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番禺慈善會“去行政化”改革這五年:在體制內如何突圍?

寫在前面的話:

它是社團, 但享受著與生俱來的基金會公募權;它也是基金會, 卻不用執行《基金會管理條例》;你若把它視為民間慈善組織, 它卻有著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你若把它看成是政府部門, 它又會告訴你, 其實我們沒有設立行政級別。 它就是慈善會。

慈善會是特定歷史時期下所建立的慈善機制。

慈善會這一形式在清末民國時期就出現了。 上個世紀50年代, 中國社會體制發生巨變, 大陸實行社會福利國家通包下的計劃經濟制度, 包括慈善會在內的各類慈善組織和社會組織被國家取締。

1994年,

中華慈善總會以全國性社會團體的身份在京成立, 隨後, 全國各地都開始成立各自的慈善會, 在近20年的演化中, 慈善會系統已經長成了龐然大物。 據統計, 2012年全國有縣級慈善總會1923家, 如果加上縣以下的慈善會, 總數將超過2000家。

在這套龐大的系統下, 專職人員被分為三類:社會招聘、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 因此, 各地市慈善會在運作機制上多少會表現出政府行政工作的特點, 如籌資管理上大多沿襲傳統的動員體制甚至發文到相關單位制定認捐。 慈善會組織建設一般與相應政府級別相對應, 下級慈善會一般為上級慈善會的團體成員。

這種政社不分的慈善機制帶來了雙重張力:一方面, 在民間看來, 慈善會與政府過從甚密,

會帶來慈善資源配置的不公;另一方面, 從體制內部看來, 慈善會專業人士不足, 機制僵化, 想做點事情不容易。

對於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中央早於“十八大”時就以表明態度: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

但時至今日, 慈善會系統中的“去行政化”改革依舊舉步維艱。

我們觀察到, 慈善會系統的改革核心在人, 一個思想進步且能在體制內外長袖善舞的帶頭人是改革的關鍵, 番禺慈善會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它幸運地在一個對的時間遇到了帶頭大哥。

策劃:黎宇琳

編輯:藍廣雨

記者:羅湛賢

雖然只是一家立足本土的區域性社會組織, 但如今番禺區慈善會已經管理著24個慈善冠名基金,

善款帳面總額達7000多萬, 每年舉辦六七個大型品牌活動, 甚至服務範圍已經突破區域限制, 部分公益專案延伸到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而在五年前, 該慈善會開始探索“去行政化”改革, 從區民政局中分離出來, 成為獨立的社會組織。 這五年來, 番禺區慈善會經歷了什麼?沒有了行政的干預和兜底, 怎樣解決生存發展的問題?又如何一步步打造在本地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區域慈善品牌?

1

新 離開了“體制”怎麼活下去

在參加完今年全市慈善工作會議, 並代表番禺區慈善會作過去五年經驗彙報發言後, 徐偉光舒了一口氣。 “終於走出一條獨立于行政體系之外的生存之路。 ”

番禺區慈善會成立於2001年, 五年前換屆以後, 正式從原來隸屬于區民政局的行政體系中脫離出來,

成為獨立法人的社會組織, 獨立運作, 區民政局只作為業務指導單位進行指導和監管。 彼時, 年過半百的徐偉光已從番禺區民政局局長轉任調研員, 擔任番禺區慈善會常務副會長, 肩負起番禺區慈善會去行政化改革的重任。

▲廣州市番禺區慈善會獲2017年度廣州慈善榜“最具影響力慈善組織”, 右一為徐偉光

然而, 從中央到地方, 區域性的慈善會都帶有很濃厚的行政色彩。 離開了行政體系後, 番禺慈善會首要面臨的就是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沒有了行政的干涉, 也意味著沒有財政投入的兜底。 ”徐偉光說, 剛開始, 雖說沒有官方直接的物質支持, 但番禺慈善會還是從區民政局手中把慈善超市的業務承接了過來。

但這顯然不能滿足慈善會日常運作的需要。 為此, 番禺慈善會又創新探索了慈善冠名基金的募捐模式。

番禺經濟發達, 歷史上就與南海、順德並稱“南番順”, 是整個嶺南最富庶的地區。 “倉稟實而知禮節, 當地民眾大多家底殷實, 有著樂善好施的傳統,再加上海外鄉親眾多,是非常值得挖掘的社會資源。”番禺區慈善會副秘書長陳靜姝告訴記者。

利用這一優勢,慈善冠名基金整合了本土企業、善長人翁、旅外鄉親等各方面的資源。其中最有特色的莫過於今年1月正式成立的番港慈善基金。該基金主要由番禺區慈善會聯合番禺籍的香港鄉親發起,其成立初衷就明確是要回歸鄉土,用於番禺善事。目前已累計到賬400多萬元,資助180萬元,主要用於助學、大病救助、慰問、扶貧等專案。

