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之美物】紫玉金砂 獨具匠心

【博之美物】紫玉金砂 獨具匠心

顧景舟制紫砂梨形朱泥壺

徐秀棠雕塑《供春學藝》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閔媛

飲茶講究之人, 必將賞壺作為一大樂事。 茶為壺添色, 壺為茶添香, 在壺中唯有紫砂壺與茶堪為絕配。 關於紫砂壺我們又瞭解多少呢?

關於紫砂泥的美麗傳說

紫砂壺作為收藏中一類雜項, 其收藏人群不計其數。 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壺, 可謂“泥”金等價。 紫砂壺雖然小, 但是作為雅玩之物, 壺小乾坤大。 想要懂紫砂壺、識紫砂壺, 我們需要對紫砂壺和紫砂泥有所瞭解。

傳說紫砂壺起源于宋代, 到明代異軍突起, 清朝康乾盛世時, 紫砂壺的製作、鑒賞與收藏達到一個高潮。 紫砂壺的製作工藝、裝飾手段、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著變化,

它們從單純的實用價值衍生出藝術和收藏的價值, 這些變遷我們可以從甘肅博物館舉辦的紫砂展中一一去體味。 由甘肅省博物館與無錫博物院聯合舉辦的紫砂展遴選出了100件紫砂藝術品, 這些文物藏品以時間為解讀方式, 從明至清初、晚清民國、現代三個時期呈現了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其中既有明清兩代的考古遺存, 也有晚清民國的傳世佳作。 這些紫砂精品不僅反映出人們對紫砂壺的藝術傳承, 使人們更瞭解紫砂壺的歷史文化, 而且能從中一窺紫砂壺的藝術魅力。

談到紫砂壺, 不得不說說製作紫砂壺的紫砂泥。 最早的紫砂泥, 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 宜興丁山位於太湖之濱,

是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江南小鎮。 傳說很久之前, 鎮裡的村民日出而耕, 日落而息, 過著平凡的生活。 一天, 一個僧人出現在鎮上。 邊走邊喊:“富貴土, 富貴土, 誰買富貴土?”村民們都好奇地看著這個僧人。 僧人發現了村民眼中的疑惑, 便又說:“不是皇家人, 就不能擁有富貴嗎?”人們被他的話說糊塗了。 有一些長者對僧人很好奇, 就跟著他一起走,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黃龍山和青龍山。 突然間, 僧人消失了。 長者們四處尋找, 未果, 只看到好幾處新開的洞穴, 洞穴中有各種顏色的陶土。 長者們裝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 敲打鑄燒, 神奇地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 一傳十, 十傳百, 就這樣, 紫砂陶藝在歷史長河中慢慢形成了。

事實上, 宜興紫砂泥是一種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陶土。 人們通常把做紫砂器的陶泥稱作紫砂泥。 紫砂泥包括團山泥(又稱本山綠泥)、紅泥(又稱朱砂泥)和紫泥。 這種紫砂陶土又稱為“五色土”, 分佈在宜興的丁蜀地區。 紫砂泥色彩豐富, 其中以朱、紫、米黃三色為本色, 而朱有濃淡、紫又有深淺、黃則也富有變化。 構成紫砂泥的這三種泥由於礦區、礦層分佈不同, 燒成時溫度稍有變化, 色澤就變化多端, 簡直妙不可言。 紫砂壺的神秘氣韻由此足見一斑。

最早紫砂名壺??供春壺

近千年來, 關於最早紫砂名手, 當從“金沙寺僧”和“供春”說起。 明朝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提出了紫砂器的“創始”:認為是金沙寺僧首先從陶土那裡學會制陶技術, 從而首創了紫砂器。

供春,相傳為紫砂器第一代有姓名流傳的工藝大師。關於供春的文獻資料很少,只有一些文字記載和一把謎一樣的“供春壺”。據記載,學使吳頤山早年為求讀書清淨,帶著一名童子,來到宜興一個寺廟金沙寺中就讀,這童子便是供春,供春在服侍吳頤山生活的空閒之時,看到寺中老和尚學習陶工之法,撥其細土,捏築為胎,製成茶壺,就偷偷地學習老僧的技藝,可他並沒有去生搬硬套,而是大膽創新,看到寺後山上一棵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許多樹癭,像一個個團起來的圓瘤,形狀奇特,他就模仿著用手捏了一個壺型,當時沒有工具,他用茶匙掏空壺身,然後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壺把,用手指按平壺的表面,並留下了許多指印,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生動,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時間出了名,人們都叫它為“供春壺”。

