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深圳聽世界,在深圳唱中國

4月15日晚, 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指尖浪漫——柴可夫斯基三重奏音樂會”, 在深圳音樂廳舉行。 圖為演出現場。 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

“春風吹落天上聲”, 散落人間滿鵬城。

3月23日晚, 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拉開帷幕。 在此後的37天裡, 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16個藝術團體的700多位中外藝術家, 為觀眾帶來18場富有多元特色的國際精品演出。 這是一個城市的音樂狂歡, 這是一場融匯中西的音樂盛宴。

一座城市的顏值, 在於GDP支撐的硬體;一座城市的氣質, 在於音樂等文化雕塑的軟體。 若干年前, 梁啟超先生就說:“欲改造國民之品質, 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 ”若把城市人格化, 一座喜歡音樂、愛好讀書、懂得詩詞的城市, 大概也“壞”不到哪裡去。

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去年, 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在深圳奏響華美樂章;而今, 更多元、更國際化的藝術家與樂團彙聚深圳,

唱響文化交流的“世界語言”——“名門風範”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與指揮大師普列特涅夫音樂會、“梅蘭竹菊”國樂專場、“深圳驕傲”青年藝術家音樂會、“波斯之戀”伊朗經典民族音樂音樂會、“古今迴響”吳蠻與絲路音樂大師及華陰老腔皮影……“巔峰之作”“絲路之韻”“大國之音”“青春之歌”“世界之聲”五大板塊輪番登場, 各具特色的多國文藝作品為鵬城串聯起熠熠生輝的“一帶一路”藝術珠鏈。

寥廓驚豔的異域風情、纏綿婉轉的古典樂章、浩蕩激越的中國故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 聯接中外, 溝通世界。 天籟之音, 活力之城, 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帶領受眾走進美妙的音樂之旅。 這是世界的音樂旅程:不同文明語境下的音樂,

隨著千年絲路的綿延而融會貫通, 因著新時代而煥發新生。 這是城市的文化之旅: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成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之都相匹配的文化強市, 盛大音樂季是重要的一個抓手、一個環節。

一座城市的文化追求和市民的文化自信, 彰顯于卓爾不凡的音樂“曲高和眾”的火爆現實。 它是這個城市的律動與詩意, 它是這個城市的溫度與情懷, 大樂必易、雅俗共賞, 成為文化名片, 令人沉醉大美。 往大處說, 這是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文化旨趣;往小處說, 這是城市政府對市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生動回應。

“詩文隨世運, 無日不趨新。 ”國家如此, 城市亦然。

一座城市的音樂夢與文藝範,

看似生活情調, 實則發展旨歸, 更是聚攏人心的價值之力。 此前, 一份特別的“功能表”(《2018年深圳城市文化菜單》)在深圳人的朋友圈廣泛傳播, 這是深圳在國內城市裡第一份對標國際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單, 亦是落實《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深圳, 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軟實力, 正通過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創意活動凝聚起來、擴散開去。 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 深圳的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正蓄積起磅礴的“深圳力量”。

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歌正酣、曲正濃, 就像網友說的, 在深圳聽世界, 在深圳唱中國。 (南方網鄧海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