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灞橋·最美城區 | 這個“轉盤”點靚西安“東大門”!引來眾多省市主流媒體紛紛“圍觀”!對,它就是……

4月18日上午, 灞橋區委宣傳部邀請陝西日報、西安日報、西安晚報、華商報、三秦都市報、陝西電視臺新聞聯播、都市快報、都市熱線, 西安電視臺西安新聞、零距離等欄目記者和“西安東城事兒”、“灞水家園”、“我愛紡織城”等區內社會新媒體負責人、部分網路大V、政務新媒體負責人代表等, 到堡子村盤道綜合改造工程一線, 通過實地參觀體驗, 瞭解專案竣工及運行有關情況, 切身感受灞橋和大西安發展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堡子村盤道東往藍田, 西通西安主城區, 南接紡織城, 北去滻灞生態區, 作為灞橋區的東大門戶和交通要道, 堡子村轉盤改造工程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 該工程已全面竣工並對公眾開放, 地上交通、地下盤道、下沉廣場等各項設施和服務功能、綠化、步道等均全面到位, 新建成的堡子村交通樞紐不僅滿足機動車通行、市民步行出行、商業購物、休閒健身等多種需求,

更以時尚的面貌成為西安城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 大家來到堡子村轉盤及地下廣場進行參觀, 大家邊聽邊看, 不時就關心的問題向講解員詢問, 並表示, 今天實地參觀了竣工後的堡子村轉盤, 深切感受到了新轉盤的便捷, 特別是地下設施的建設, 很有新意, 有很多亮點和人性化的設計, 相信堡子村轉盤必將成為灞橋未來的交通和商業“新地標”。

據瞭解,綜合改造工程是將原有的盤道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改為十字平面交叉口,整個工程上下共分為三層結構,一是機動車輛通過地面十字實現各向轉換;二是通過負一層的環形通道實現人車分流,並與周邊商業項目、地面廣場立體對接;三是通過負二層附屬通道實現與地鐵1號線的無縫對接。

開放的2個地上廣場11000平米、4個下沉式廣場4800平米,廣場中設計有休閒步道、綠化亮化、衛生服務等多種功能,通往每個方向的下沉廣場入口處都有醒目的號碼字樣和導向圖,地下廣場出入口也都裝有鋼化玻璃和路燈,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出入口都非常明亮,地下通道兩側牆壁掛貼著灞橋風景畫,將灞橋特色彰顯無遺。

廣場的興建既增加了群眾休閒娛樂場所,有效提高公共用地綜合利用水準,也實現了周邊京都國際、辰宇世紀城、華廈世紀城等商業的無縫連接,行人可通過地下通道及下沉廣場直達商業,使整個區域的面貌有大幅度提升。

參觀結束後,區委宣傳部召集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及區內新媒體有關負責人召開現場新聞發佈會,灞河新區市政公用局有關負責同志及專案總工程師劉引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解答。

採訪熱心市民,市民紛紛“點贊”

採訪熱心市民,市民紛紛“點贊”

在集中採訪活動前,區委宣傳部還組織區內社會新媒體負責人、部分網路大V、政務新媒體負責人代表等,到市民群眾備註關注的常樂尚都專案建設一線進行參觀參訪。

在施工工地,專案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專案整體規劃及建設進展情況。大家紛紛表示,對項目充滿期待,希望早日建成投入運營,成為城東乃至全市人民親近未來、互動娛樂、休閒購物的重要板塊,形成西安乃至西北重要的特色文化創意基地,助力灞橋文創產業發展“騰飛”。

據瞭解,常樂文化創意小鎮處於灞橋區紡織城核心地段,分為西安國際鐵路主題公園及常樂尚都創意文化街區兩部分。目前,西安國際鐵路主題公園專案正在加緊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呈現火車鐵路文化的萬國博覽盛景,打造西安鐵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

