導價格, 為迎合使用者, 個別維保公司往往報出低廉的維修價格,

降低維保費用, 造成維保行業惡性競爭;因成本低使得電梯維保品質沒有保障, 由此造成的直接後果, 導致“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害甲方!”。 問題產生的原由, 業內各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苦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行業自身釀造的。

目前, 我國在用電梯的改造、維修、維護保養70%以上都是由電梯非製造從業單位承擔。 電梯維護保養主體是製造廠家之外的協力廠商非製造企業。 電梯非製造企業有著一大批相對成熟穩定的從業大軍, 其中很多企業還是一些省、市級的行業優秀企業和領軍企業, 經過多年努力打拼, 大多企業已初具規模, 通過引入科學化的管理模式, 維保電梯少則數千台、多則上萬台,

對整個行業起著安全穩定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由電梯廠家來承包或轉分包電梯維保, 譚勇認為, 看似把責任承擔起來, 但是廠家的實際維保能力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還需要通過與協力廠商維保公司合作才能實現, 委託協力廠商維保公司, 有可能在利益上出現再分配等糾紛, 還可能出現在廠家監管過程中諸多的技術性問題。 並且, 電梯製造廠家擔當責任的同時, 還要考慮到服務成本的投入。 再者, 如果一個物業單位擁有多個品牌的電梯, 協力廠商維保企業是否必須向多家電梯製造廠家申辦委託?這無形中將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負擔, 採購單位也不可能在一個專案中面對若干個不同品牌電梯(有委託)維保公司。

按照目前的行業市場現狀, 他認為, 要以新的理念、新的創新模式解決當前電梯安全問題:

一是要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精, 在起碼一段時間內的市場上, 具備不可替代性;企業不應僅僅只看到訂單, 更重要的要看到獲得定價能力。 鼓勵協力廠商維保企業聯合重組, 即若干企業合併在一起, 這樣不僅資源分享, 提高效率減少企業安全風險, 還能降低管理成本, 這種方式值得去嘗試。 這也是今年北京電梯商會提出“團結協作, 向規模發展、規範管理目標邁進”的工作目標。

二是認真貫徹國家質檢總局創新性提出的“保險+服務”新模式, 這也是破解電梯維保監管難題的重要課題。 通過引入保險機構進行協力廠商監督的模式,

建立維保擇優選擇機制。 原來由物業公司直接選擇維保單位, 物業公司通常低價選擇維保單位而忽視維保品質。 在“保險+服務”新模式下, 保險公司除承擔事故責任賠償外, 還參與維保單位的選擇和監督。 考慮由保險機構統一招標選擇規模化、規範化的維保單位, 與物業公司、維保單位簽署三方合同, 根據維保品質支付維保費用, 從價格競爭轉為品質競爭, 促進電梯維保市場規範化。

三是逐步推進電梯物聯網監控系統, 建立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 實現“事前自動預警、事中安撫與處置、事後分析追溯”。 電梯故障時, 通過轎箱內一鍵報警至電梯應急救援聯動平臺, 及時通知救援, 同時可對被困乘客進行音視頻安撫、避免出現恐慌;另一方面通過電梯運行資料分析,

監測出電梯潛在隱患並自動“呼救”, 通過維保單位針對性維修, 消除隱患。 這樣一來不僅可將定期維保改為動態維保, 還可以降低人工檢查的失誤率, 大幅提升電梯故障維修的及時性、針對性, 全面保障電梯安全運行, 延長使用壽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轉變, 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 高品質發展的主要內涵就是從總量擴張向結構優化轉變。

小企業很難度過這股浪潮, 大魚吃小魚是必然趨勢。 譚勇進一步說道, 電梯產業結構調整應該聚焦電梯後市場持續發力, 從過去的製造業為主,調整為製造與服務業並重,再進一步調整為以服務為主、製造業為輔,拉動行業向服務轉型。同時,建議行業領導和監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電梯品質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多方調查研究,儘快出臺與之相關的指導性意見,推進“物聯網+電梯監管+保險”的電梯監管新模式,重構監管格局,引入保險機制,實現傳統監管向資料監管、點位元監管向全覆蓋監管、事故處理向故障預防轉變的創新監管新模式,實現電梯維護保養向高品質目標發展。

從過去的製造業為主,調整為製造與服務業並重,再進一步調整為以服務為主、製造業為輔,拉動行業向服務轉型。同時,建議行業領導和監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電梯品質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多方調查研究,儘快出臺與之相關的指導性意見,推進“物聯網+電梯監管+保險”的電梯監管新模式,重構監管格局,引入保險機制,實現傳統監管向資料監管、點位元監管向全覆蓋監管、事故處理向故障預防轉變的創新監管新模式,實現電梯維護保養向高品質目標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