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你可以去Facebook領補償金了,每張被“盜”照片可賠5000刀!

超過8700萬臉書(Facebook)使用者個人資訊未經允許而被共用, 被劍橋分析公司用於政治用途, 而劍橋資料分析公司則服務於特朗普的競選團隊,

他們利用這些資料建立了模型分析, 並對特定臉書用戶進行“政治洗腦”, 這一行為為特朗普在大選期間獲勝提供幫助。

近日, 美國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爆出史上最大醜聞, 面臨侵犯用戶隱私等一系列罪狀。

而近日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也為臉書CEO“小紮”的道歉寫下了結尾。

雖然據《紐約時報》稱, 紮克伯格此次國會作證是有專人進行指導的。 對比與2010年紮克伯格第一次參加採訪時不知所措的畫面對比, 這次似乎成熟了不少。 此前, 臉書特地聘請了一支專家顧問團隊給紮克伯格進行聽證會培訓, 比如如何調整對答節奏, 如果被提問人突然打斷如何應對等。

國會首秀可能只會是一場“作秀”, 所有的承諾也可能只是一紙空談, 並無什麼實際意義。

雖然首秀已經結束, 但是被人民群眾討伐的命運並沒有完全結束...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名美國聯邦律師發現臉書其實一直違反了另一項法律, 其中一條便是“未經過用戶允許, 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功能”。

這一項技術在2010年被研發並使用,

而在2012年就遭歐洲用戶反對而停止使用, 許多地區和國家是沒有這項功能的, 英國用戶則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關閉此項功能。

但在 美國, 這項“人臉識別”功能還是十分盛行。

就是上圖這項大家所熟知的功能, 上傳一張照片之後, 能夠識別出人臉甚至是你的哪位好友。

在美國伊利諾州的法律下, 當每一次個人照片在未被允許下被使用時, 使用者將會遭受$1,000-$5,000美金的罰款。 而臉書的這項功能明顯與伊利諾州這條為保護居民生物識別隱私的法律相違背。

“人臉識別”功能能夠通過用戶上傳的10張左右的照片來通過識別, 雖然很多人可能認為這並不是什麼, 但是早在2011年功能剛剛發佈時, 平均每人被“Tag”出的照片就超過53張。 臉書可以通過這項功能建立一個非常全面的人臉資料庫。

Donato律師還指出, 臉書收集了數不盡的使用者資訊, 包括家庭位址、IP地址, 以及自己的長相。

聯邦法庭律師James Donato指出, 此事件的調查將先從那些2011年6月11日後在臉書上有“面部識別”相冊的伊利諾居民開始。

在此事上, 臉書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對打贏這場官司十分有信心, 我們對此項功能的使用也十分靈活, 如果你不想被“tag”出來, 用戶完全可以自行關閉此功能”。

先不說被“人臉識別”功能侵犯的用戶最後能否得到賠償金, 回頭看看“資料洩露門”的處理進展。

日前,各個社交網路都爭先更新以及加固了對自己用戶的“隱私保護”功能,誰都不想攤上這個爛攤子。就在上個禮拜,臉書發佈了新的功能 —— 檢測自己的資料是否被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所盜用。

使用這個功能之後,22億的臉書使用者開始在頁面上收到消息通知。點擊一個名為“保護您的資訊”的網址連結來查看您使用的哪些APP盜用了您的哪些資訊。

此項功能能夠讓用戶自己手動檢測是否自己的資訊遭到盜用,同時也有用戶擔心自己在臉書聊天功能中的資訊也遭到盜用。

但是對此劍橋資料表示駁回,並稱他們從未接觸過個人聊天資訊。

儘管如此臉書在盡力的洗白自己,小編還是想問一句:Facebook,我們還能安心使用嗎?

免責聲明:轉載自網路 不用於商業宣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權刪

日前,各個社交網路都爭先更新以及加固了對自己用戶的“隱私保護”功能,誰都不想攤上這個爛攤子。就在上個禮拜,臉書發佈了新的功能 —— 檢測自己的資料是否被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所盜用。

使用這個功能之後,22億的臉書使用者開始在頁面上收到消息通知。點擊一個名為“保護您的資訊”的網址連結來查看您使用的哪些APP盜用了您的哪些資訊。

此項功能能夠讓用戶自己手動檢測是否自己的資訊遭到盜用,同時也有用戶擔心自己在臉書聊天功能中的資訊也遭到盜用。

但是對此劍橋資料表示駁回,並稱他們從未接觸過個人聊天資訊。

儘管如此臉書在盡力的洗白自己,小編還是想問一句:Facebook,我們還能安心使用嗎?

免責聲明:轉載自網路 不用於商業宣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權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