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徵兵:問答鄉村振興:“誰來興”“興什麼”“如何興”?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誰來興?興什麼?如何興?就此問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王徵兵教授與《陝西日報》記者齊卉進行問答式討論。

記者:面對新形勢、新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哪些現實意義?

王徵兵:和發達國家比較來看, 我國的大中城市和發達國家已經沒有什麼差距, 某些方面的發展水準甚至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 比如高鐵、城市地鐵等。 但在農村, 農民生活水準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準有較大差距。 過去, 中國經濟發展靠投資和外貿, 要進一步發展, 還要靠第三駕馬車, 即消費。 彩電、冰箱、汽車等產品, 現在最大的消費潛力在農村。 以空調來說, 城裡一個家庭有兩三台空調很常見, 而在農村並不多。 有調查顯示, 城市婦女一年買衣服的花費是農村婦女的7倍還要多, 不是農村婦女不愛美, 而是要增加他們的收入,

才能有錢去買東西, 才有更多的物質需求。

其次, 搞農業收入低, 年輕人都進城, 農村出現了“空心村”的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不僅要產業發展, 更要產業興旺。 發展, 是有所進步, 興旺, 則是要做好。 要把農業作成讓人羡慕的產業。 2016年中國進口了6.7萬噸蘋果, 70萬噸梨, 還有大量的紐西蘭獼猴桃, 還有澳大利亞的橘子等高端產品。 如果我們能生產出更多的優質農產品, 這個錢農民可以賺, 收入會提高, 產業就會興旺。

記者:鄉村振興要靠誰來發展?誰才能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

王徵兵:未來鄉村振興的主體, 一是農業企業家, 過去他們經營工業、煤礦、房地產等企業, 如今回歸農村, 覺得農業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 他們會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首先, 他們有資金。 其次, 有市場行銷的能力和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團隊。 除此以外, 他們具備企業管理能力, 有可能把農業做大做強, 有把農業產業做到興旺的可能性。 在我們陝西, 已經有許多這樣的農業企業家。 比如, 楊淩有一個農業企業家,

原來在北京做企業, 五年以前對農業產生了興趣, 來楊淩種植了500畝獼猴桃。 園區管理規範, 資金投入多, 起點高, 標準高。 他的獼猴桃在市場上賣價10元至25元一個。 由於他的帶動, 周邊村民也種了很多獼猴桃, 種植都比較規範。 第二類, 大學生。 大學生振興農業農村有兩類, 一是大學生村官, 比如藍田縣巨一村的大學生村官宋博, 帶領村民種植優質草莓, 經濟效益很好, 通過產業讓村民收入提高了。 二是回到鄉村去創業的大學生。 西農大經管學院大三學生田義, 利用課餘時間銷售蘋果, 把陝西很多地方的滯銷蘋果賣出國, 一年銷售700多萬公斤, 銷售額達2500萬元。 第三類, 一些有志向有奉獻精神的村幹部。 他們有想做一番事業的雄心,
能夠沉下心來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給村上想一些致富專案, 帶動村民致富。 第四類, 家庭農場, 他們也是產業興旺的經營主體。

記者:鄉村振興, 振興什麼?重點問題是什麼?

王徵兵:鄉村振興的重點問題是產業的振興。 如何振興農村產業, 把產業從低迷的狀態變成興旺的狀態?首先,要科學選擇產業項目。農民靠自己的能力很難找到有市場前景的項目。跟風種植養殖的比較多,市場把控能力差。這個怎麼辦呢?地方政府要多和專家進行論證,多給農民提供資訊,讓農民多些選擇。其次,科學種植優質的農產品。會種獼猴桃的人很多,優質的獼猴桃不多。要告訴農民,施什麼肥,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修剪。對新型經營主體進行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第三,做好農產品的市場行銷,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通過學習,讓農民建立自己的行銷團隊。合作社可以先朝這個方面發展。只有這樣,農產品賣個好價錢,有了好收入,才能長期紮根農村,振興鄉村。

記者:鄉村振興我們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王徵兵:除了讓產業興旺,我們要更多地關注鄉風文明。很多農民的業餘生活就是打麻將、看電視、玩手機,缺乏自己的精神家園。在農村,集資修路不容易,集資修廟卻很容易,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要去引導農民做合理的文化娛樂活動。今年,耍社火的多了,點亮工程在鄉村也多了,政府對廣場舞更加提倡和支持,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豐富了。在生態宜居方面,我認為也包括村容的振興。現在農村住房有了很大改進,住房水準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較“宜居”,還有較遠的距離。比如,廁所改造問題、天然氣不通的問題。冬天的洗澡問題解決不了,要去縣城公共浴室洗澡,很不方便。垃圾處理不到位,挖個坑把垃圾埋了,還會污染地下水。這幾個問題是難題,相當長的時間都難以解決,需要我們下大工夫。

作者簡介:王徵兵(1964-),男,陝西興平人,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世界銀行研究課題共50余項,出版專著2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管理世界》、《經濟要參》等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

【大農圈】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訊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把產業從低迷的狀態變成興旺的狀態?首先,要科學選擇產業項目。農民靠自己的能力很難找到有市場前景的項目。跟風種植養殖的比較多,市場把控能力差。這個怎麼辦呢?地方政府要多和專家進行論證,多給農民提供資訊,讓農民多些選擇。其次,科學種植優質的農產品。會種獼猴桃的人很多,優質的獼猴桃不多。要告訴農民,施什麼肥,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修剪。對新型經營主體進行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第三,做好農產品的市場行銷,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通過學習,讓農民建立自己的行銷團隊。合作社可以先朝這個方面發展。只有這樣,農產品賣個好價錢,有了好收入,才能長期紮根農村,振興鄉村。

記者:鄉村振興我們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王徵兵:除了讓產業興旺,我們要更多地關注鄉風文明。很多農民的業餘生活就是打麻將、看電視、玩手機,缺乏自己的精神家園。在農村,集資修路不容易,集資修廟卻很容易,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要去引導農民做合理的文化娛樂活動。今年,耍社火的多了,點亮工程在鄉村也多了,政府對廣場舞更加提倡和支持,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豐富了。在生態宜居方面,我認為也包括村容的振興。現在農村住房有了很大改進,住房水準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較“宜居”,還有較遠的距離。比如,廁所改造問題、天然氣不通的問題。冬天的洗澡問題解決不了,要去縣城公共浴室洗澡,很不方便。垃圾處理不到位,挖個坑把垃圾埋了,還會污染地下水。這幾個問題是難題,相當長的時間都難以解決,需要我們下大工夫。

作者簡介:王徵兵(1964-),男,陝西興平人,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世界銀行研究課題共50余項,出版專著2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管理世界》、《經濟要參》等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

【大農圈】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訊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