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最危險的醫生類別!你把心中的票投給誰?

2018年伊始, 一部名為《紅海行動》的軍事題材電影就刷爆網路, 引發熱議。

其根據2015年3月29日發生的“葉門撤僑”的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深入敵後, 在緊急情況及危險環境中執行救援行動的故事。

一個個緊要時刻、一系列的生死救援, 讓人們通過鏡頭知道了什麼是中國軍人的“勇者無懼”, 什麼叫做“強者無敵”。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 被人們稱為“白衣戰士”的醫生, 這些“生命的守護者”也常常面臨著各種危險。

為此, 我在醫生朋友圈中做了一項問卷調查“你認為最危險的醫生類別”, 結果如下:

(“你認為最危險的醫生類別”投票結果)

第九名:耳鼻喉科(26票)

據國家衛計委公佈資料, 2012年全國共發生惡性傷醫案件11起, 受傷35人, 其中發生在耳鼻喉科的就有3起, 死傷7人, 使得耳鼻喉科成為不折不扣的“高危科室”。

這讓行外人或許會有些意外, 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耳鼻喉科比起心胸外、腦外科而言屬於“小打小鬧”的科室, 很難讓人與殺醫血案聯繫在一起。

2013年10月25日, 舉國震驚的“浙江溫嶺殺醫案”就發生在耳鼻喉科, 殺醫者患有空鼻症, 擁有這種疾病的患者自我感覺生不如死, 將每一次的呼吸都當成折磨。

(網路圖, 僅供參考)

因此, 偏激的患者容易將這種痛苦的根源歸結給他們做手術的醫生, 辱醫傷醫的案件時有發生。

第八名:放射線接觸(介入/影像、放療、骨科等)醫師(38票)

有些職業的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稍有不慎就可能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比如上《紅海行動》中執行艱巨任務的軍人們。

然而, 有些職業影響則是隱形或長期的結果, 比如與射線密切接觸的醫生們。 但凡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射線有危害, 比如福島核洩漏、腫瘤放療損害等, 因此都會儘量避免接觸。

很多醫生卻不得不在充滿射線的環境中長期工作, 輻射損害更容易增加染色體、基因的突變, 比普通人具有高得多的患癌風險。

(網路圖, 僅供參考)

尤其是手術介入醫師, 他們直接在血管造影機放射出的X線下工作, 雖然身穿數十斤的“鉛衣”。

但是為了減輕負重與保留手術操作的靈活性, “護甲”只保護了最敏感的部位, 而手、足甚至頭面部等仍會暴露在射線下, 大大增加了射線損害。

除了癌症風險外也有很高的生育風險,

因為射線接觸會導致更高的流產率和致畸率。

第七名:ICU-重症科(41票)

ICU是眾所周知的危重科室, 收治的基本都是一些疑難雜症或者危重病人。

所需要的照料和關注度往往比普通患者更多。

(網路圖, 僅供參考)

患者一有突發情況, 醫生和護士們就得保持十二分的高度緊張, 要時刻關注病情變化,經常有上一秒心率還是正常的,低頭寫個字心率就直線往下掉。

除了精神高度緊張外,還有經常需要熬夜工作。

ICU病房的醫生通常值晚班時很難休息一會兒,因為危重病人片刻都不得掉以輕心,有時候甚至需要同時搶救幾個病人,一直忙到天亮也常事。

長此以往,對身體的損害自然很大。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就有一位30歲的ICU年輕女醫生,有一天下班後她正準備回家,疲憊不堪的她突發心臟驟停,呼吸當時也沒了。

多虧ICU有最好的搶救條件,又發現及時,最後還是從生死線上給搶救回來了。如果是在院外或者發現再晚一點,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六名:精神科(45票)

為什麼刑法上精神病人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罪責可以被減輕,就是因為他們因疾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因此與嚴重的精神病人打交道時,心總是得懸著。

“意外是不可避免的,風險是絕對的。”這是很多精神科醫生工作的共鳴。由於某些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病情,比如狂躁、幻覺、暴力傾向等.....

