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震無情 人間大愛——沉痛悼念玉樹地震遇難同胞

編者按:2010年4月14日,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了7.1級地震, 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地震發生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面對巨大災難, 全國各族人民心手相連, 共同幫助玉樹人民抗禦地震天災。 8年見證了生命的逝去, 也見證了生命的不屈。 曾經滿目瘡痍的玉樹已涅槃重生, 孕育著新的生命和希望。 因為記得, 所以懷念。 現將《中國西藏》雜誌對玉樹地震的系列專題報導再次刊發出來, 以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和那段消逝的時光。

2010年6月1日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強烈地震的第49天, 也是藏族悼念遇難同胞的七七四十九祭日。

我向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表示深深哀悼!向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同胞及玉樹各族群眾致以深切問候!向在第一線搜救同胞、救治傷病員、安置群眾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各類專業救援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級黨委政府、廣大志願者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團體為災區人民給予的關愛和救助致以真誠的謝意!

2010年4月14日早晨, 玉樹縣發生了7.1級強烈地震, 使玉樹縣結古鎮90%以上民房倒塌, 水、電、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奪走了2000多名同胞的生命, 玉樹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到重大損失。

消息傳來, 作為共同生活在唐古喇山前後的血脈相連的高原兒女, 作為共同居住在祖先開闢的唐蕃古道上的傳人,

我和大家一樣震驚和悲痛。 從那時起, 我時刻牽掛著玉樹, 惦記著玉樹, 牽掛著玉樹的各族群眾。

地震無情, 人間大愛。 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裡, 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做出抗震救災的重大決策。 正在出訪的胡錦濤總書記壓縮出訪行程, 提前回國, 主持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研究部署抗震救災, 不顧旅途勞頓立即趕赴災區一線。 溫家寶總理推遲出訪計畫, 先後兩次前往災區查看災情, 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賈慶林、李克強、回良玉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先後親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 慰問受災群眾, 看望救災大軍。 青海省委、省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主要領導迅速到達一線, 組織全省抗震救災,

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黨中央、國務院一聲令下, 在第一時間裡, 大批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消防隊伍急災區人民所急、想災區人民所想, 不顧高原反應、氣候惡劣、地形複雜、道路艱險, 克服一切困難趕赴災區, 全力救援, 發揮了抗震救災的主力軍作用;全國各地迅速組織起大批救援隊伍, 從四面八方馳援玉樹災區;各地醫療隊、各行業專業搶險隊, 無數救援人員和急救車輛夜以繼日趕往災區……“只要有一線希望, 決不放棄”成為廣大搜救人員的共同決心和行動, 他們用生命和鮮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抗震救災的奇跡, 從廢墟中搶救出1400多名群眾的生命。 針對災區海拔高, 醫療條件差, 及時果斷決策,

迅速將重症傷患轉外醫治, 創造了救治的傷病員死亡率很低、截肢率很低和致殘率很低的世界抗震救災史上的奇跡。

在第一時間裡, 搶修損毀道路, 搶修恢復供水、供電和通訊設施, 大批救災人員和物資及時到達災區, 大批傷病員得到有效救治和及時轉移, 及時將從全國各地緊急調撥的各種救災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 確保受災群眾在大震面前有衣穿、有飯吃、有乾淨的水喝, 戶戶有帳篷住。 想方設法恢復學校上課, 震後第四天玉樹州孤兒學校率先複課, 目前災區所有停課學校全部複課。 震後第六天, 商業秩序開始逐步恢復, 目前災區市場秩序井然, 人心安定。

第一時間裡, 新聞媒體迅速把災區情況及時傳播到全國和全世界。

廣大軍民萬眾一心、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全力抗震救災的英勇事蹟和高尚精神, 災區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 大災面前不低頭, 團結奮鬥的拼搏精神和對党、對祖國大家庭的感激之情, 感動了全國億萬各族人民, 感動了世界。 (2010年)4月20日晚, 中央電視臺“情系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晚會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血肉親情。 4月21日舉行的全國哀悼活動, 深深表達了偉大祖國13億人民、56個民族對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思。

