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織女和七仙女都那麼美?因為這項發明!|典籍中的工人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衣裳已施行看盡, 針線猶存未忍開”;“敢將十指誇針巧, 懶把雙眉鬥畫長”……

以上唐詩都是描寫婦女針線活兒的, 三句詩, 分別承載著我們對於母親、妻子以及戀人的溫馨記憶。 在不遠的過去, 我們身上的衣服都由母親手工縫製;男人們往往以妻子漂亮的針線活兒而感到心裡滿意和臉上有光;而找個合格老婆的標準首先也要看她“針線茶飯”是否拿得下來。

針線活兒, 在我國古代謂之婦功, 是婦女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之一。 當然, 婦功不僅包括針線活兒, 即制衣或縫紉、刺繡等, 還有上游的績麻、繅絲、紡線, 織布(絲綢)等, 合稱紡織, 也包括廚房裡的那些事兒等, 但重點是為成就“身上衣”(包括頭衣、足衣)而進行的一應手工勞動。

《考工記》總結當時的社會有六大分工, 分別是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農夫、婦功。

“治絲麻以成之, 謂之婦功”。

《考工記》特別將“婦功”從“百工”中分出來, 以示重要。 婦功, 相當於今天輕工業中的紡織和服裝產業中的勞動技能。

關於婦功, 我們還可以用一個字兒來概括或重點提出:“織”。

順此就有最基本的男女勞動分工:“男耕女織”。 《商君書·畫策》:“男耕而食, 婦織而衣”。 男耕女織的悠久畫面,

寄寓著多少中華兒女通過勞動過上好日子的嚮往啊!“你耕田來我織布……”寫到這兒, 我耳中馬上就傳來黃梅戲《天仙配》中那段著名的男女對唱。

今天, 我們就重點說說歷史上與“織”有關的那些事兒、那些人。

*伯余初作衣和腰機

雖說“男耕女織”, 而原始農業也是由婦女發明的。 大家知道, 那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社會時期, 兒女們只認媽不認爹。 原始紡織業也是在此時期由媽媽們發明出來, 並一直主要由她們從事, 直到現當代。

紡織是在編織的基礎上發明出來。 關於原始紡織, 大家都會引用《淮南子·泛論訓》中的一句話:伯余之初作衣也, 緂(tǎn, 搓)麻索縷, 手經指掛, 其成猶網羅。

伯余開始製作衣服、搓麻繩、撚麻線, 手纏指繞,

編織成網羅那樣粗糙的衣服。 進一步說明, 就是把經線的兩頭各結在兩根木棍上, 一系腰一手持, 繃緊, 然後開始織……對, 就像編席一樣的“編織”, 織成, 用骨針簡單一綴, 披在身上就是衣服了。 由此可見, 最初織造與制衣還緊密地聯體系在一起沒有分工。

但是後人卻把這項發明歸功於一個男人——伯余。 伯余是黃帝的臣子, 自然由黃帝分派抓這項工作。 所以, 不嚴格地說, 也可以記載為“黃帝制衣”。 嚴格地說, 還是伯余吧。 相傳, 伯余還發明了裙子。 他見他的老婆長得很美, 身材也好, 便靈機一動, 發明了裙子給她老婆試穿, 結果更美了, 比所有女人都美。

到了我們可由文字來書寫歷史時, 早就是男人的天下了, 所以初作衣者是伯余, “手經指掛”是伯余教會大家的。 在此, 我們姑且認為“伯余”就是原始公社時代從事織造和制衣的婦女們的一個總名。 我們給伯余“變性”了, 哈哈。

稍後, 伯余就從上述那種簡單的織造發明出一種原始的織機——腰機。 織者席地而坐, 腰系卷布軸, 腳踏經軸, 拉直經線, 用分經木挑出梭口,穿過緯線, 再用機刀將緯線打齊,如此這般,織啊織,一晃就過去了一百年或者一千年。

我只恨不能穿越五六千年的時光,親眼目睹一下那原始的腰機(不是可憐巴巴地只在網上搜索看圖片),並親自操作一遍,好切身感受到先民的“機智”。我小的時候,父母和父老鄉親們還要打草鞋穿的,所用的工具我們管它叫“草鞋耙子”,正是要一頭系在腰裡,一頭蹬腳,繃緊經繩, 正是原始腰機的結構和理念。