(網路圖,僅供參考)

.精神科工作者受傷比例之高、受傷程度之深令人觸目驚心:有的在給患者輸液時眼睛被刺瞎;有的在護理病人時被病人咬斷手指;有的在接病人時被病人砍傷……

第五名:傳染科(53票)

在傳染科工作,也就意味著一天24小時86400秒鐘,每一秒都存在被傳染的風險。

傳染科醫生收治的病人大多有傳染性,比如愛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熱等......

那個環境中,污染區與清潔區都有明確的劃分。我每次去完傳染科會診後,因為心理因素,洗手都會比平常多洗幾遍才覺得放心。

(網路圖,僅供參考)

我曾聽一位護士說,她給愛滋病病人抽血時不小心紮到自己,當時眼淚刷的就下來了,嚇得好多天睡不著覺,所幸沒有被傳染。不過事後不久,她就申請從傳染調走了。

第四名:援外、應急醫療隊(74票)

大家都看過吳京主演的《戰狼2》吧,裡面的拉曼拉病毒原型就來自非洲大名鼎鼎的埃博拉(Ebola)病毒,這是一種惡性傳染性病毒,一旦感染死亡率高達90%。

而且非洲衛生環境惡劣,除了埃博拉,還有其他的惡性傳染疾病;基礎設施條件也跟不上,一旦有什麼疾病在那邊患上,很難得到好的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就曾派出埃博拉援非醫療隊,其中一位就是我的同學,援非期間同時感染了傷寒和瘧疾兩種惡性傳染病,甚至用上了搶救用的呼吸機,所幸有驚無險。

後來還因為其在援非時的英勇表現,還被邀請到“天天向上”去講述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除了援外,還有出現一些突發情況的應急醫療隊,他們也承擔著很大的風險。

(網路圖,僅供參考)

雅安地震後,應急醫療隊立刻趕往災區,在餘震未歇、地震未平的時候,就在軍用的帳篷中,忙著給從廢墟中抬出的病人做手術。

不敢想像,如果還有大的餘震或者堰塞湖大壩口垮掉,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

第三名:婦產科(78票)

據統計,醫療糾紛中婦產科是“重災區”,其中主要是產科。

(網路圖,僅供參考)

造成孕產婦死亡排行榜首位的多是產後出血,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就是羊水栓塞,一旦發生,搶救成功的概率很低;還有孕婦前置胎盤,也極為兇險。

類似這種併發症還有很多,處理不當或不及時的後果很可能是“一屍兩命”,也有可能在胎兒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如缺血缺氧性腦病......

記得聽朋友說過,一對醫生夫婦在自己工作的醫院中生孩子,結果出生時孩子發生腦出血夭折,他們痛苦不堪,甚至曾想過跟自己醫院打官司。

第二名:兒科(92票)

很多中國家庭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捨不得寶貝受半點傷害。

小孩生病時,心中焦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小孩難以像成人一樣準確描述自己的症狀,大大提高了醫生診斷的難度。

加上兒童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疾病耐受力差,用藥需要早期且足量,但仍較成人更容易發生急劇的病情變化,上述情況容易誘發家長對醫生診療行為的猜測與不滿。

因此心急家屬與兒科大夫起衝突的事件是屢見不鮮,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

(網路圖,僅供參考)

當一個孩子去看病,往往牽動整個家庭,男女老少全家出動;如同時段遇到多個兒童患病,那麼該醫生診室熱鬧程度可想而知,人多,主意也多,有時也是爆發矛盾的導火索。

此外,現階段中國社會兒科醫生緊缺,大多數醫院的兒科醫生都屬於超負荷工作,曾有報導稱“海河醫院因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而導致兒科停診”。

兒科醫生在工作壓力和工作量巨大的同時,還面臨較為複雜的醫患關係,身心都疲憊不堪。

第一名:急診科(110票)

急診科的工作,總結為一個字,就是“急、急、急”!!!大都病情危重,中毒的、昏迷的、外傷的.......可以說各種狀況的病人基本上急診科都能遇到。

面對同樣都是急診,有時候先處理誰,醫生亦需要按照輕重緩急與先來後到來決策排序。但是患者不一定不理解,甚至有醫生為此丟失了性命。

2016年5月,一名邵東醫院醫生王俊在急診過程中被患者家屬毆打,導致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急診科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同樣也很大,除了常規危重疾病,甚至他們還會首先接觸人類完全陌生的疾病,比如初發時的甲流、非典、禽流感等等......

