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有些人熱衷於跑金標賽事,有些人喜歡高額獎金,你怎麼看?

據田協的資料, 僅2017年一年就舉辦了馬拉松及相關賽事1100場之多, 馬拉松可謂遍地開花, 從上周415當天同時舉辦50餘場賽事也可見一斑。 如此多的賽事紮堆舉辦, 網友大呼跑者不夠用了。

即便賽事這麼多, 漢馬、錫馬、揚馬等比賽的名額仍然是一票難求, 中簽率也是逐年走低。 那麼, 廣大跑友在選擇比賽的時候, 都是依據什麼標準來選的呢?通常都會考慮哪些因素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下。

賽事口碑

吸引眾多跑友參加比賽的主要原因是口碑頗佳, 而一個賽事好口碑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決定的, 包括賽道風景、補給、服務等等。 整場比賽的體驗流暢, 服務貼心, 資訊及時公佈等等, 都會大大提高賽事在跑者心目中的地位。

剛剛結束的武漢馬拉松就是一個廣受好評的賽事, 它的貼心之處體現在很多細節中, 包括在機場、火車站等設置馬拉松路線引導, 在市內各大主幹道隨處可見漢馬的宣傳旗幟, 以及在領物環節志願者都會再介紹一遍注意事項, 對比某些馬拉松的志願者一問三不知的情況, 漢馬真心讓人滿意。

近幾年隨著馬拉松辦賽經驗的積累, 也湧現出了一批高口碑的賽事, 除了漢馬, 還有哈爾濱馬拉松, 西安馬拉松, 大同半程馬拉松等等, 有機會大家可以去體驗體驗。

賽事知名度

隨便舉幾個例子, 大家都耳熟能詳,

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廣州馬拉松、廈門馬拉松等等, 不光是因為這些賽事在一線大都市舉辦, 更重要的是賽事本身的知名度, 每一個賽事在跑圈發佈點消息那都能迅速在各個跑群傳開, 每年為了一個中簽名額跑友們也是操碎了心, 如果中簽那開心程度堪比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

賽事的知名度就像一個產品的品牌,不是速成的,而是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之後不斷優化、是賽事組織方逐漸反覆運算升級的成果。

賽事的高度標準化和人性化,也讓每一屆賽事趨近零差評,所以參加這樣知名度較高的賽事,風險也會降到最低,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抽籤,能不能跑還要看運氣嘍!

賽事獎金

雖然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大部分人也不追求成績,反正咱也跑不了前三名,拿獎那都是黑人朋友的事。但如今很多馬拉松賽事為了吸引高水準選手也是下了大手筆,比如提高前幾名的獎金,擴大獲獎範圍,甚至比賽前200、前300名都有獎金,有些還會在完賽後設置抽獎環節。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是眾獎呢,所以說賽事獎金對跑友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比如今年的斐訊麗江國際馬拉松,總共設置了200萬獎金,而且前300名都有獎,有去年參加的跑友就說拿到了300元呢!

還有仙境海岸·海陽國際馬拉松賽,總共設置了120萬獎金,全馬前600名,半馬前800名都有獎金拿,可以說很有吸引力了,說不定把報名費都賺回來了!

成本、距離

成本幾乎是每位元跑者都會考慮的因素,即便是公司高管、大老闆們也不能人性地想跑哪個就跑哪個,畢竟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成本可不只是賽事報名費啊。

尤其賽事舉辦地離家比較遠,甚至是海外比賽的時候,交通、住宿等成本咱都得考慮進去啊,如果預算不夠,說不定就得攢點錢等明年再去了。通常,大家都會選擇從家門口的比賽開始跑起,距離越近越好,這樣能剩下不少錢呢。

賽道風景

雖然跑者們並不會因為一場比賽的風景就去參賽,但這絕對是影響跑者是否參賽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每年備受關注的無錫馬拉松選擇在3月份舉辦,這時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而且沿途還經過蠡園、黿頭渚、三國水滸城等等風景區,把江南的春色盡數展示在跑者面前,甚至獲得最美賽道的殊榮。

很多時候,對於並不追求成績的跑者,可能會更看重這一路的風景,也許是一路的櫻花,也許是一路的楓葉,也許是能跑過湖光山色的景致,也許就是被其中的某個景色打動了,就會借一場賽事去看看。

賽事補給

賽事補給是跑者們最常討論的方面,跑者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作為大眾跑者只要有吃的有喝的就行,如果能來點地方特色美食那就加分啦,精英跑者也不需要這些,他們一般只需要水和能量補給,所以做到這兩點就能讓大家都滿意。

比如近幾年大火的哈爾濱馬拉松,紅腸、格瓦斯、麵包、豆腐腦、黃瓜、大列巴,反正把看家小吃都拿出來了,跑友們也很買帳,畢竟跑到後半程多少都會有點餓,這時候看到這些好吃的當然是心滿意足啦,自然對這個賽事的評價也不會差,據說每年都有跑友為了去品嘗一下哈馬的美食特意去報名參賽呢。

地方特色

都說跑馬可以瞭解一座城,的確,如果賽事舉辦地沒什麼特色,可能我們對這場賽事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而具有濃郁特色尤其旅遊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就非常吸引人了,畢竟又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去玩啦!

