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獲獎金享個稅優惠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確定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政策措施, 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高品質發展;決定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 使創新成果更好服務發展和民生。

建立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會議指出,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既要有先進裝備作基礎, 又要有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升作支撐。 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 建立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 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

並將工匠精神、品質意識融入其中, 有利於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邁上中高端。 會議確定支持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七項政策措施。

現金獎勵減半計入計征個稅

會議指出, 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 有利於更大激發創新活力, 提升經濟競爭力, 促進民生改善。 會議決定, 在落實好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的同時, 對因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給予稅收優惠。 具體是:對依法批准設立的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的科技人員, 通過科研與技術開發所創造的專利技術、電腦軟體著作權、生物醫藥新品種等職務創新成果,

採取轉讓、許可方式進行成果轉化的, 在相關單位取得轉化收入後三年內發放的現金獎勵, 減半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減輕稅收負擔,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速。

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政策措施

●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適應產業升級需求, 採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等方式, 支援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度, 對企業新招用和轉崗人員開展技能培訓。

●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 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 教育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抓緊研究支持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措施。

●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 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互銜接。

●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技能等級等制度, 制定企業技術工人按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 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

●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 鼓勵企業興辦職業培訓機構。

●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經費保障, 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 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專案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放。

●強化培訓品質監管, 對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專案實施目錄清單管理, 完善培訓績效評估體系。 用更加優質高效的職業技能培訓,

打造素質高、創新力強的產業工人隊伍。

■ 解讀

“現金獎勵減半計入計征個稅力度很大”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 使創新成果更好服務發展和民生。

“出臺科技成果轉化的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或減免優惠政策對於我國的個人創新驅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為國家決策點贊。 她認為, 建設創新型國家, 稅收政策是人力資本積累、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手段, 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企業創新稅收政策體系, 但人力資本和創新激勵的個人稅收政策體系仍需完善。

會議決定,

在落實好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的同時, 對因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給予稅收優惠。

“這有利於提高科研人員積極性, 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轉化後減稅, 促進科研人員將研發專注於生產力轉化。 ”廣汽集團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王丹說。

會議指出, 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 有利於更大激發創新活力, 提升經濟競爭力, 促進民生改善。

“現金獎勵減半計入計征個稅力度很大, 這是針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堵點、痛點而採取的精准的財稅政策措施。 簡單地說, 就是以個人所得稅優惠激勵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 ”全國政協常委、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說。 據新華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