原始腰機由於需坐地操作,所以又稱踞織機。1975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踞織機件,有機刀,卷布軸、梭子和分經木等。總的來說吧,原始腰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紗三項主要運動,具備了最基本的紡織織造功能,展示了構成織物的基本原理,已與編織技術不可同日而語。原始腰機所織,已不再是網羅。最初的葛布、麻布和絲織品,就由這些腰機織出。由此,人類告別草衣木食,宣告從蒙昧時代進入服用紡織品的文明時代。

*嫘祖始蠶

有些講服裝歷史的書籍是從嫘祖養蠶繅絲開篇的。這是強調絲織品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獨特地位,我們作為絲綢之國開創文明交際的絲綢之路的重要性,這樣開篇令人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強調“嫘祖始蠶”,也更符合“女織”的實際。我們慶倖,嫘祖終於沒有被後世講述歷史的男人們變性為男性。

相傳,嫘祖是西陵氏部落的女首領,她受蜘蛛織網的啟發,開始用蠶絲織出了人類第一件衣裳。《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

嫘祖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

籍貫:出生於西陵(一說今河南省西平縣,一說今四川省鹽亭縣)

成就:發明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黃帝為什麼要娶嫘祖呢?還不是看上了人家的繅絲技術嘛!認識黃帝前,嫘祖已經在西陵部落普及了這項偉大的發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嫘祖聖地》碑文稱:

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嫘祖是從北周(557年-581年)開始被祀為先蠶的。根據趙蕤所創作的碑文,嫘祖嫁給黃帝,帶來養蠶繅絲的技術,並大力發展人工種桑,還發展了編絹之術,亦即紡織技術,進一步又設計制定了衣裳的法式,也就是彰顯服裝的符號化功能,以別男女、序人倫、定等級(“等級”這一點我們今天一般持批評態度),這是融精神文明於物質文明當中。中國為什麼又被稱為華夏或中華?“夏”謂盛大,中稱居中;“華”則指美麗,具體是指穿得美麗。除了設計服裝,嫘祖還設計制定了男女婚姻的禮儀。而婚禮的莊嚴和穆,也要從服裝中體現出來。嫘祖,實在是和黃帝平分秋色的女性人文始祖,考其功勞,從紡織始。毛澤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考諸人物,從嫘祖始。

那麼西陵氏部落也就是嫘祖的娘家在哪裡呢?有說河南,有說山西,而叫得最響的居然是四川綿陽市鹽亭縣,那裡有嫘祖山,山有嫘祖穴,那裡出土了大量蠶桑文物,而李白老師趙蕤刻寫的《嫘祖聖地》碑,也是在那裡發現的。

*母親、妻子和姐妹們都坐在斜織機前

伴隨著伯余和嫘祖時代紡織制衣的那種踞織機,到了先秦時代,就變成在我們大腦中形成先入印象的斜織機。

聯想一下,這種斜織機,是不是有一個機架?是的。還有一個斜面,正是在那個斜面上固定著布幅的,專業描述稱,經面和水準的機架構成五六十度的傾角。第三個印象是,這種織機是要腳踏操作的,應用杠杆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杆),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杆,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比之踞織機的伸長兩腿用雙腳抵住軸棍,斜織機的腳踏既減輕了勞動強度,還使生產效率可比踞織機提高十倍以上。

△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

《三字經》稱:“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子的母親家教有方,也讓我們看到了她作為一名家庭織工坐在紡織前的生產畫面,她用的已經是斜織機了。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講述的是曾子的母親聽說“曾子殺人”之後的反應,圖上也是斜織機的型制。孟母所斷機杼,曾母所投機杼,就是織工們拿在手中用以引緯的梭子。這梭子是要穿過來穿過去,動作越熟練,穿得就越快。“穿梭”這個詞就是這樣來歷的,一併形成的還有“日月如梭”這個比喻。

通常“日月如梭”前邊還有一句:“光陰似箭”。這就又讓我順便想起了兒時讀物上《紀昌學射》的故事,因為裡邊也有織機的資訊。

紀昌學射載於《列子· 湯問》。學射,師傅告訴紀昌,要先學會不眨眼睛。於是,“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牽挺”:織布機踏腳板。紀昌回到家裡,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視著織布機上提綜的踏腳板。)這是有幾分喜感的畫畫,老婆坐在織機前忙個不停,老公卻不務“正業”,仰臥老婆腳下,練習不眨眼睛。我們也不眨眼睛地看過去,就注意到那是一台用腳踏提綜的斜織機。

“偃臥其妻之機下”,從這句話還可看出,我們古人會把織機單稱為“機”。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家、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也注意到了。

