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亞軍:孫悟空學藝的管理之道

西遊記其實是一部很好的管理學教材, 裡邊講了很高深的管理學道理, 只是很多人不留意罷了。 其實我自己平常也不太留意, 只是這兩天給MBA學生講商業倫理學, 講到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即是孔子所謂的忠恕之道: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這和聖經上所講的人際交往黃金法則:用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有類似的地方。

以上兩種觀點, 我最喜歡: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這個觀點既保持了對別人的尊重又沒有干涉到別人的選擇自由。 猶如在酒席上吃飯, 我覺得什麼東西不好吃, 我就不會把這個東西推薦給別人, 不然別人會說, 你自己都知道不好吃, 為什麼要推薦給我, 是何居心。 我覺得獅子頭好吃, 我也不會把獅子頭給別人夾到碗裡, 憑什麼用自己的偏好代替別人的偏好, 人世間最大的罪惡其實就是總想指導別人如何生活。 《聖經》上的那種做法過於積極,

不為我這種消極保守的人所喜歡。 當年小的時候在農村,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把菜給我夾到我碗裡, 哪怕是我婆也不行, 別人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家裡人都笑我, 最不乾淨卻又最看不上人家, 是毛病太深。

這個觀點要求我們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問題, 認真探測自己的真實想法, 然後用這種想法推測別人的心理。 你對自己的心理掌握的越清楚, 也就對別人的心理瞭解的越清楚。 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很複雜, 其實也非常簡單, 人心不同, 人心皆同。

當年乾隆下江南, 夜宿江蘇鎮江金山寺, 看江山漁火點點, 往來船隻穿梭其上。 乾隆皇帝回頭問陪同的金山寺方丈:這江山究竟有幾條船?方丈答道:有兩條船, 一為名來, 一為利往;有人辭官歸故里, 有人星夜趕考場。

管理者的最重要任務就是了解別人的想法, 而瞭解別人想法的最近路徑就是了解自己。 你不希望別人怎樣對你, 你就不要怎樣對別人, 這是一切管理學思想的精髓。

在家庭裡,

什麼樣的丈夫是好丈夫, 如果你是妻子, 你不希望你的丈夫怎樣對你, 你當丈夫時就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對你的妻子;什麼樣的妻子是好妻子, 如果你是丈夫, 你不希望你的妻子怎樣對你, 你當妻子時就不要用這樣的行為對你丈夫;什麼樣的爸爸是好爸爸, 如果你是兒子, 你不想你自己的爸爸怎樣對你, 你當爸爸時就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對你的兒子;什麼樣的兒子是好兒子, 你當爸爸的時候, 不希望你的兒子怎樣對你, 你就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對你的父親。

在單位裡, 什麼樣的領導是好領導, 當你當部下的時候不希望你的領導怎樣對你, 現在你當領導就不要把這樣的行為對你的部下, 這就是好領導的規範。 你希望領導不要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你,

給你留一個面子, 那麼你在批評部下時, 也要考慮給部下面子。 什麼樣的部下是好部下, 當你當領導的時不喜歡什麼樣的部下, 你現在當部下就不要表現出你所討厭的行為。 你不喜歡部下遲到早退不好好工作, 就要明白你的領導也不喜歡遲到早退不好好工作。

管理學雖然不是天生的, 但也不是可以教會的, 他需要你自己認真的反思, 進而推測別人人心的變化。 孫悟空當年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菩提老祖學藝。 靈台方寸山就是指人心, 魯迅當年有詩句:靈台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靈台指的就是人心;方寸指的也是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常心亂了, 就說亂了方寸。 斜月三星洞就是一個“心”字, 中間是一鉤斜月,三點水如三星環繞。菩提指的是智慧。

孫悟空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給菩提老祖學藝,其實就是向自己的內心學習智慧。只要我們瞭解了自己的內心,我們一方面就可以謹守自己的內心不變,做到待人以誠,意志堅定,保持原則的堅定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到七十二變,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化,保持策略的靈活性。

