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坤鵬論:降准有利股市和房市?這次你可能想多了猜錯了!

當真相在穿鞋的時候, 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溫斯頓·邱吉爾

前天央行突然公佈降准, 朋友圈熱鬧非凡, 不少自媒體或是正規的媒體紛紛進行預測。

但是, 坤鵬論發現, 許多人基本是拿著2016年降準時的文章改吧改吧就來評述這次的降准, 比如:5大影響與你的錢有關、什麼利好股市、什麼降低銀行理財收益率之類, 欺蒙不明就裡的吃瓜群眾。

自媒體時代, 亂講話的自媒體人太多, 所以坤鵬論一直建議, 要想看清楚一個問題, 起碼得看10篇以上的相關文章, 否則你大機率會被帶到溝裡去。

距離上次2016年2月29日央行宣佈全面降准, 已經過去了近26個月, 那次央媽對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加上本次降准, 2014年以來, 央行共進行了10次降准。

並且, 這次降准, 步子不小, 以前每次都是0.5%的節奏, 這次直接1%。

歷史上, 降准大於等於1%的只有四次(網上有不少相關資訊,

但時間上有所不同, 坤鵬論特意查了一下資料, 也進行一下校正):

1998年3月21日(從13%降至8%, 亞洲金融危機、銀行壞賬高企、國內去產能)

1999年11月21日(從8%降至6%, 直降2%, 危機後遺症)

2008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機構降1%, 中小型金融機構降2%, 次貸危機)

2015年4月20日(降1%, 地方債大量置換)

央行表示, 本次降准涉及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 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 也就是說, 本次調整後的存款準備金率將降到16%或14%, 基本回到了2008年的水準。

但, 這些都還不是重點, 要想透徹理解, 你得明白檔裡的幾個關鍵點:

1.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明確貨幣政策不會變, 也就是錢依然會很緊, 不會寬鬆。

2.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很缺錢。

為了穩定, 要把這次降准釋放出來增量資金4000億, 大部分給它們。

另外, 今年還是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關鍵年, 大量外資銀行將開始全面進入中國。 央行宣佈降准, 並置換9000億的“中期借貸便利”,

可以降低銀行的成本。

3.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要把新增的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 適當降低它們的融資成本, 這錢不會用做其他用途, 並且為了防止挪作它用, 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考核, 看你還敢亂搞。

坤鵬論認為,

這次依然是央行的定向降准, 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 主要還是貫徹落實中央扶持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 實施普惠金融戰略的結構性政策, 千萬不要忘記, 我們國家的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 這是指導思想, 不可動搖。

所以, 想著房市利好的朋友洗洗睡吧, 覺得利好股市的朋友看看這兩天的大盤表現唄, 銀行依然高唱缺錢缺錢缺錢,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會降低。

有關注財經的朋友會說, 4月16日, 央行提高了14天逆回購的利率, 明顯是想引導利率上行, 控制金融風險的節奏, 這和4月17日的降准是不是有些矛盾?

其實這也恰恰表現出了如今的經濟形勢相當複雜, 中國經濟現狀, 承受不了高利率, 中國和美國經濟週期不同,美元加息,如果一味跟進,就會顯得過於激進,甚至導致錢荒出現,所以央行採取了區別對待的定向降准,未來很可能還會降准,但依然是相對精准的定向降准。

昨天有老錢私信坤鵬論問降准是怎麼回事,降息又是怎麼回事,在這裡稍稍普及一下。

先說說降息。

降息就是降低銀行的貸款利率,沒有增加市場資金量,但可以改變資金的投向,主要是為了鼓勵企業的投資行為,但不一定代表貨幣流通量就會因此增加。

簡單說,你在銀行裡存了1000萬,以前利息是每年5%,突然有一天降息了,降成了每年1%,這時候,天性逐利的你肯定會想著,不能把錢放在銀行裡面了,利息太少,看看有沒有其他獲得回報更高的投資方式。

降息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通過降低央行存款回報,讓錢進入銀行之外的市場,提高交易活躍度;二可以降低貸款的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所以簡單來講,降息是鼓勵投資。

那麼降准呢?就是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簡稱。

銀行怎麼賺錢,之前咱們也聊過,它最基本的賺套路就是低吸高貸,用存款、理財等方式把老百姓和企業的錢借過來,然後再以比存款和理財更高的利率把錢貸給老百姓或是企業,從中賺利息差。

而就在這個簡單的套路蘊藏著一個巨大秘密,那就是信用擴張。

比如:你往銀行裡面存進了500萬,A企業正好要貸款500萬,於是你的錢被銀行貸給了這家企業,這時候,銀行只是把500萬這個數字寫進了A企業的帳戶,你那500萬實際還在銀行裡,並沒有被提現出去。

後來,A企業要向B企業採購500萬的商品,A企業通過銀行將錢轉到B企業,這時依然也只是500萬這個數字被寫進了B企業的銀行帳戶,500萬其實還在銀行那裡,頂多是在不同銀行間流轉,沒有出了銀行體系,更沒有真正流出銀行。除非是B企業直接把500萬現金從銀行中取出來,這才算真正離開銀行體系。

如果只是寫數字,那麼銀行理論上可以把你的500萬再貸給C企業、D企業.....