李約瑟在其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他說:“中國人賦予織造工具一個極佳的名稱:機。從此,機成了機智、巧妙、機動敏捷的同義詞。”

紡織機,機械之母。從腰機起算,誕生於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時期,是一項女性的“機智”發明。它一誕生,就與女性相伴,並形成男耕女織的分工,塑造了中國女性的“勞動美”。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母親在織,妻子在織,待字閨中的女兒也在織。我們還用織布的女子——“織女”,用來命名天上天琴星座中的一顆最亮的恒星,並衍生出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和乞巧的美俗,這都是與織造、織機密切相關的想像。

牛郎織女的傳說非常古老,《詩經》中已有織女星和牽牛星的記載。東漢,《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詩已經比較完整地講述了牛女二人愛而相隔的劇情。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在天上織造,織出一天雲錦。這是女神級的紡織高手。與織女身份相近、技藝相同和水準相當的還有一位女神——七仙女,這是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女主人公。《天仙配》的神話傳說最早載于西漢劉向的《孝子傳》,此後三國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也都有相關記載。嚴格地說,都是關於孝子董永的傳說:因他孝感上天,遂得天女下嫁,並帶來神奇的紡織技藝,助他還債脫奴。至黃梅戲《天仙配》,主角就是這位織女,因嚴鳳英的出色演繹,並借助於電影傳播,七仙女的藝術形象遂家喻戶曉。《牛郎織女》的故事也被改編成黃梅戲,也由嚴鳳英主演並拍成了膾炙人口的戲曲電影,成為一代經典。

織女也罷,七仙女也罷,其實都是人間的女神,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美麗代表。她們的美麗不僅在於外表,本質上更在於出神入化的織造技藝,加上勤勞愛人的品德,就美成了理想,成為勞動男人的夢中情人。

撰文 | 獨孤放牛 (詹船海)

編輯 | 李冠傑

用分經木挑出梭口,穿過緯線, 再用機刀將緯線打齊,如此這般,織啊織,一晃就過去了一百年或者一千年。

我只恨不能穿越五六千年的時光,親眼目睹一下那原始的腰機(不是可憐巴巴地只在網上搜索看圖片),並親自操作一遍,好切身感受到先民的“機智”。我小的時候,父母和父老鄉親們還要打草鞋穿的,所用的工具我們管它叫“草鞋耙子”,正是要一頭系在腰裡,一頭蹬腳,繃緊經繩, 正是原始腰機的結構和理念。

原始腰機由於需坐地操作,所以又稱踞織機。1975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踞織機件,有機刀,卷布軸、梭子和分經木等。總的來說吧,原始腰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紗三項主要運動,具備了最基本的紡織織造功能,展示了構成織物的基本原理,已與編織技術不可同日而語。原始腰機所織,已不再是網羅。最初的葛布、麻布和絲織品,就由這些腰機織出。由此,人類告別草衣木食,宣告從蒙昧時代進入服用紡織品的文明時代。

*嫘祖始蠶

有些講服裝歷史的書籍是從嫘祖養蠶繅絲開篇的。這是強調絲織品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獨特地位,我們作為絲綢之國開創文明交際的絲綢之路的重要性,這樣開篇令人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強調“嫘祖始蠶”,也更符合“女織”的實際。我們慶倖,嫘祖終於沒有被後世講述歷史的男人們變性為男性。

相傳,嫘祖是西陵氏部落的女首領,她受蜘蛛織網的啟發,開始用蠶絲織出了人類第一件衣裳。《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

嫘祖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

籍貫:出生於西陵(一說今河南省西平縣,一說今四川省鹽亭縣)

成就:發明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黃帝為什麼要娶嫘祖呢?還不是看上了人家的繅絲技術嘛!認識黃帝前,嫘祖已經在西陵部落普及了這項偉大的發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嫘祖聖地》碑文稱:

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嫘祖是從北周(557年-581年)開始被祀為先蠶的。根據趙蕤所創作的碑文,嫘祖嫁給黃帝,帶來養蠶繅絲的技術,並大力發展人工種桑,還發展了編絹之術,亦即紡織技術,進一步又設計制定了衣裳的法式,也就是彰顯服裝的符號化功能,以別男女、序人倫、定等級(“等級”這一點我們今天一般持批評態度),這是融精神文明於物質文明當中。中國為什麼又被稱為華夏或中華?“夏”謂盛大,中稱居中;“華”則指美麗,具體是指穿得美麗。除了設計服裝,嫘祖還設計制定了男女婚姻的禮儀。而婚禮的莊嚴和穆,也要從服裝中體現出來。嫘祖,實在是和黃帝平分秋色的女性人文始祖,考其功勞,從紡織始。毛澤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考諸人物,從嫘祖始。