▲圖為番禺區慈善會的助學專案海報

據統計,經過5年的培育,目前番禺區慈善會共有24個冠名慈善基金,共籌集善款7673.57萬元。最小的一個基金不過數百,最大的一個規模高達3000萬。除企業、行業協會外,更吸引了僑胞、學校等參與,在撬動社會資源,發展慈善事業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儘管闖出了一體獨立求生的路子,但徐偉光也坦言,區域性的社會組織要完全去行政化生存,目前條件並不成熟。

“如果沒有區委區政府的發動,沒有行政力量的支持,我們每一屆的募集善款都是個問題,畢竟現階段還沒有哪個社會組織公信力能比得上政府。”徐偉光直言,慈善會要徹底去行政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

新 “募用分離”,做市民喜聞樂見的事情

不管如何,番禺區慈善會畢竟摸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然而,解決生存問題之後,如何將手上的資源用好,以達到服務公益的效果,是慈善會的首要責任。

慈善健康行活動、血液病孤兒家庭寄養項目、慈善月捐專案、愛心“燃料卡”計畫、公益慈善創投專案大賽……近年來,由番禺慈善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有口皆碑,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品牌。

其中,慈善健康行活動將慈善與市民喜聞樂見的運動方式相結合,每年為不同的慈善項目募集善款,打造出適合家庭同樂、好友相聚、政企參與的慈善活動。

“我們每一年的主題都不一樣,從弘揚慈善文化來說,人數逐年增多。區領導很重視,區長每年都帶隊參加,形成較大社會效益。”徐偉光說。從2013年至今,已為“關愛血液病患者”專案、“關愛來穗務工人員”專案、“未成年人保護”專案、“困難單親家庭”項目、“關愛殘障人士”項目進行籌款,共計超過2.2萬人次參與,籌集善款超過180萬元。

此外,作為番禺區樞紐型社會組織,番禺區慈善會舉辦公益慈善創投項目大賽,拿出一定資金對服務型社會組織進行公益資助,説明其實施公益慈善項目,促使其加快成長,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專長。

2015年以來,公益慈善創投項目大賽共投入超過260萬元,資助超過30個社會組織,累計在“來穗務工人員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困難單親家庭支持”、“失獨家庭支持”類別開展41個專案,利用社會組織的專業化優勢,為不同需求的社會群體提供幫助。

這也是番禺區慈善會推進去行政化改革,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的一種新探索。

所謂募用分離指在款物募集方面有優勢的慈善組織負責慈善資源的募集和管理,並以一定方式分配給有服務專長的慈善組織運作專案、開展活動,通過籌募與使用的適度分離和不同慈善組織之間的分工協作,提升慈善款物使用效率的一種做法。

“我們在自我造血的同時也在為其他社會組織輸血,間接孵化培育了更多社會組織。”徐偉光認為,通過舉辦公益慈善創投專案大賽來實施慈善款物募用分離,不但有利於優化慈善資源配置,緩解初創型、小微型社會組織面臨的資金難題,而且有利於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專業優勢,形成合力,為幫扶對象提供更加專業、周到的服務。

3

新 “就像企業那樣運作”

“就像企業那樣運作。”在向記者總結回顧這五年的經驗時,徐偉光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事實上,從行政體系中獨立出來之後,番禺慈善會更注重參照企業管理的方式,讓運作更高效。

管理著20多個慈善冠名基金,善款帳面總額高達7000多萬,每年舉辦六七個大型品牌活動……很難想像管理著如此龐大資金和事務的番禺慈善會,專職人員居然只有7人。

在充分調動的社會資源和規範化運作的支撐下,番禺區慈善會的服務半徑及影響力也開始突破區域的限制。

一直以來,番禺區慈善會建立了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探訪與核查機制,將探訪慰問與救助核查相結合。結合番禺經濟發展現狀和物價漲幅水準,換屆以來,慈善會先後兩次提高慈善救助標準,如將來穗人員重大疾病年度醫療救助總額由最高3萬元提高至5萬元,並將救助範圍從最初的番禺戶籍人口,擴大到符合條件的番禺常住來穗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

▲新春期間,番禺區慈善會舉辦關愛特殊兒童新春慰問活動

而慈善冠名基金的適用範圍也走出了番禺,去到廣東五華、貴州、以及番禺對口幫扶的西藏波密縣、林芝、新疆疏附縣和四川藏區等地區,資助開展一系列公益專案。

慈善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當然是件好事,但隨之而來也迎來一些新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結構的改變,如何提供更精准個性化的慈善服務?大額的慈善資金走出番禺之後,慈善會又該如何監管?