除此之外,急診科的工作性質還有點類似於ICU,也常常需要日夜顛倒,且工作量及工作強度也大。

(網路圖,僅供參考)

急診科的醫生們不僅職業暴露有的風險、更容易面臨糾紛甚至醫鬧風險,還有日夜顛倒與高強度高壓力對人身體的損耗。

因為急診科幾乎囊括了醫生所能遇到大部分風險類型,所以如果說急診醫生是醫療圈危險係數之王的話,乃名至實歸!

生命可貴,在於其不可複生;而生命脆弱,也常會逝於一瞬。

醫生,是生命的守護者,然而在健康與意外面前,他們並不能豁免。

醫生需常年與疾病對抗,同時間賽跑,透支了多少的心力又折損了多少健康,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只為恪守當年許下的那份誓言與捍衛身軀上那一席一席白衣。

儘管不少醫生目前從事的是“高危”職業,但醫者不懼風險,選擇默默耕耘與付出者仍比比皆是;白衣在身、使命在心,國之幸事,民族之幸事也!

要時刻關注病情變化,經常有上一秒心率還是正常的,低頭寫個字心率就直線往下掉。

除了精神高度緊張外,還有經常需要熬夜工作。

ICU病房的醫生通常值晚班時很難休息一會兒,因為危重病人片刻都不得掉以輕心,有時候甚至需要同時搶救幾個病人,一直忙到天亮也常事。

長此以往,對身體的損害自然很大。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就有一位30歲的ICU年輕女醫生,有一天下班後她正準備回家,疲憊不堪的她突發心臟驟停,呼吸當時也沒了。

多虧ICU有最好的搶救條件,又發現及時,最後還是從生死線上給搶救回來了。如果是在院外或者發現再晚一點,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六名:精神科(45票)

為什麼刑法上精神病人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罪責可以被減輕,就是因為他們因疾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因此與嚴重的精神病人打交道時,心總是得懸著。

“意外是不可避免的,風險是絕對的。”這是很多精神科醫生工作的共鳴。由於某些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病情,比如狂躁、幻覺、暴力傾向等.....

(網路圖,僅供參考)

.精神科工作者受傷比例之高、受傷程度之深令人觸目驚心:有的在給患者輸液時眼睛被刺瞎;有的在護理病人時被病人咬斷手指;有的在接病人時被病人砍傷……

第五名:傳染科(53票)

在傳染科工作,也就意味著一天24小時86400秒鐘,每一秒都存在被傳染的風險。

傳染科醫生收治的病人大多有傳染性,比如愛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熱等......

那個環境中,污染區與清潔區都有明確的劃分。我每次去完傳染科會診後,因為心理因素,洗手都會比平常多洗幾遍才覺得放心。

(網路圖,僅供參考)

我曾聽一位護士說,她給愛滋病病人抽血時不小心紮到自己,當時眼淚刷的就下來了,嚇得好多天睡不著覺,所幸沒有被傳染。不過事後不久,她就申請從傳染調走了。

第四名:援外、應急醫療隊(74票)

大家都看過吳京主演的《戰狼2》吧,裡面的拉曼拉病毒原型就來自非洲大名鼎鼎的埃博拉(Ebola)病毒,這是一種惡性傳染性病毒,一旦感染死亡率高達90%。

而且非洲衛生環境惡劣,除了埃博拉,還有其他的惡性傳染疾病;基礎設施條件也跟不上,一旦有什麼疾病在那邊患上,很難得到好的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就曾派出埃博拉援非醫療隊,其中一位就是我的同學,援非期間同時感染了傷寒和瘧疾兩種惡性傳染病,甚至用上了搶救用的呼吸機,所幸有驚無險。