那麼西陵氏部落也就是嫘祖的娘家在哪裡呢?有說河南,有說山西,而叫得最響的居然是四川綿陽市鹽亭縣,那裡有嫘祖山,山有嫘祖穴,那裡出土了大量蠶桑文物,而李白老師趙蕤刻寫的《嫘祖聖地》碑,也是在那裡發現的。

*母親、妻子和姐妹們都坐在斜織機前

伴隨著伯余和嫘祖時代紡織制衣的那種踞織機,到了先秦時代,就變成在我們大腦中形成先入印象的斜織機。

聯想一下,這種斜織機,是不是有一個機架?是的。還有一個斜面,正是在那個斜面上固定著布幅的,專業描述稱,經面和水準的機架構成五六十度的傾角。第三個印象是,這種織機是要腳踏操作的,應用杠杆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杆),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杆,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比之踞織機的伸長兩腿用雙腳抵住軸棍,斜織機的腳踏既減輕了勞動強度,還使生產效率可比踞織機提高十倍以上。

△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

《三字經》稱:“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子的母親家教有方,也讓我們看到了她作為一名家庭織工坐在紡織前的生產畫面,她用的已經是斜織機了。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講述的是曾子的母親聽說“曾子殺人”之後的反應,圖上也是斜織機的型制。孟母所斷機杼,曾母所投機杼,就是織工們拿在手中用以引緯的梭子。這梭子是要穿過來穿過去,動作越熟練,穿得就越快。“穿梭”這個詞就是這樣來歷的,一併形成的還有“日月如梭”這個比喻。

通常“日月如梭”前邊還有一句:“光陰似箭”。這就又讓我順便想起了兒時讀物上《紀昌學射》的故事,因為裡邊也有織機的資訊。

紀昌學射載於《列子· 湯問》。學射,師傅告訴紀昌,要先學會不眨眼睛。於是,“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牽挺”:織布機踏腳板。紀昌回到家裡,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視著織布機上提綜的踏腳板。)這是有幾分喜感的畫畫,老婆坐在織機前忙個不停,老公卻不務“正業”,仰臥老婆腳下,練習不眨眼睛。我們也不眨眼睛地看過去,就注意到那是一台用腳踏提綜的斜織機。

“偃臥其妻之機下”,從這句話還可看出,我們古人會把織機單稱為“機”。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家、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也注意到了。

李約瑟在其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他說:“中國人賦予織造工具一個極佳的名稱:機。從此,機成了機智、巧妙、機動敏捷的同義詞。”

紡織機,機械之母。從腰機起算,誕生於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時期,是一項女性的“機智”發明。它一誕生,就與女性相伴,並形成男耕女織的分工,塑造了中國女性的“勞動美”。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母親在織,妻子在織,待字閨中的女兒也在織。我們還用織布的女子——“織女”,用來命名天上天琴星座中的一顆最亮的恒星,並衍生出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和乞巧的美俗,這都是與織造、織機密切相關的想像。

牛郎織女的傳說非常古老,《詩經》中已有織女星和牽牛星的記載。東漢,《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詩已經比較完整地講述了牛女二人愛而相隔的劇情。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在天上織造,織出一天雲錦。這是女神級的紡織高手。與織女身份相近、技藝相同和水準相當的還有一位女神——七仙女,這是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女主人公。《天仙配》的神話傳說最早載于西漢劉向的《孝子傳》,此後三國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也都有相關記載。嚴格地說,都是關於孝子董永的傳說:因他孝感上天,遂得天女下嫁,並帶來神奇的紡織技藝,助他還債脫奴。至黃梅戲《天仙配》,主角就是這位織女,因嚴鳳英的出色演繹,並借助於電影傳播,七仙女的藝術形象遂家喻戶曉。《牛郎織女》的故事也被改編成黃梅戲,也由嚴鳳英主演並拍成了膾炙人口的戲曲電影,成為一代經典。

織女也罷,七仙女也罷,其實都是人間的女神,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美麗代表。她們的美麗不僅在於外表,本質上更在於出神入化的織造技藝,加上勤勞愛人的品德,就美成了理想,成為勞動男人的夢中情人。

撰文 | 獨孤放牛 (詹船海)

編輯 | 李冠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