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種被當做雜草的草根,農民種植後每畝高產8000斤,增收2萬元

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有著很多很多的好東西, 例如這個季節大家在忙著挖野菜。 可是就在這些野菜裡, 蘊含著很多極具價值的野生資源。

在田間有這麼一種野草, 一到夏季就會開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 有點像以前喝白酒用的小酒杯, 小雞都不時的去啄一下,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少村民也叫這種草是“小雞喝酒草”。 許多小孩子也喜歡摘下來這些花, 甚至用嘴吸一吸那花裡甜甜的汁液。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 這小花的地下部分, 卻是一種我們常見的中藥---地黃。

是不是一下子, 你也認識了這個草啦?看似普通的尋常之物, 卻在西元前718年的周朝, 就被列為了皇帝的貢品。 《神農本草經》上將地黃列為上品, 說地黃“久服輕身不老, 生者優良”, 另外它藥性平和, 補而不燥, 能清熱涼血, 滋陰補腎, 所以在煲湯的時候我們也經常用到它。

地黃主要生長在荒涼的山坡、牆角、山腳、路邊等。 目前也有人工養殖的, 因為地下的根莖部分是黃色的, 才取名叫地黃。 中藥用的地黃一般在秋天時候採挖, 除去蘆頭、鬚根和泥沙, 直接食用或者泡制後再用。

地黃也分品種, 按照處理的成熟度來分, 分別是: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 顧名思義, 鮮地黃就是剛挖出來的新鮮地黃了。 把鮮地黃經不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後, 就得到了生地黃和熟地黃。

地黃因為含有地黃素、強心甙、多種有機酸和維生素、糖類等,

具有強心、利尿、降血糖以及護肝作用。 全國每年需求量達20000多噸, 且需求量還在追年增長中。

在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的地頭上, 今日就有不少農民在地裡忙著撿拾藥材地黃, 某農民說, 他家種了4畝地的地黃, 畝產就達到了近8000斤,市場價每斤6毛多,今年可以增收近20000餘元。

畝產就達到了近8000斤,市場價每斤6毛多,今年可以增收近20000餘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