孫悟空在菩提老祖那兒學會了七十二變,受到師兄弟們的攛掇,同時自己也忍不住一顆炫耀之心的衝動,為了顯示自己的手段,變出了一顆蒼翠欲滴的松樹,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驚動了菩提老祖。老祖很是生氣,訓斥孫悟空道: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菩提老祖這段話,道盡了人世間“笑人沒,氣人有”的現實狀況。你沒有他有錢,他笑話你,你比他有錢,他嫉妒你。你如果有錢或者有智慧,最好不要在人前顯擺,那樣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菩提老祖趕走孫悟空,實際上意味孫悟空雖然學了一身本領卻失去了菩提,不再具備智慧。有能力而認為自己有能力其實就是最大的愚蠢。

成為高級管理者並不需要高深的知識,一般的技術知識和管理知識只是成為管理者的基本門檻。要想成為高級管理者,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管理自己的情感最為重要,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情緒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能夠管理住自己的情緒,不感情衝動就是最大的高明。孫悟空修煉的就是修煉內心,我們也要修煉自己的內心。

首先要瞭解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明白自己的缺點;然後成為我們自己,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優點,管理住自己的缺點。這是哈佛大學所提倡的優秀領導者培養之道,和孫悟空的修煉內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任何一個人都是潛在的管理者,只要我們能找到自己的優點,把其發揚光大,讓它長成參天大樹即可。我們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優點,而是我們自己不發揚自己的優點,而總是去尋找自己的缺點,妄想把缺點改正。豈不知改正缺點的最好方法就是發揚優點,當莊稼長起來的時候,雜草自然也就消退了,至少造不成危害。

作者簡介:郭亞軍,男,博士,中共黨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大農圈】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訊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中間是一鉤斜月,三點水如三星環繞。菩提指的是智慧。

孫悟空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給菩提老祖學藝,其實就是向自己的內心學習智慧。只要我們瞭解了自己的內心,我們一方面就可以謹守自己的內心不變,做到待人以誠,意志堅定,保持原則的堅定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到七十二變,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化,保持策略的靈活性。

孫悟空在菩提老祖那兒學會了七十二變,受到師兄弟們的攛掇,同時自己也忍不住一顆炫耀之心的衝動,為了顯示自己的手段,變出了一顆蒼翠欲滴的松樹,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驚動了菩提老祖。老祖很是生氣,訓斥孫悟空道: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菩提老祖這段話,道盡了人世間“笑人沒,氣人有”的現實狀況。你沒有他有錢,他笑話你,你比他有錢,他嫉妒你。你如果有錢或者有智慧,最好不要在人前顯擺,那樣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菩提老祖趕走孫悟空,實際上意味孫悟空雖然學了一身本領卻失去了菩提,不再具備智慧。有能力而認為自己有能力其實就是最大的愚蠢。

成為高級管理者並不需要高深的知識,一般的技術知識和管理知識只是成為管理者的基本門檻。要想成為高級管理者,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管理自己的情感最為重要,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情緒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能夠管理住自己的情緒,不感情衝動就是最大的高明。孫悟空修煉的就是修煉內心,我們也要修煉自己的內心。

首先要瞭解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明白自己的缺點;然後成為我們自己,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優點,管理住自己的缺點。這是哈佛大學所提倡的優秀領導者培養之道,和孫悟空的修煉內心有異曲同工之妙。

任何一個人都是潛在的管理者,只要我們能找到自己的優點,把其發揚光大,讓它長成參天大樹即可。我們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優點,而是我們自己不發揚自己的優點,而總是去尋找自己的缺點,妄想把缺點改正。豈不知改正缺點的最好方法就是發揚優點,當莊稼長起來的時候,雜草自然也就消退了,至少造不成危害。

作者簡介:郭亞軍,男,博士,中共黨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大農圈】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訊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