偉大的抗震救災實踐湧現出了數不清的感人事蹟、英雄人物。 胡總書記在災區帳篷學校的板書“新校園, 會有的。 新家園, 會有的”, 極大地鼓舞了救災大軍和受災群眾戰勝災害的信心。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廢墟上最先樹起來的是人民解放軍和受災群眾共同捧起的五星紅旗;因連續幾天幾夜搜救昏倒在地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一蘇醒過來又立即投入搜救;省委書記和基層黨員幹部始終站在第一線組織抗震救災;被救群眾的堅強意志和真誠感激;全國各族人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踴躍捐款捐物;還有香港義工阿福,在搶險救災中獻出生命的烈士,村黨支部書記才哇,藏族小志願者,救災一線的寺廟僧人……在災區聽到最多的話,看到最多的標語就是: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解放軍。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各民族是骨肉相連、血脈相通的一個大家庭,党和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我們的名字叫中國,我們是親兄弟,是一家人,誰也離不開誰。

地震發生49天之際,抗震救災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全面轉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就建設社會主義新玉樹作出全面部署,美好藍圖已經繪就,災後重建的各項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玉樹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明天的玉樹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玉樹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我多次想起1950年8月15日發生在西藏墨脫縣、察隅縣交界處的8.6級特大地震。地震發生時,我l2歲。儘管我的家鄉西藏那曲地區遠離震中,但仍然震感強烈,人們十分害怕,到處人心惶惶。而在震中地區,則山崩地裂,雅魯藏布江被截成了4段,形成3處堰塞湖。有的村莊被整體拋到了河對岸,林芝地區各縣房屋大量倒塌。遠離震中的拉薩、昌都、那曲等地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據當時不完全統計,遇難同胞有2000多人,失蹤者不計其數。1950年的西藏還沒有和平解放,仍處在舊西藏噶廈政府統治下。面對罕見的大地震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卻根本沒有人關心,更沒有人組織有效的救助。不知多少個村莊被掩埋了,也不知有多少人本可以生還,卻因得不到救治而失去生命。據歷史檔案記載,當時大批災民流離失所、哀號遍野,災區遍地廢墟、滿目瘡痍。黑暗、專制、無能的舊西藏噶廈政府,不僅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死存亡,反而增加各種差稅。檔案記載,1897年帕裡、亞東民眾因地震成災,向噶廈呈文請求減輕負擔。稟文說:由於“差務層出不窮,多如水中波紋,只得四方告貸支差,陷於償還無路之窘境。”1950年大地震發生後,造成“人財兩衰,已不堪收拾”的困境,而三大領主卻因災發財,遍佈全藏的地方政府利用糧庫實行“借九還十”或“借十還十一”放債,僧侶貴族和世俗貴族無不經營高利貸。因災貧病交加的災民,要受到地震等自然災害和高利貸的雙重打擊,從而陷入絕境。因此,“破產”“逃亡”等字眼在歷史檔案中層出不窮。這就是舊西藏地震災害的真實寫照。