對於這些問題,徐偉光也都想過,尤其對於慈善資金的走出去,他更是不敢鬆懈,計畫今年5、6月份專門去當地考察審計一次。

今年,番禺區慈善會又將要換屆,而“去行政化”改革,還將繼續探索下去。

有著樂善好施的傳統,再加上海外鄉親眾多,是非常值得挖掘的社會資源。”番禺區慈善會副秘書長陳靜姝告訴記者。

利用這一優勢,慈善冠名基金整合了本土企業、善長人翁、旅外鄉親等各方面的資源。其中最有特色的莫過於今年1月正式成立的番港慈善基金。該基金主要由番禺區慈善會聯合番禺籍的香港鄉親發起,其成立初衷就明確是要回歸鄉土,用於番禺善事。目前已累計到賬400多萬元,資助180萬元,主要用於助學、大病救助、慰問、扶貧等專案。

▲圖為番禺區慈善會的助學專案海報

據統計,經過5年的培育,目前番禺區慈善會共有24個冠名慈善基金,共籌集善款7673.57萬元。最小的一個基金不過數百,最大的一個規模高達3000萬。除企業、行業協會外,更吸引了僑胞、學校等參與,在撬動社會資源,發展慈善事業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儘管闖出了一體獨立求生的路子,但徐偉光也坦言,區域性的社會組織要完全去行政化生存,目前條件並不成熟。

“如果沒有區委區政府的發動,沒有行政力量的支持,我們每一屆的募集善款都是個問題,畢竟現階段還沒有哪個社會組織公信力能比得上政府。”徐偉光直言,慈善會要徹底去行政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

新 “募用分離”,做市民喜聞樂見的事情

不管如何,番禺區慈善會畢竟摸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然而,解決生存問題之後,如何將手上的資源用好,以達到服務公益的效果,是慈善會的首要責任。

慈善健康行活動、血液病孤兒家庭寄養項目、慈善月捐專案、愛心“燃料卡”計畫、公益慈善創投專案大賽……近年來,由番禺慈善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有口皆碑,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品牌。

其中,慈善健康行活動將慈善與市民喜聞樂見的運動方式相結合,每年為不同的慈善項目募集善款,打造出適合家庭同樂、好友相聚、政企參與的慈善活動。

“我們每一年的主題都不一樣,從弘揚慈善文化來說,人數逐年增多。區領導很重視,區長每年都帶隊參加,形成較大社會效益。”徐偉光說。從2013年至今,已為“關愛血液病患者”專案、“關愛來穗務工人員”專案、“未成年人保護”專案、“困難單親家庭”項目、“關愛殘障人士”項目進行籌款,共計超過2.2萬人次參與,籌集善款超過180萬元。

此外,作為番禺區樞紐型社會組織,番禺區慈善會舉辦公益慈善創投項目大賽,拿出一定資金對服務型社會組織進行公益資助,説明其實施公益慈善項目,促使其加快成長,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專長。

2015年以來,公益慈善創投項目大賽共投入超過260萬元,資助超過30個社會組織,累計在“來穗務工人員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困難單親家庭支持”、“失獨家庭支持”類別開展41個專案,利用社會組織的專業化優勢,為不同需求的社會群體提供幫助。

這也是番禺區慈善會推進去行政化改革,開展慈善款物募用分離的一種新探索。

所謂募用分離指在款物募集方面有優勢的慈善組織負責慈善資源的募集和管理,並以一定方式分配給有服務專長的慈善組織運作專案、開展活動,通過籌募與使用的適度分離和不同慈善組織之間的分工協作,提升慈善款物使用效率的一種做法。

“我們在自我造血的同時也在為其他社會組織輸血,間接孵化培育了更多社會組織。”徐偉光認為,通過舉辦公益慈善創投專案大賽來實施慈善款物募用分離,不但有利於優化慈善資源配置,緩解初創型、小微型社會組織面臨的資金難題,而且有利於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專業優勢,形成合力,為幫扶對象提供更加專業、周到的服務。

3

新 “就像企業那樣運作”

“就像企業那樣運作。”在向記者總結回顧這五年的經驗時,徐偉光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事實上,從行政體系中獨立出來之後,番禺慈善會更注重參照企業管理的方式,讓運作更高效。

管理著20多個慈善冠名基金,善款帳面總額高達7000多萬,每年舉辦六七個大型品牌活動……很難想像管理著如此龐大資金和事務的番禺慈善會,專職人員居然只有7人。

在充分調動的社會資源和規範化運作的支撐下,番禺區慈善會的服務半徑及影響力也開始突破區域的限制。

一直以來,番禺區慈善會建立了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探訪與核查機制,將探訪慰問與救助核查相結合。結合番禺經濟發展現狀和物價漲幅水準,換屆以來,慈善會先後兩次提高慈善救助標準,如將來穗人員重大疾病年度醫療救助總額由最高3萬元提高至5萬元,並將救助範圍從最初的番禺戶籍人口,擴大到符合條件的番禺常住來穗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

▲新春期間,番禺區慈善會舉辦關愛特殊兒童新春慰問活動

而慈善冠名基金的適用範圍也走出了番禺,去到廣東五華、貴州、以及番禺對口幫扶的西藏波密縣、林芝、新疆疏附縣和四川藏區等地區,資助開展一系列公益專案。

慈善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當然是件好事,但隨之而來也迎來一些新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結構的改變,如何提供更精准個性化的慈善服務?大額的慈善資金走出番禺之後,慈善會又該如何監管?

對於這些問題,徐偉光也都想過,尤其對於慈善資金的走出去,他更是不敢鬆懈,計畫今年5、6月份專門去當地考察審計一次。

今年,番禺區慈善會又將要換屆,而“去行政化”改革,還將繼續探索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