後來還因為其在援非時的英勇表現,還被邀請到“天天向上”去講述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除了援外,還有出現一些突發情況的應急醫療隊,他們也承擔著很大的風險。

(網路圖,僅供參考)

雅安地震後,應急醫療隊立刻趕往災區,在餘震未歇、地震未平的時候,就在軍用的帳篷中,忙著給從廢墟中抬出的病人做手術。

不敢想像,如果還有大的餘震或者堰塞湖大壩口垮掉,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

第三名:婦產科(78票)

據統計,醫療糾紛中婦產科是“重災區”,其中主要是產科。

(網路圖,僅供參考)

造成孕產婦死亡排行榜首位的多是產後出血,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就是羊水栓塞,一旦發生,搶救成功的概率很低;還有孕婦前置胎盤,也極為兇險。

類似這種併發症還有很多,處理不當或不及時的後果很可能是“一屍兩命”,也有可能在胎兒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如缺血缺氧性腦病......

記得聽朋友說過,一對醫生夫婦在自己工作的醫院中生孩子,結果出生時孩子發生腦出血夭折,他們痛苦不堪,甚至曾想過跟自己醫院打官司。

第二名:兒科(92票)

很多中國家庭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捨不得寶貝受半點傷害。

小孩生病時,心中焦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小孩難以像成人一樣準確描述自己的症狀,大大提高了醫生診斷的難度。

加上兒童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疾病耐受力差,用藥需要早期且足量,但仍較成人更容易發生急劇的病情變化,上述情況容易誘發家長對醫生診療行為的猜測與不滿。

因此心急家屬與兒科大夫起衝突的事件是屢見不鮮,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

(網路圖,僅供參考)

當一個孩子去看病,往往牽動整個家庭,男女老少全家出動;如同時段遇到多個兒童患病,那麼該醫生診室熱鬧程度可想而知,人多,主意也多,有時也是爆發矛盾的導火索。

此外,現階段中國社會兒科醫生緊缺,大多數醫院的兒科醫生都屬於超負荷工作,曾有報導稱“海河醫院因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而導致兒科停診”。

兒科醫生在工作壓力和工作量巨大的同時,還面臨較為複雜的醫患關係,身心都疲憊不堪。

第一名:急診科(110票)

急診科的工作,總結為一個字,就是“急、急、急”!!!大都病情危重,中毒的、昏迷的、外傷的.......可以說各種狀況的病人基本上急診科都能遇到。

面對同樣都是急診,有時候先處理誰,醫生亦需要按照輕重緩急與先來後到來決策排序。但是患者不一定不理解,甚至有醫生為此丟失了性命。

2016年5月,一名邵東醫院醫生王俊在急診過程中被患者家屬毆打,導致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急診科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同樣也很大,除了常規危重疾病,甚至他們還會首先接觸人類完全陌生的疾病,比如初發時的甲流、非典、禽流感等等......

除此之外,急診科的工作性質還有點類似於ICU,也常常需要日夜顛倒,且工作量及工作強度也大。

(網路圖,僅供參考)

急診科的醫生們不僅職業暴露有的風險、更容易面臨糾紛甚至醫鬧風險,還有日夜顛倒與高強度高壓力對人身體的損耗。

因為急診科幾乎囊括了醫生所能遇到大部分風險類型,所以如果說急診醫生是醫療圈危險係數之王的話,乃名至實歸!

生命可貴,在於其不可複生;而生命脆弱,也常會逝於一瞬。

醫生,是生命的守護者,然而在健康與意外面前,他們並不能豁免。

醫生需常年與疾病對抗,同時間賽跑,透支了多少的心力又折損了多少健康,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只為恪守當年許下的那份誓言與捍衛身軀上那一席一席白衣。

儘管不少醫生目前從事的是“高危”職業,但醫者不懼風險,選擇默默耕耘與付出者仍比比皆是;白衣在身、使命在心,國之幸事,民族之幸事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