在翻閱舊西藏地震資料時,我還特別注意到,震後不少寺廟、經堂、僧人曾向噶廈政府呈文報損,請求補助維修,但噶廈政府都不予理睬。而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玉樹地震發生後,黨和政府在搜救中不分群眾和僧尼,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很多僧人因此獲得了新生。黨和政府還專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採取一切措施,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保護珍貴的藏族傳統文化遺產。(2010年)5月7日,玉樹藏傳佛教噶舉派最大寺院——禪古寺僧人舉行儀式,感謝解放軍官兵對5萬件文物進行搶救。在國家災後重建規劃中,也包括了寺廟重建和維修,全州文物搶修保護工作已全面展開。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與舊西藏震後無人救援形成了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鮮明對比。四十九天來玉樹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生動地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我們實現包括藏族人民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率領我們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在這次玉樹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中再一次證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是堅強有力的。在抗震救災的偉大鬥爭中,党和國家領導人始終堅持“和人民在一起”的理念,率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天鬥地,奮力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的組織,特別是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青海省委和玉樹州黨委,以及災區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們,發揮了堅強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成為災區人民的主心骨,為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後勝利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祖國大家庭是我們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園,只要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祖國大家庭中,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祖國的無疆大愛,溫暖和親情,激發著大家的信心和決心,醫治著被地震創傷的心靈,給予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戰勝災難,各族人民始終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共同守護我們共同家園的和諧安寧,攜手建設我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度保證。從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奧運會,從金融危機到這次的玉樹地震,以及正在舉辦中的上海世博會,都在深刻揭示一個道理,那就是小平同志指出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就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之所以在災害到來之後的第一時間裡,能夠採取國家救援行動,在於党的領導堅強有力,在於全國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同樣在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社會主義制度作保障,在大災面前就能夠實現迅速應急回應,廣泛組織動員,採取及時有力的救援行動。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為我們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沿著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準有了顯著提高、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為我們戰勝任何自然災害、儘快擺脫災害困境、重建幸福家園提供了強大物質保證。

毛主席曾講過:“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革命戰爭年代,人民子弟兵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和平年代,他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抗擊自然災害,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樣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與歷次搶險救災一樣,在這次玉樹的抗震救災中,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死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終衝鋒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給災區人民,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他們是人民的守護神,是群眾稱頌的“菩薩兵”。“金珠瑪米呀咕嘟”的讚揚聲傳遍了玉樹的地震災區,傳遍了青藏高原,傳遍了神州大地,傳遍了五洲四海。

玉樹地震49天以來,我們在抗震救災的實踐中獲得的這些感悟和啟迪,是十分寶貴的。它既是我們奪取抗震救災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更是我們重建美好家園、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寶貴財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偉大祖國懷抱裡,歷經抗震救災偉大鬥爭的玉樹各族人民,一定會生活的更美好。

願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安息!

願地震中受傷的同胞們早日康復!

願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同胞們節哀,堅強!

願明天的玉樹更加美好!(中國西藏網 文/熱地)

原文載於《中國西藏》雜誌2010年第4期。作者熱地,原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廢墟上最先樹起來的是人民解放軍和受災群眾共同捧起的五星紅旗;因連續幾天幾夜搜救昏倒在地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一蘇醒過來又立即投入搜救;省委書記和基層黨員幹部始終站在第一線組織抗震救災;被救群眾的堅強意志和真誠感激;全國各族人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踴躍捐款捐物;還有香港義工阿福,在搶險救災中獻出生命的烈士,村黨支部書記才哇,藏族小志願者,救災一線的寺廟僧人……在災區聽到最多的話,看到最多的標語就是: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解放軍。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我們各民族是骨肉相連、血脈相通的一個大家庭,党和祖國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我們的名字叫中國,我們是親兄弟,是一家人,誰也離不開誰。

地震發生49天之際,抗震救災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全面轉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已經就建設社會主義新玉樹作出全面部署,美好藍圖已經繪就,災後重建的各項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玉樹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明天的玉樹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玉樹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我多次想起1950年8月15日發生在西藏墨脫縣、察隅縣交界處的8.6級特大地震。地震發生時,我l2歲。儘管我的家鄉西藏那曲地區遠離震中,但仍然震感強烈,人們十分害怕,到處人心惶惶。而在震中地區,則山崩地裂,雅魯藏布江被截成了4段,形成3處堰塞湖。有的村莊被整體拋到了河對岸,林芝地區各縣房屋大量倒塌。遠離震中的拉薩、昌都、那曲等地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據當時不完全統計,遇難同胞有2000多人,失蹤者不計其數。1950年的西藏還沒有和平解放,仍處在舊西藏噶廈政府統治下。面對罕見的大地震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卻根本沒有人關心,更沒有人組織有效的救助。不知多少個村莊被掩埋了,也不知有多少人本可以生還,卻因得不到救治而失去生命。據歷史檔案記載,當時大批災民流離失所、哀號遍野,災區遍地廢墟、滿目瘡痍。黑暗、專制、無能的舊西藏噶廈政府,不僅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死存亡,反而增加各種差稅。檔案記載,1897年帕裡、亞東民眾因地震成災,向噶廈呈文請求減輕負擔。稟文說:由於“差務層出不窮,多如水中波紋,只得四方告貸支差,陷於償還無路之窘境。”1950年大地震發生後,造成“人財兩衰,已不堪收拾”的困境,而三大領主卻因災發財,遍佈全藏的地方政府利用糧庫實行“借九還十”或“借十還十一”放債,僧侶貴族和世俗貴族無不經營高利貸。因災貧病交加的災民,要受到地震等自然災害和高利貸的雙重打擊,從而陷入絕境。因此,“破產”“逃亡”等字眼在歷史檔案中層出不窮。這就是舊西藏地震災害的真實寫照。

