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能家居地震,蘋果HomeKit會在2017爆發嗎?

蘋果很早就在智慧家居方面的佈局, 自從蘋果的智慧家居平臺HomeKit在2014年亮相後, 過去兩年支援HomeKit協定的智慧家居周邊設備推出的速度就非常慢, 這一現狀在2017年開始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樣板房

蘋果HomeKit樣板間概況:

蘋果公司和富力地產合作佈置的這個樣板間是一套60平米左右的小戶型。

iPad、iPhone上控制的設備主要有:門鎖、開關、燈光、淨化器、空調、窗簾、空氣品質監測儀等幾類, 其中用的最廣的是燈光的控制;2017年已有超過100款產品支援HomeKit, 所涉品牌包含霍尼韋爾、飛利浦等知名品牌。

目前支援的HomeKit協定的產品SKU還有限, 配件、小家電居多, 大家電較少, 海爾空調是一個典型代表;國內已有產品發售的廠商有杜亞的窗簾、艾美特的風扇、西勒奇的智能鎖、Nanoleaf的燈板、Incipio的插座燈泡套裝、OPOS燈插座、D-Link的攝像頭等等。

智慧家居

HomeKit的核心邏輯:

智慧家居的概念並不算新, 在蘋果2014年推出HomeKit平臺的時間前後, 國內已經有不少創業公司、家電大公司在陸續推出各自的產品。 蘋果的做法會有哪些不同?有幾個關鍵點:

一)支援HomeKit協定的設備都會在蘋果iPhone、iPad上的一個“Home”應用上集中管理, HomeKit一個很重要的初衷就是不想讓每一個智慧設備都需要一個App。

二)蘋果在iOS 10系統之後的版本裡內置了“Home”應用,

這個應用裡的核心邏輯是由:設備、場景、房間和自動化四個部分組成的。

三)在HomeKit協議和Home App的統一管理將智慧家居統一到一個管理平臺之後, 另一個特點是, 可以利用Siri進行語音控制。

四)蘋果HomeKit相關產品負責人另外非常強調的一點是HomeKit的安全性,

這個安全性核心體現在兩點, 一是設備等控制的資訊傳遞是點對點的, 不會有資料存儲在雲端;另一點則是HomeKit設備產生的資料不僅都是存儲在使用者的iOS設備上, 不會存儲在雲端也沒有任何分享途徑。

五)還有一點, 在同一個WiFi網路環境下, 通過iPhone、iPad控制HomeKit設備是點對點的, 但如果在用戶外出後遠端要控制, 就需要一個“中樞”設備的支援, 這個中樞設備將屋子裡的所有設備彙集在Home App, 同時通過WiFi連入外網, 接受用戶在外網的控制, 蘋果推薦充當HomeKit中樞的設備可以是iPad或Apple TV(文章摘自智東西)

網友是怎麼看的呢:

這些東西小米早已做到, 沒必要買洋貨

基本理念不一樣, 蘋果的是徹底的智慧化, 小米的是儘量少工作量的情況下在已有家裝上升級。 很難說誰會更厲害, 個人覺得平分秋色吧, 畢竟針對的市場不一樣。

講個故事:古代一個農民想像皇帝的奢華生活, 是拿著黃金鋤頭種地的。 //@sAviOr56079755: 一邊推廣智慧設備讓人越來越懶, 一邊又興起健身熱潮, 六十幾個平米的房子, 關個燈來回都不會超過二十步, 難道就這麼懶嗎?

需要人為控制的叫什麼智慧?別污辱智慧這兩個字,最多算是自動化罷了

為什麼說HomeKit可以變身Javis,因為HomeKit的殺手鐧是Siri語音控制,這是目前其它任何品牌無法抗衡的。小米我只能呵呵…

一邊推廣智慧設備讓人越來越懶,一邊又興起健身熱潮,六十幾個平米的房子,關個燈來回都不會超過二十步,難道就這麼懶嗎?

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沐光科技!

難道就這麼懶嗎?

需要人為控制的叫什麼智慧?別污辱智慧這兩個字,最多算是自動化罷了

為什麼說HomeKit可以變身Javis,因為HomeKit的殺手鐧是Siri語音控制,這是目前其它任何品牌無法抗衡的。小米我只能呵呵…

一邊推廣智慧設備讓人越來越懶,一邊又興起健身熱潮,六十幾個平米的房子,關個燈來回都不會超過二十步,難道就這麼懶嗎?

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沐光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