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報考率、就業率等為依據 杭電將停招11個專業

“學生都是用腳投票的, 不受歡迎的專業, 做出調整是有必要的”

未來2年內, 11個本科專業停招, 占學校專業數量20%!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一個大手筆的動作讓人震驚。 尤其是, 11個專業裡有些專業還有較強的實力。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 大資料分析結果讓學校痛下決心, 寧願數量上減少, 也要做特色化辦學。

“我校從2013年開始, 就著手實施專業動態調整, 突出電子資訊大學特色, 力圖優化做強專業。 ”杭電副校長徐江榮介紹, 這是學校第二次“大規模叫停相對低效專業”。 記者瞭解到, 該校過去5年已經撤銷或停招6個專業,

分別是:教育技術學、印刷工程、包裝工程、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功能材料、應用統計學。

轉出率高、選該專業的人少

大數據暴露低效專業

2013年, 杭電根據自身特色類大學的定位, 決定以各專業高考一志願率、就業率、轉專業率等指標為依據, 對綜合排名靠後的“低效專業”採取減少招生指標甚至停止招生的措施。

最先“中招”的是數位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印刷工程專業, 於2014年被紅牌警告後停招。 數位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包裝工程, 在連續3次因“低效表現”被黃牌警告後於2016年停止招生。

今年將要停招的11個專業, 主要是大資料分析“表現不夠好”。 11個專業中有4個專業“專業轉出率過高”。 如海洋工程技術專業轉出率從2015年的42.31%到2016年的70.00%再上升到2017年的73.33%,

管理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轉出率從2015年的21.88%到2016年的52.94%再攀升到2017年的60%。

通信工程學院的資訊工程專業2016年大二分流時選此專業的是39人, 2017年則發生斷崖式下跌, 只有4人選擇此專業。 “學生都是用腳投票的, 大類招生分流不理想, 意味著該專業不受學生歡迎, 做出調整是有必要的。 ”電腦學院副院長林菲告訴記者。

11個“被叫停”專業中, 還有的是因為“就業表現不夠好”。 如材環學院的環境科學專業的就業率, 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就業率為88.89%、90.00%、95.00%, 分別低於全校年度就業率的97.17%、96.90%、96.88%, 給全校就業率拖了後腿。

相似專業要做出取捨

特色不鮮明的遭“淘汰”

在徐江榮看來, 部分專業持續在高考一志願率、轉專業率、分流率、就業率等方面形成的大資料表現上不夠好,

說明有調整必要, 其實做出“叫停專業”的決定, 也是學校出於特色類大學優化專業結構的考量。

2014年, 杭電以特色大學類型申報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時, 就向省教育廳承諾“要把專業做得更強, 2015年到2020年將專業數量縮減到35~40個”。 “專業設置上, 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樣才能集中資源攥緊拳頭做強專業。 ”徐江榮說。

徐江榮分析道, 以優化專業結構角度來看, 叫停部分專業分幾類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在相似專業中做出取捨。 如通信工程學院有資訊工程、通信工程專業, 兩個專業太相似, 根據大資料表現權衡之下決定砍掉資訊工程。

第二類情況是砍掉特色不鮮明專業。 如應用物理學專業, 雖然徐江榮本人就是物理學教授,

但他還是主張“拿掉沒優勢的, 讓資源聚焦到強專業上來”。

第三類情況是深化對專業的認識後主動取捨。 電腦學院仇健副教授開玩笑說, 物聯網工程是杭電有史以來第一次主動砍掉“五星減”專業, 但他很贊成學校的決定, 原來在各類權威排名中杭電的物聯網工程專業都表現不錯。 徐江榮表示, 物聯網工程設在電腦學院, 雖然在省內乃至全國我們的排名都很靠前, 但這些年來我們越發發現“國內這個專業的知識體系很不健全”, 電腦學院的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很強, 完全可以把物聯網的東西納入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體系中, 物聯網工程的師資資源也可以充實到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中去。

第四類情況是砍掉社會需求不大或正在萎縮的專業。

市場行銷、編輯出版學等專業就屬於此列。 而杭電每年的就業資料也對“具體專業市場需求情況”做出了佐證。

“做專業數量的減法, 是為了做專業建設和學生培養品質的加法。 也是為了騰出資源做強優勢特色專業, 或設置從長遠角度有前途又適合自己學校的新興專業。 學校下一階段還要減掉至少5個專業, 達到省重點建設高校精減專業數量優化專業結構的目標。 ”徐江榮表示。

在減少專業的同時, 新增的專業等待檢驗。 省教育廳鼓勵高校今年在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網路空間安全、時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增設如機器人工程、智慧科學與技術、網路空間安全、時尚傳播、互聯網金融等專業。 杭電去年就申報了智慧科學與技術,已經獲批。

杭電去年就申報了智慧科學與技術,已經獲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