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通海門:光伏發電為精准扶貧注入新思路

4月中旬, 草長鶯飛, 春和景明, 海門大地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在餘東鎮鄉下走一走, 不時能看到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被整齊地安置在農戶屋頂上。 這些光伏發電板, 不僅是當地低收入農戶脫貧的最大指望, 更是海門走光伏精准扶貧之路的一面旗幟。

光伏發電

為扶貧注入新思路

近年來, 我市在開髮式扶貧、政策性扶貧和全員參與扶貧上做出大量卓有成效工作。 去年下半年, 我市積極回應中央號召, 借鑒各地精准扶貧的成功實踐, 利用國家清潔能源補貼政策, 實施整村推進光伏扶貧專案。

我市光伏扶貧的創舉, 在南通市樹立起標杆, 扶貧探索走在江蘇省的前列。

光伏扶貧, 是通過在低收入地區建設光伏電站, 並通過發電售電以及領取國家發電補貼的形式, 實現創收。 光伏電站一般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集中建設村級扶貧電站, 通過統一管理與分配發電收益的形式實現低收入戶的增收;另一種是在低收入戶家的屋頂上直接安裝光伏電站, 收益直接到戶。

光伏扶貧既符合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 又符合國家清潔低碳能源發展戰略;既有利於擴大光伏發電市場, 又有利於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能夠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我市開展光伏扶貧, 能有效促進低收入戶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增長,

實現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政策扶持

為脫貧增添新保障

光伏扶貧是一條新的扶貧路徑。 我市結合農村實際, 制定了具體的推進工作方案。

餘東鎮為我市光伏扶貧先行先試區鎮,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多方參與、群眾受益”模式, 積極推動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 余東鎮精心挑選光伏扶貧物件, 優先選擇有安裝意願、有安裝條件、年齡在65周歲以下的“十三五”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 目前, 餘東鎮可以安裝光伏電站和有安裝意願的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191戶, 全部完成安裝。

根據實際情況, 餘東鎮選擇3千瓦容量的光伏電站, 安裝費用2.4萬元。 安裝費用首付10%, 由村從企業扶貧捐贈收入中支出, 其餘90%在農商行辦理5年期貸款,

國立公司提供全額貼息。 每月還款從農戶每月的發電收益中抵扣, 不足部分從企業扶貧捐贈收入中支出。

市扶貧開發協會為幫助低收入農戶儘早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 對安裝光伏電站的低收入農戶和村給予安裝費補貼。 其中:對安裝光伏電站的建檔立卡一般低收入農戶每年補助4800元, 連補2年;對特殊困難戶實行一次性補貼2.16萬元, 農戶一年就可獲得3600元左右的收益;對利用村部屋面安裝光伏電站且發電收益主要用於村內扶貧開發的, 給予一次性全額補助, 安裝30千瓦電站, 一年即可獲得3.5萬元以上的收入。 今年, 全市共有341個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3個村經濟合作社安裝光伏電站。

效益初顯

為小康擘畫新明天

光伏扶貧專案的實施, 切切實實增加了低收入戶的收入, 給了他們改善生活的希望, 鋪就了我市低收入戶脫貧的“光明之路”。

家住余東鎮戴青山村的陳素娟, 丈夫因病早逝, 女兒還在讀大學, 欠著不少外債。 由於身體不好, 幹不了重活, 陳素娟只能幫變電廠燒飯,

獲取微薄的收入。 去年年底, 陳素娟家作為第一批符合條件的貧困戶, 安裝了光伏發電站。 陳素娟家裝有兩個電錶, 一個是用來統計家庭用電量, 另一個電錶就是用來統計送出至國家電網的電量。 “從昨天並網到現在已經走了將近40度電啦, 差不多就是30多元錢的收入, 這曬曬太陽就有錢進口袋, 真是個好事情。 ” 陳素娟興高采烈地說。

“企業為我擔保出利息, 政府給我補助還貸款, 我在家裡坐拿發電收益。 謝謝村幹部!謝謝政府!” 土地堂村7組的崔洪生家也安裝上了光伏電站。 他的妻子、女兒因殘疾不能正常勞動, 家庭生活僅靠他一人在村做保潔工收入支撐。 今年初, 崔洪生家安裝了光伏電站, 相當於請了一位不要任何報酬的“打工仔”, 不僅家裡用電不用到銀行交錢,用不完的電還能夠賣掉獲得收益。

不僅家裡用電不用到銀行交錢,用不完的電還能夠賣掉獲得收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