後來許多制壺大師都爭相仿製。供春,這一無意的創造,從此把紫砂茶具帶進了藝術的殿堂。關於供春的記述也使供春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留有姓名的紫砂藝人,他把生活中常見的物態提煉到紫砂壺的造型設計之中,使紫砂壺集日用功能和藝術欣賞價值於一身。而今,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樹癭壺,就是存世唯一的“供春壺”。

紫砂壺中蘊含工匠之心

自供春之後,歷史上的紫砂茶壺名家層出不窮,著名的有董翰、趙梁、元暢、時朋,稱為“四大家”。清代宜興紫砂器更有了迅速發展,壺型豐富多樣,並且成為貢品。除了宮廷定制的紫砂器之外,一些名家的優秀作品也屬於珍貴的古玩藝術品。當時的制壺名匠,見於文獻及實物記載的舉不勝舉,最著名的有明末清初的陳鳴遠,雍正、乾隆時期的王南林、楊友蘭、邵玉亭等。楊彭年及其妹楊鳳年和陳鴻壽、邵大亨則是晚清時的名家。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他創制了“曼生壺”。據瞭解,“曼生壺”是宜興紫砂壺的一種類型,是以清代制壺名家陳曼生為首的一個文人群體創造的一種文人壺風格,款式多樣,其創制的“曼生十八式”更是在紫砂造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石銚壺”“台笠壺”“石瓢壺”“扁石壺”“葫蘆壺”等至今仍是壺藝造型中的傳世經典。

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數以千計,其中的經典器型層出不窮。據無錫博物館工作人員石紅介紹,一把上好的紫砂壺,至少要有五個價值,一是稀有紫砂陶土的價值,二是姿態萬千的造型藝術價值,三是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價值,四是高雅精緻的裝飾藝術價值,五是藝人與文人結合的人文價值。

在2015年,顧景舟、吳湖帆合作的一把紫砂壺名作“大石瓢”拍賣價達到2817.5萬元,引起人們對紫砂藝術的極大興趣。在展覽中,我們雖看不到那把上千萬元的名作“大石瓢”,但是卻能觀賞到被稱為“紫砂泰斗”“一代宗師”顧景舟的紫砂作品“梨形朱泥壺”。

石紅告訴我們:“除了這把‘梨形朱泥壺’,還有陳用卿‘提梁壺’、惠逸公‘扁燈壺’、邵景南制、陳曼生刻‘井欄壺’、邵大亨‘八卦一捆竹壺’、王寅春‘梅花周盤壺’、朱可心‘竹頂壺’、蔣蓉‘青蛙蓮花壺’等紫砂壺,不僅體現了紫砂藝術家出色的手藝,同時集合了書法、繪畫等多種藝術,他們將精湛的技藝與傳統紫砂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紫砂壺樣式繁多,各有特色,博得人們“一壺在手,愛不忍釋”的稱頌。紫砂壺並不僅是一件喝茶的器具,它還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把紫砂壺上涵蓋了詩、書、畫、篆刻等多種藝術。如今,很多紫砂藝術家給紫砂壺帶來別樣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內涵,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還呈現出紫砂文化的傳承。從古至今,紫砂藝術不斷在發展,紫砂製作工藝也在不斷創新,紫砂壺中蘊含的不僅僅是制壺者的技藝,還有他們的獨具匠心。制壺匠人將自己的技藝發揮到極致,盡心盡力地製作出一把把技藝精湛的好壺。

壺與茶遙相輝映

紫砂壺作為茶的載體,在明代開始興盛,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風格,積澱出自己的文化內涵。

紫砂壺與茶文化的結合,使紫砂壺成了盛行的上品,數目多,流傳廣。收藏紫砂之人未必嗜茶;然善於品茗之人,必鍾情於紫砂壺。

紫砂壺除了藝術觀賞價值之外,其實用性更是讓人不斷追求與推崇。因為紫砂壺獨特的材料,其透氣性強,用於泡茶能去茶之糟粕,取茶之精華。

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散失,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言:“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一方面,紫砂壺由於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另一方面,紫砂壺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紫砂壺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越發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也越是醇郁芳馨,甚至空壺裡注入沸水都會有清淡香氣,故而寸柄之壺,盈握之杯,往往被珍同拱璧,貴如珠玉。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而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由此可見,為何茶具萬品,獨以紫砂為絕配。

從而首創了紫砂器。

供春,相傳為紫砂器第一代有姓名流傳的工藝大師。關於供春的文獻資料很少,只有一些文字記載和一把謎一樣的“供春壺”。據記載,學使吳頤山早年為求讀書清淨,帶著一名童子,來到宜興一個寺廟金沙寺中就讀,這童子便是供春,供春在服侍吳頤山生活的空閒之時,看到寺中老和尚學習陶工之法,撥其細土,捏築為胎,製成茶壺,就偷偷地學習老僧的技藝,可他並沒有去生搬硬套,而是大膽創新,看到寺後山上一棵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許多樹癭,像一個個團起來的圓瘤,形狀奇特,他就模仿著用手捏了一個壺型,當時沒有工具,他用茶匙掏空壺身,然後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壺把,用手指按平壺的表面,並留下了許多指印,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生動,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時間出了名,人們都叫它為“供春壺”。