結束完當天的採訪活動後,召開了全區新媒體工作座談會,會上,傳達學習了近期中、省、市、區一系列有關網信工作的會議精神,通報了全區一季度網上正面宣傳工作有關情況,部分與會代表圍繞新媒體平臺建設、內容生產、新媒體技術應用、參觀見學感悟等進行了發言。

會議還從貫徹落實網路意識形態責任制,更好利用新媒體手段傳播灞橋和西安正面聲音,完善溝通協作機制、加強互動交流,嚴格落實網路宣傳工作紀律,加強陣地管理,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大家一致表示,要嚴格落實網路意識形態責任制各項要求,進一步發揮社會新媒體平臺優勢,用更多鮮活的文字、精美的圖片、精彩的視頻,去發現和感悟灞橋、西安的好山好水好風景,好人好事好故事,采寫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網路作品,傳播時代新風和網路正能量,為“建設宜居灞橋,打造最美城區”和大西安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據瞭解,綜合改造工程是將原有的盤道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改為十字平面交叉口,整個工程上下共分為三層結構,一是機動車輛通過地面十字實現各向轉換;二是通過負一層的環形通道實現人車分流,並與周邊商業項目、地面廣場立體對接;三是通過負二層附屬通道實現與地鐵1號線的無縫對接。

開放的2個地上廣場11000平米、4個下沉式廣場4800平米,廣場中設計有休閒步道、綠化亮化、衛生服務等多種功能,通往每個方向的下沉廣場入口處都有醒目的號碼字樣和導向圖,地下廣場出入口也都裝有鋼化玻璃和路燈,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出入口都非常明亮,地下通道兩側牆壁掛貼著灞橋風景畫,將灞橋特色彰顯無遺。

廣場的興建既增加了群眾休閒娛樂場所,有效提高公共用地綜合利用水準,也實現了周邊京都國際、辰宇世紀城、華廈世紀城等商業的無縫連接,行人可通過地下通道及下沉廣場直達商業,使整個區域的面貌有大幅度提升。

參觀結束後,區委宣傳部召集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及區內新媒體有關負責人召開現場新聞發佈會,灞河新區市政公用局有關負責同志及專案總工程師劉引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解答。

採訪熱心市民,市民紛紛“點贊”

採訪熱心市民,市民紛紛“點贊”

在集中採訪活動前,區委宣傳部還組織區內社會新媒體負責人、部分網路大V、政務新媒體負責人代表等,到市民群眾備註關注的常樂尚都專案建設一線進行參觀參訪。

在施工工地,專案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專案整體規劃及建設進展情況。大家紛紛表示,對項目充滿期待,希望早日建成投入運營,成為城東乃至全市人民親近未來、互動娛樂、休閒購物的重要板塊,形成西安乃至西北重要的特色文化創意基地,助力灞橋文創產業發展“騰飛”。

據瞭解,常樂文化創意小鎮處於灞橋區紡織城核心地段,分為西安國際鐵路主題公園及常樂尚都創意文化街區兩部分。目前,西安國際鐵路主題公園專案正在加緊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呈現火車鐵路文化的萬國博覽盛景,打造西安鐵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

結束完當天的採訪活動後,召開了全區新媒體工作座談會,會上,傳達學習了近期中、省、市、區一系列有關網信工作的會議精神,通報了全區一季度網上正面宣傳工作有關情況,部分與會代表圍繞新媒體平臺建設、內容生產、新媒體技術應用、參觀見學感悟等進行了發言。

會議還從貫徹落實網路意識形態責任制,更好利用新媒體手段傳播灞橋和西安正面聲音,完善溝通協作機制、加強互動交流,嚴格落實網路宣傳工作紀律,加強陣地管理,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大家一致表示,要嚴格落實網路意識形態責任制各項要求,進一步發揮社會新媒體平臺優勢,用更多鮮活的文字、精美的圖片、精彩的視頻,去發現和感悟灞橋、西安的好山好水好風景,好人好事好故事,采寫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網路作品,傳播時代新風和網路正能量,為“建設宜居灞橋,打造最美城區”和大西安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