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學習時報】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馬濤

改革開放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場偉大社會革命。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 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 “從農村到城市, 從試點到推廣, 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40年眾志成城, 40年砥礪奮進, 40年春風化雨, 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得以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中得來的, 開創於改革開放新時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

就在於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 我國過去的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 未來的發展依然要靠改革開放。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 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 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 也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和振興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 必須有大定力, 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必須有大視野, 全面爭創世界一流;必須有大氣魄, 凝心聚力攻堅克難。 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 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把老一輩革命家開闢的改革開放道路繼續向前推進, 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今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 改革開放往哪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給出了答案, 就是“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在博鼇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 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鄭重宣示:“在新時代, 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 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 將改革進行到底。 ”

在改革開放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 中國的發展和改革開放已經高度融合,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這就要求改革開放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來謀劃和推進,

必須緊盯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來謀劃和推進, 必須按照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戰略安排來謀劃和推進。 科學把握“變”與“不變”, 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 不做不切實際的事情;又要與時俱進完善深化改革思路、改革方法、改革舉措, 在“變”與“不變”中把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 必須堅定不移進行到底。 作為這場革命的領導者, 我們党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 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在新時代, 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党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 把党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改革開放由党領導人民進行並一切為了人民, 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推動民生事業實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 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本期編輯:翟月熒

關注學習時報微信公眾帳號

微信頁面

通訊錄→公眾號→右上角“+”→搜索“studytimes”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添加關注

文章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二維碼

點擊下方二維碼→保存圖片→發給朋友

學習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