像深圳大鵬新年馬拉松就是在大鵬這樣一個小鎮舉辦的,但是卻辦得很有特色。大鵬保留了小漁村傳統和歷史,而且賽事舉辦時間設在新年第一天,在比賽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新年氛圍,現場還有舞龍舞獅表演,瞬間讓比賽輕鬆和愉悅起來!

同行跑友

這點在選擇比賽時也是很常見的原因,誰還沒有被小夥伴“忽悠”到比賽的體驗啊?畢竟有人同行旅途才不會那麼孤單啊(而且還有人分擔房費,還有人拍照不是麼?)。

各位跑友們,

你們在選擇比賽時,

還會考慮哪些因素呢?

文末留言聊聊吧!

賽事的知名度就像一個產品的品牌,不是速成的,而是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之後不斷優化、是賽事組織方逐漸反覆運算升級的成果。

賽事的高度標準化和人性化,也讓每一屆賽事趨近零差評,所以參加這樣知名度較高的賽事,風險也會降到最低,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抽籤,能不能跑還要看運氣嘍!

賽事獎金

雖然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大部分人也不追求成績,反正咱也跑不了前三名,拿獎那都是黑人朋友的事。但如今很多馬拉松賽事為了吸引高水準選手也是下了大手筆,比如提高前幾名的獎金,擴大獲獎範圍,甚至比賽前200、前300名都有獎金,有些還會在完賽後設置抽獎環節。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是眾獎呢,所以說賽事獎金對跑友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比如今年的斐訊麗江國際馬拉松,總共設置了200萬獎金,而且前300名都有獎,有去年參加的跑友就說拿到了300元呢!

還有仙境海岸·海陽國際馬拉松賽,總共設置了120萬獎金,全馬前600名,半馬前800名都有獎金拿,可以說很有吸引力了,說不定把報名費都賺回來了!

成本、距離

成本幾乎是每位元跑者都會考慮的因素,即便是公司高管、大老闆們也不能人性地想跑哪個就跑哪個,畢竟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成本可不只是賽事報名費啊。

尤其賽事舉辦地離家比較遠,甚至是海外比賽的時候,交通、住宿等成本咱都得考慮進去啊,如果預算不夠,說不定就得攢點錢等明年再去了。通常,大家都會選擇從家門口的比賽開始跑起,距離越近越好,這樣能剩下不少錢呢。

賽道風景

雖然跑者們並不會因為一場比賽的風景就去參賽,但這絕對是影響跑者是否參賽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每年備受關注的無錫馬拉松選擇在3月份舉辦,這時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而且沿途還經過蠡園、黿頭渚、三國水滸城等等風景區,把江南的春色盡數展示在跑者面前,甚至獲得最美賽道的殊榮。

很多時候,對於並不追求成績的跑者,可能會更看重這一路的風景,也許是一路的櫻花,也許是一路的楓葉,也許是能跑過湖光山色的景致,也許就是被其中的某個景色打動了,就會借一場賽事去看看。

賽事補給

賽事補給是跑者們最常討論的方面,跑者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作為大眾跑者只要有吃的有喝的就行,如果能來點地方特色美食那就加分啦,精英跑者也不需要這些,他們一般只需要水和能量補給,所以做到這兩點就能讓大家都滿意。

比如近幾年大火的哈爾濱馬拉松,紅腸、格瓦斯、麵包、豆腐腦、黃瓜、大列巴,反正把看家小吃都拿出來了,跑友們也很買帳,畢竟跑到後半程多少都會有點餓,這時候看到這些好吃的當然是心滿意足啦,自然對這個賽事的評價也不會差,據說每年都有跑友為了去品嘗一下哈馬的美食特意去報名參賽呢。

地方特色

都說跑馬可以瞭解一座城,的確,如果賽事舉辦地沒什麼特色,可能我們對這場賽事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而具有濃郁特色尤其旅遊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就非常吸引人了,畢竟又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去玩啦!

像深圳大鵬新年馬拉松就是在大鵬這樣一個小鎮舉辦的,但是卻辦得很有特色。大鵬保留了小漁村傳統和歷史,而且賽事舉辦時間設在新年第一天,在比賽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新年氛圍,現場還有舞龍舞獅表演,瞬間讓比賽輕鬆和愉悅起來!

同行跑友

這點在選擇比賽時也是很常見的原因,誰還沒有被小夥伴“忽悠”到比賽的體驗啊?畢竟有人同行旅途才不會那麼孤單啊(而且還有人分擔房費,還有人拍照不是麼?)。

各位跑友們,

你們在選擇比賽時,

還會考慮哪些因素呢?

文末留言聊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