後來許多制壺大師都爭相仿製。供春,這一無意的創造,從此把紫砂茶具帶進了藝術的殿堂。關於供春的記述也使供春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留有姓名的紫砂藝人,他把生活中常見的物態提煉到紫砂壺的造型設計之中,使紫砂壺集日用功能和藝術欣賞價值於一身。而今,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樹癭壺,就是存世唯一的“供春壺”。

紫砂壺中蘊含工匠之心

自供春之後,歷史上的紫砂茶壺名家層出不窮,著名的有董翰、趙梁、元暢、時朋,稱為“四大家”。清代宜興紫砂器更有了迅速發展,壺型豐富多樣,並且成為貢品。除了宮廷定制的紫砂器之外,一些名家的優秀作品也屬於珍貴的古玩藝術品。當時的制壺名匠,見於文獻及實物記載的舉不勝舉,最著名的有明末清初的陳鳴遠,雍正、乾隆時期的王南林、楊友蘭、邵玉亭等。楊彭年及其妹楊鳳年和陳鴻壽、邵大亨則是晚清時的名家。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他創制了“曼生壺”。據瞭解,“曼生壺”是宜興紫砂壺的一種類型,是以清代制壺名家陳曼生為首的一個文人群體創造的一種文人壺風格,款式多樣,其創制的“曼生十八式”更是在紫砂造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石銚壺”“台笠壺”“石瓢壺”“扁石壺”“葫蘆壺”等至今仍是壺藝造型中的傳世經典。

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數以千計,其中的經典器型層出不窮。據無錫博物館工作人員石紅介紹,一把上好的紫砂壺,至少要有五個價值,一是稀有紫砂陶土的價值,二是姿態萬千的造型藝術價值,三是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價值,四是高雅精緻的裝飾藝術價值,五是藝人與文人結合的人文價值。

在2015年,顧景舟、吳湖帆合作的一把紫砂壺名作“大石瓢”拍賣價達到2817.5萬元,引起人們對紫砂藝術的極大興趣。在展覽中,我們雖看不到那把上千萬元的名作“大石瓢”,但是卻能觀賞到被稱為“紫砂泰斗”“一代宗師”顧景舟的紫砂作品“梨形朱泥壺”。

石紅告訴我們:“除了這把‘梨形朱泥壺’,還有陳用卿‘提梁壺’、惠逸公‘扁燈壺’、邵景南制、陳曼生刻‘井欄壺’、邵大亨‘八卦一捆竹壺’、王寅春‘梅花周盤壺’、朱可心‘竹頂壺’、蔣蓉‘青蛙蓮花壺’等紫砂壺,不僅體現了紫砂藝術家出色的手藝,同時集合了書法、繪畫等多種藝術,他們將精湛的技藝與傳統紫砂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紫砂壺樣式繁多,各有特色,博得人們“一壺在手,愛不忍釋”的稱頌。紫砂壺並不僅是一件喝茶的器具,它還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把紫砂壺上涵蓋了詩、書、畫、篆刻等多種藝術。如今,很多紫砂藝術家給紫砂壺帶來別樣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內涵,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還呈現出紫砂文化的傳承。從古至今,紫砂藝術不斷在發展,紫砂製作工藝也在不斷創新,紫砂壺中蘊含的不僅僅是制壺者的技藝,還有他們的獨具匠心。制壺匠人將自己的技藝發揮到極致,盡心盡力地製作出一把把技藝精湛的好壺。

壺與茶遙相輝映

紫砂壺作為茶的載體,在明代開始興盛,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風格,積澱出自己的文化內涵。

紫砂壺與茶文化的結合,使紫砂壺成了盛行的上品,數目多,流傳廣。收藏紫砂之人未必嗜茶;然善於品茗之人,必鍾情於紫砂壺。

紫砂壺除了藝術觀賞價值之外,其實用性更是讓人不斷追求與推崇。因為紫砂壺獨特的材料,其透氣性強,用於泡茶能去茶之糟粕,取茶之精華。

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散失,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言:“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一方面,紫砂壺由於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另一方面,紫砂壺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紫砂壺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越發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也越是醇郁芳馨,甚至空壺裡注入沸水都會有清淡香氣,故而寸柄之壺,盈握之杯,往往被珍同拱璧,貴如珠玉。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而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由此可見,為何茶具萬品,獨以紫砂為絕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