在翻閱舊西藏地震資料時,我還特別注意到,震後不少寺廟、經堂、僧人曾向噶廈政府呈文報損,請求補助維修,但噶廈政府都不予理睬。而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玉樹地震發生後,黨和政府在搜救中不分群眾和僧尼,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很多僧人因此獲得了新生。黨和政府還專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採取一切措施,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保護珍貴的藏族傳統文化遺產。(2010年)5月7日,玉樹藏傳佛教噶舉派最大寺院——禪古寺僧人舉行儀式,感謝解放軍官兵對5萬件文物進行搶救。在國家災後重建規劃中,也包括了寺廟重建和維修,全州文物搶修保護工作已全面展開。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與舊西藏震後無人救援形成了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鮮明對比。四十九天來玉樹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生動地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我們實現包括藏族人民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率領我們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在這次玉樹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中再一次證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是堅強有力的。在抗震救災的偉大鬥爭中,党和國家領導人始終堅持“和人民在一起”的理念,率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天鬥地,奮力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的組織,特別是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青海省委和玉樹州黨委,以及災區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們,發揮了堅強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成為災區人民的主心骨,為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後勝利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祖國大家庭是我們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園,只要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祖國大家庭中,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祖國的無疆大愛,溫暖和親情,激發著大家的信心和決心,醫治著被地震創傷的心靈,給予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戰勝災難,各族人民始終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共同守護我們共同家園的和諧安寧,攜手建設我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度保證。從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奧運會,從金融危機到這次的玉樹地震,以及正在舉辦中的上海世博會,都在深刻揭示一個道理,那就是小平同志指出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就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之所以在災害到來之後的第一時間裡,能夠採取國家救援行動,在於党的領導堅強有力,在於全國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同樣在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社會主義制度作保障,在大災面前就能夠實現迅速應急回應,廣泛組織動員,採取及時有力的救援行動。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為我們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沿著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準有了顯著提高、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為我們戰勝任何自然災害、儘快擺脫災害困境、重建幸福家園提供了強大物質保證。

毛主席曾講過:“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革命戰爭年代,人民子弟兵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和平年代,他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抗擊自然災害,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樣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與歷次搶險救災一樣,在這次玉樹的抗震救災中,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死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終衝鋒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給災區人民,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他們是人民的守護神,是群眾稱頌的“菩薩兵”。“金珠瑪米呀咕嘟”的讚揚聲傳遍了玉樹的地震災區,傳遍了青藏高原,傳遍了神州大地,傳遍了五洲四海。

玉樹地震49天以來,我們在抗震救災的實踐中獲得的這些感悟和啟迪,是十分寶貴的。它既是我們奪取抗震救災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更是我們重建美好家園、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寶貴財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偉大祖國懷抱裡,歷經抗震救災偉大鬥爭的玉樹各族人民,一定會生活的更美好。

願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安息!

願地震中受傷的同胞們早日康復!

願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同胞們節哀,堅強!

願明天的玉樹更加美好!(中國西藏網 文/熱地)

原文載於《中國西藏》雜誌2010年第4期。作者熱地,原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