這就是信用擴張,如果不加管理,銀行可以用很少的錢創造出無限量的帳面資金,創造出很多銀行帳戶上的數位。

到這裡,聰明的你肯定會想到,如果大家都去把錢取出來,銀行不就抓瞎了嗎?

對!如果遇到經濟不好,大量企業還不了貸款,錢收不回來,儲戶再集中跑去銀行取錢,銀行很可能面臨無法把錢還給儲戶的窘境,這下,儲戶會更慌張,一傳十,十傳百,所有儲戶都去取錢,就形成了擠兌,如果沒有人給銀行注入大量現金,銀行就只有等著倒閉了。

所以各國的中央銀行為了控制銀行的信用擴張,避免盲目放貸導致銀行沒有充足資金兌付儲戶的存款,設置了存款準備金規則,銀行每收一筆存款,就要按照規定將其中的百分之多少的錢交給央行來保管,這筆錢就是存款準備金,而百分之多少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並且,當銀行向企業貸款,把數字寫入到企業帳戶上時,也等於銀行又多了一筆存款,同樣也要向央行交存款準備金,這樣,銀行就不能無限制地擴張信用,如果央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20%,理想狀態,銀行最大能把信用擴大5倍。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意思,按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降准1%,就意味著可以放出超過萬億元的貨幣,對照一下這次降准,償還MLF約9000億元,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兩者相加,約1.3萬億元。

簡單講,降准就是投放流通貨幣,當然,像央行現在這樣有條件附加的定向降准,絕對不能簡單理解。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余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余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中國和美國經濟週期不同,美元加息,如果一味跟進,就會顯得過於激進,甚至導致錢荒出現,所以央行採取了區別對待的定向降准,未來很可能還會降准,但依然是相對精准的定向降准。

昨天有老錢私信坤鵬論問降准是怎麼回事,降息又是怎麼回事,在這裡稍稍普及一下。

先說說降息。

降息就是降低銀行的貸款利率,沒有增加市場資金量,但可以改變資金的投向,主要是為了鼓勵企業的投資行為,但不一定代表貨幣流通量就會因此增加。

簡單說,你在銀行裡存了1000萬,以前利息是每年5%,突然有一天降息了,降成了每年1%,這時候,天性逐利的你肯定會想著,不能把錢放在銀行裡面了,利息太少,看看有沒有其他獲得回報更高的投資方式。

降息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通過降低央行存款回報,讓錢進入銀行之外的市場,提高交易活躍度;二可以降低貸款的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所以簡單來講,降息是鼓勵投資。

那麼降准呢?就是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簡稱。

銀行怎麼賺錢,之前咱們也聊過,它最基本的賺套路就是低吸高貸,用存款、理財等方式把老百姓和企業的錢借過來,然後再以比存款和理財更高的利率把錢貸給老百姓或是企業,從中賺利息差。

而就在這個簡單的套路蘊藏著一個巨大秘密,那就是信用擴張。

比如:你往銀行裡面存進了500萬,A企業正好要貸款500萬,於是你的錢被銀行貸給了這家企業,這時候,銀行只是把500萬這個數字寫進了A企業的帳戶,你那500萬實際還在銀行裡,並沒有被提現出去。

後來,A企業要向B企業採購500萬的商品,A企業通過銀行將錢轉到B企業,這時依然也只是500萬這個數字被寫進了B企業的銀行帳戶,500萬其實還在銀行那裡,頂多是在不同銀行間流轉,沒有出了銀行體系,更沒有真正流出銀行。除非是B企業直接把500萬現金從銀行中取出來,這才算真正離開銀行體系。

如果只是寫數字,那麼銀行理論上可以把你的500萬再貸給C企業、D企業.....

這就是信用擴張,如果不加管理,銀行可以用很少的錢創造出無限量的帳面資金,創造出很多銀行帳戶上的數位。

到這裡,聰明的你肯定會想到,如果大家都去把錢取出來,銀行不就抓瞎了嗎?

對!如果遇到經濟不好,大量企業還不了貸款,錢收不回來,儲戶再集中跑去銀行取錢,銀行很可能面臨無法把錢還給儲戶的窘境,這下,儲戶會更慌張,一傳十,十傳百,所有儲戶都去取錢,就形成了擠兌,如果沒有人給銀行注入大量現金,銀行就只有等著倒閉了。

所以各國的中央銀行為了控制銀行的信用擴張,避免盲目放貸導致銀行沒有充足資金兌付儲戶的存款,設置了存款準備金規則,銀行每收一筆存款,就要按照規定將其中的百分之多少的錢交給央行來保管,這筆錢就是存款準備金,而百分之多少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並且,當銀行向企業貸款,把數字寫入到企業帳戶上時,也等於銀行又多了一筆存款,同樣也要向央行交存款準備金,這樣,銀行就不能無限制地擴張信用,如果央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20%,理想狀態,銀行最大能把信用擴大5倍。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意思,按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降准1%,就意味著可以放出超過萬億元的貨幣,對照一下這次降准,償還MLF約9000億元,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兩者相加,約1.3萬億元。

簡單講,降准就是投放流通貨幣,當然,像央行現在這樣有條件附加的定向降准,絕對不能簡單理解。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資訊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余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余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